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
快國慶節了,本計劃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打開鐵路訂票系統,想去的地方全部已經沒有了預售票。可以想見假期那幾日哪裡都是人山人海的場面,再回頭看看我這「一拖三」的模式,尤其是小二寶還不到半歲,也就徹底打消了遠行的念頭。還是在附近找找地方感受秋天的美好吧,遠遊留到明年二寶大一些的時候再計劃。
這時老家的表哥打來電話,說要趁著這幾天人不多帶著他的兒子來看看我家二寶,順帶逛逛。這個表哥算是老家裡的遠親,之前幾乎沒有聯繫。他家到他是三代單傳,等他娶媳生子,卻是一個女寶,當時讓表哥唉聲嘆氣了好久好久。在政策放開之前他媳婦兒再次懷孕,本來正是忐忑之際,結果規定可以生二胎了。高興之餘,又生下一個健康男嬰,快8斤的大胖小子讓表哥的天天笑成了一朵花,見誰給誰報喜。我們也是那個時候才聯繫上的。
中午時分表哥就帶著媳婦兒和小兒子來到了我家。我看到一個標準的小胖子,還不到一周歲,體重快18KG了。小傢伙精神還不錯,一直咿咿吖吖的喃喃自語著,表哥樂呵呵的抱著他。
我對表哥說,這樣抱著多累啊,讓他自己坐著玩吧。
表哥卻不肯鬆手:越看兒子越乖,從小抱過來的,怎麼抱都不覺得累呢。而且,他也喜歡被抱著,要是一個人坐一會兒就哭了。
「哭了你就趕緊抱?」看著表哥還算魁梧的身材,我暗自揣測著要是我家小二寶長到這個體重,我是否還能夠這樣一直抱著他?
表哥笑著點頭:「對啊,抱,一直抱著。不累!」
一頓飯下來,我就發現了不太對勁兒的地方:表哥是真的一直抱著他的兒子。吃飯的時候,讓兒子坐在他懷裡;睡覺的時候也是在他懷裡。我把二寶的手推車拿出來,讓小傢伙躺在小推車裡睡,表哥也不用。小傢伙這麼大了,都沒有一個願意運動的慾望,只是賴在爸爸懷裡。中間就表哥去趟洗手間,小傢伙坐在沙發上一小會兒,就又躺下哭著要媽媽抱。他媽媽立馬放下手裡的水杯,三步兩步來到沙發前面抱起孩子。快一歲的孩子,翻身還不利索,也不會爬,更不要說走了,只能站到學步車裡玩一會兒。
寶貝出生後的第一年是運動快速發展的階段,第一年末寶寶應該能夠掌握各種運動的基本動作。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二胎、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立、周歲走。雖然每個孩子會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快一歲的孩子還站不穩,也爬不好,一定是哪裡出問題了。看著表哥一直抱著孩子的樣子,我想也許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的問題了。
一歲以內正是嬰兒快速發育骨骼的時間,家長動輒就長時間的抱著他,其實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傷害,而不是愛。
【影響寶寶骨骼和肌肉的發育】
初生嬰兒的動作是全身性、籠統的。雖然他們看起來似乎只能躺在床上,其實並不閒著。比如新生兒除了熟睡之外,他的體態像小青蛙一樣,四肢屈曲於身體兩側,有需要時總是全身運動,不管是興奮還是嚎啕,總是四肢揮動。漸漸地,寶寶就學會了翻身;然後能夠坐起來了;隨後會爬、會站、會走,會跑……
這些都是孩子一步步自我的歷練。如果擔心他摔了、碰了、哭了、鬧了,而長期把嬰兒抱在懷裡,就會阻礙嬰兒的骨骼生長,也會因為缺乏運動量而錯失在運動中的學習成長機會。
【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新生兒的大腦有數十億神經元,但是之間需要通過各種運動來加強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和聯繫。讓寶寶動起來,接受無數次的觸碰和位置感的刺激,然後這些刺激會促進腦細胞生長,提供更多氧氣和能量給大腦,最終促進智力發育。
因此寶寶都是越動越聰明的。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不要拒絕他階段性的吃手會不衛生;不要擔心他四處爬行會把自己弄髒;不要害怕他顫顫巍巍的站立與行走會摔倒……不斷的鼓勵他,讚揚他,讓他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每一份成長的努力,而不是心疼他,阻止他,想要越俎代庖。
【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一歲以內的嬰兒的確非常需要大人溫暖的懷抱,但不是時時刻刻都要賴在懷抱里。經常需要抱著才可以入睡的寶寶,睡眠一定沒有自己躺在床上入睡的寶寶質量好。而經常抱著的孩子運動智能、生存技能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也一定沒有自己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寶寶好。過分的依賴,寶寶的感統很容易失調,漸漸會出現任性、多動、易怒、愛哭、脾氣暴躁等性格特徵。
而且經常被抱著,缺乏運動的寶寶,也很容易體重超標,變成肥胖兒。肥胖會是寶寶學會走路比同齡人要晚,活動能力相對差,骨骼變形。另外由於肥胖導致血液帶氧不足,腦子經常出於缺氧狀態,導致思維遲鈍、記憶力差。肥胖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寶寶心肺的功能正常運轉。
誠然每個小嬰兒都像天使一樣可愛,粉嫩嬌弱的感覺會讓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愛不釋手,抱著懷裡親不夠、看不夠、愛不夠,殊不知這種做法違背了嬰兒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對寶寶有害無益。但願表哥能夠聽得我這一席勸,讓他家的胖寶寶可以適當離開他的懷抱,變成一個愛運動的可愛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