乾隆的圓形玉璽,被28歲法國人奪走,拍出1.6億天價

@ 2016-09-30

核心提示: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乾隆皇帝的圓璽被當時年僅28歲的法國將軍掠走。

乾隆的寶璽有很多,在歷代帝王中無人能及。有一種說法是,乾隆一生共刻1800餘枚寶璽,是爺爺康熙的15倍,父親雍正的11倍。在質地上,這些寶璽包括玉、水晶、瑪瑙、象牙等,但還是以玉石占絕大多數。

乾隆六十年,85歲的乾隆退位當太上皇,第二年嘉慶帝登基,但乾隆抱著象徵至高皇權的「皇帝之寶」御璽,遲遲不捨得交出。嘉慶二年,已經當了太上皇的乾隆,刻了「太上皇帝之寶」,並將「十全老人」的功績寫在上面。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唯一一個圓形玉璽,整體呈圓柱狀,頂部有浮雕雙龍捧乾卦圖案,玉璽四周雕刻乾隆的詩,反映了乾隆當時的心態。詩中,乾隆提到他成為太上皇之後的生活,其實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乾隆仍然是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寫下的太上皇悠然生活是欲蓋彌彰。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太上皇帝」的圓璽被當時年僅28歲的法國將軍德·耶賽掠走。2007年的蘇富比拍賣會上,「太上皇帝」白玉圓璽出現了,5分鐘內叫價42次,最後被一位中國買家以4625萬港元的高價拍得。這個價格在當年創下了中國御璽拍賣的世界最高紀錄。

香港蘇富比2010年春季拍賣會上,這枚「太上皇帝」白玉圓璽以1.61億成交,刷新了御製玉璽的世界拍賣紀錄。

到了近代,玉璽並沒有隨著封建時代的離去而消亡。民國政府成立時,曾打造過玉璽作為權力象徵;袁世凱復辟時,曾命人趕製過玉璽。其實,只有將國家治理好,得到人民的信賴和依附,玉璽才會有價值和威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