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 種哭聲說明寶寶出大問題了!父母們一定要懂!

@ 2016-09-29

面對寶寶的哭鬧你會怎麼做呢?

哄他還是責怪他?

但是你有沒有更深一步地思考過寶寶為什麼會哭呢?其實有時候寶寶的哭鬧並不是因為鬧情緒,他們的哭聲有時候是在想你透露身體上的不適。

寶寶因為年紀小沒辦法說話,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同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寶寶的哭聲是想要訴說什麼?

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寶寶想要訴說疾病的10種哭聲。

第一

雙腿屈曲劇烈哭鬧:肚子痛

如果孩子陣發性劇哭時滿床打滾,額部出汗,臉色發白,哭聲淒涼,拒絕任何人觸摸腹部。若強行上前觸摸時,孩子非常驚恐,很有可能是膽道蛔蟲或腸套疊。

若哭鬧不劇烈,忽緩忽急,時發時止,無節奏感,又喜歡讓別人揉肚子,則可能是腸道蛔蟲症或消化不良。

第二

突然尖叫哭:可能頭痛

突發尖叫啼哭就是哭聲直,音調高,單調而無迴音,哭聲來得急,消失得快,即哭聲突來突止,很易被認為是受驚或做「噩夢」。

突發尖叫啼哭可能是頭痛的表達,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第三

哼哼呻吟:沒力氣哭出來

呻吟和啼哭有所不同,它不帶有情緒和要求,似哭有似微弱的「哼哼」聲,表現為無助地低聲哭泣,是疾病嚴重的自然表露。

第四

短促連續的急哭:喘不過氣

連續短促的急哭特點是哭聲低、短、急,連續則帶急迫感,好像透不過氣來,同時伴有痛苦正扎的表情,這是缺氧的信號。

出現此種啼哭時,父母應解開小兒的衣領、褲袋及各種束帶,墊高肩部,使頭略向後仰,頸部伸直,切莫緊緊抱住孩子。

第五

小鴨子哭聲:嗓子難受

哭聲像小鴨叫,同時出現頸部僵直,則應考慮是否有咽喉膿腫,應把這種哭聲與一般的聲音嘶啞相鑑別。

聲音是感冒引起的咽喉炎,而咽後壁膿腫較危險,若膿腫潰破,膿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

第六

抓耳撓腮哭鬧不安:耳朵出問題

寶寶表現為哭鬧不安,夜間表現得更加強烈,同時會抓耳撓腮,或頭部來回搖擺,不敢大聲哭,多事急性中耳炎。

第七

邊哭變流口水:嘴巴不舒服

孩子突然變得流涎,每當喂食時總是引起寶寶的哭鬧。此時家長應該檢查寶寶的口腔是否有潰瘍、皰疹、糜爛、牙齦腫痛等。

第八

哭鬧時某一肢體不動,肢體疼痛。

第九

便便時啼哭:私處疼痛

寶寶排大便時啼哭,多由於肛門疾病引起的,如肛周膿腫、肛裂、痔瘡等。排尿時啼哭多由於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嬰還可由於包皮過長所致。

第十

長期半夜驚醒哭鬧:可能補鈣太多了

寶寶出現夜驚,診斷為缺鈣,就開始補充魚肝油。攝入過多的維生素A時可引起中毒,表現哭鬧不安、多汗,類似於缺鈣。

所以各位父母已經知道了那麼多了,下次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哄他了,要看看他是否有其他的訴求。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