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聽信偏方差點毀了孩子,治療鵝口瘡最忌的方法

@ 2016-09-30

這兩天給寶寶喂奶時,寶寶總是扭頭不願意吸吮。也不是寶寶不願意吃奶,只是一碰我的乳 頭就娃娃大哭,檢查一下我的乳 頭也沒有什麼問題啊。回想一下,飲食上也沒有吃辣的。這究竟是怎麼了?

身邊沒有一個有經驗的人,無奈之下,我決定抱著寶寶詢問一下隔壁的大媽。聽了我描述,這位老媽嚴肅地對我說:「六個月大的寶寶不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只能依靠大人的細心觀察才能判斷寶寶的狀態了。你們年輕人就是缺乏經驗。」

說著,這位大媽摸摸寶寶的額頭,沒有發熱。又讓寶寶張開嘴,這下我被怔住了,原來寶寶的嘴唇和口腔里有很多白點,就像是口腔潰瘍一樣。在這位大媽的幫助,我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正當我要抱著寶寶上醫院時,大媽又對我說:「將淘米水放一周後,用來灌洗孩子的嘴跟舌,洗幾次後就可見效」。

連續給寶寶洗了兩次後,寶寶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就在當天晚上,寶寶突然發起高燒,而且口腔內的白點也潰爛了。不知所措的媽媽只能把寶寶送往醫院,竟醫生的診斷,寶寶因感染得了敗血症,幸運的是寶寶送來得及時,如果送來晚幾天就有生命危險了。

專家如是說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白口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口腔炎。其症狀主要是:口腔疼痛,使嬰兒拒絕飲食、舌頭和口腔內壁可能會出現乳黃色或白色的斑點。平時飲食正常的孩子,一直出現拒食並不停啼哭時,家長應首先檢查寶寶的口腔,看其是否患有鵝口瘡。

如果寶寶患有鵝口瘡,父母應及時給寶寶治療,以便讓寶寶早日恢復正常飲食。較為簡便的治療方法是喂奶後,將裝干滴瓶內的10%紫藥水滴於嬰兒舌下,利用其舌頭的活動使紫藥水塗到整個口腔粘膜,每天滴2~3次。同時,可將維生素B和維生素C片壓碎成粉,加水溶解後喂給嬰兒,每天2次,每次各1片。

除此之外,新媽媽們也可以採用上述案例中大媽使用的方法,即用消毒藥棉蘸2%的小蘇打水擦洗口腔,再用1%龍膽紫塗在患處,每天1--2次。

在治療期間,父母要讓寶寶多喝水。寶寶因為疼痛不願吃東西、不肯吸吮,這時父母應耐心地用小勺慢慢地給寶寶喂奶,以保證寶寶營養的攝入。但要注意避免讓寶寶攝入過酸、過咸或過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寶寶口腔的疼痛。

通常用藥幾天以後病症就會消失,但是鵝口瘡特別容易反覆發作,所以家長應該在病症消失以後繼續用藥幾天,以鞏固療效,避免復發,儘量一次治癒。應該在孩子進食以後過一段時間再給孩子用藥,以免引起孩子嘔吐。

另外,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為了減少對寶寶傷害,新媽媽們要注意以下四點預防措施:

1.平時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給孩子喂食以後幫助孩子清潔口腔,如果孩子年齡小,可以用溫濕的紗布清潔口腔,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則可以讓孩子用水漱口。

2. 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母親在每次給寶寶喂奶前,應該先用溫水將乳 頭清洗乾淨,雙手也要洗乾淨之後,再抱寶寶喂奶。寶寶所用的奶瓶等食具都要保持清潔,要煮沸消毒後才可使用。

3.要注意寶寶的飲食健康,多給寶寶提供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並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增強體質,這些都可避免鵝口瘡的發生。

4. 不亂用抗生素。因為在給孩子使用廣譜抗生素的時候,抗生素可能會殺滅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細菌,從而導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發鵝口瘡,醫學上稱之為菌叢失調。給孩子治療鵝口瘡的時候,應該停用抗生素,如果有重大的疾病必須使用抗生素,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