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披露習馬會細節 內幕驚人 (視頻)

@ 2016-09-28

據台媒9月26日報道,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6日在東吳大學發表首場演講,他在演講中講述了去年11月「習馬會」的一些細節,他提到在去年「習馬會」時曾告訴習近平,不會一中亂表,不會表述為「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馬英九也說,「習馬會」事前磋商會議時,1分鐘內就決定雙方不稱職務,而是互稱先生。

3個小時演講結束,相當多學生排隊與馬英九合影。

當被媒體問到為自己打幾分,馬英九笑著說,「我跟馮部長不一樣」。

26日,馬英九來到東吳大學發表首場演講。

觀察者網注意到,此前22日台媒報道,台「防長」馮世寬接受「立委」質詢時,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讓他為自己上任來的表現打分,馮世寬表示,他很有信心,給自己打100分,遭到呂玉玲痛批「自我感覺良好」。

馮世寬(資料圖)

馬英九演講,有學生化身粉絲,上課時拿手機拍馬英九,不過,也有學生忍不住打瞌睡,馬英九在中場休息時幽默地說「還沒睡著的,出去走走」。

受邀擔任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的馬英九,26日下午在東吳大學演講,談「台灣的國際法定位」,現場330個座位滿座,也有香港學生、大陸學生報名參加,相當受歡迎;東吳大學同步開放網絡直播。

這是首場演講,馬英九有備而來,詳盡說明台灣的「國際法定位392年大事記」,並準備了22個問題,同學生交流互動。

談到九二共識,馬英九上課時說,九二共識是李登輝(在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時)核定的原則,不是他或國民黨想出來的。他在去年「習馬會」告訴習近平,不會一中亂表,不會表述為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

馬英九也說,「習馬會」事前磋商會議時,1分鐘內就決定雙方不稱職務,而是互稱先生,雙方也相互提醒要告知美方,結果雙方都在去年11月2日告知美國。

詳盡說明後,馬英九準備22個問題與學生交流。其中一個問題提到太平島、外蒙古、釣魚台島算不算「中華民國」固有疆域?有來自香港的學生回答,香港是「中華民國」固有疆域。

馬英九談到台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說,台灣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卻無法加入ICAO,做事要講方法,要努力,「現在有一點和以前不一樣,希望恢復和以前一樣」。

馬英九還問,「毛澤東在1949年10月1日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成立一個新國家還是新政府」?

有彭姓的大陸學生回答道,「是新政府,不是新國家」,馬英九追問如果不是成立新國家為何要改名?不改名不行嗎?這位來自大陸的學生說,因為意識形態不同,所以要改名,前面是資本主義後面是社會主義,因為不同要改名。

馬英九透露,「聽說其實毛澤東很後悔改名」,彭姓同學說,「有的時候可能台灣聽說的會更多」。

聽完馬英九3小時演講,東吳大學法律系陳姓同學說,雖然這次是演講名義,但馬英九上課很生動,會於學生互動,很像真正上課的感覺,獲益良多,希望有機會可以上馬英九的第2堂課。

東吳大學法律系楊姓同學則說,馬英九前半部分演講內容,有些在高中歷史都讀過,後半部分問答比較吸引人,有些問題是平常不太會接觸到的問題。

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卸任後受邀擔任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26日下午首度開講,在島內引發關注。

馬英九講課題目為「台灣的國際法定位」,從1624年荷蘭人開墾台灣到2016年這392年的變化。他回顧了「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稱這是李登輝核定的原則,「不是我馬英九和國民黨想出來的」。

馬英九揭露台灣能參加國際組織是因有九二共識

在此原則下,兩岸關係在過去8年間是最好的,台美關係更被美方形容是「best ever」(前所未有的好)。在談到「習馬會」時,馬英九透露,當初在籌備過程中,雙方討論一分鐘後,即拍板決定互稱對方「先生」。

習馬會議上互稱先生

他在會面時告訴大陸領導人,不會表述「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

聯合新聞網稱,這場演講持續3個小時,不少香港僑生和大陸學生也報名參加,東吳大學同步開放網絡直播。

對此,「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稱,馬英九還是舊調重彈,還在講一個中國原則。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稱,假如演講題目是「從國際法談濫權監聽在司法追殺之實踐」,課程「一定爆滿」。

震驚世界的習馬會

學生則相當感興趣,不少人排隊與馬英九合影。東吳大學一名法律系同學說,雖然這次是以演講名義,但馬英九上課很生動,獲益良多。還有學生表示,馬英九前半段的演講內容,有些在高中歷史讀過,後半段問答更吸引人,有些問題是平常不太會接觸到的。

震驚世界的習馬會

馬英九近來火力全開。25日他嘲諷說,4個月前本來受邀在香港亞洲出版協會頒獎典禮演講,但「有人怕我泄密,不讓我出去,我只好留在國內遊山玩水,增加國內消費,以彌補陸客減少所造成的經濟成長虧損」。

馬英九缷任,國民黨輸了,這一回失去了百姓的信任...

然而馬英九宣布放棄總統待遇是為國民黨劃了一個完美句號,這個轉身留下了大智慧大善。這個轉身把無數迷戀處級局級廳級部級國級的退休高官一耳光扇回殺人越貨的農民起義軍原形......

馬英九為自身的超越生命超越世俗超越凡客深埋下善因!

他已升華到了另一個維度。

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

馬英九宣布:放棄總統的所有待遇。根據中華民國法律,馬英九卸任後每個月有25萬元卸任總統禮遇金;8至12名保鏢,必要時可加派;助理、秘書、司機、辦公室等各項事物費用第一年800萬元,第二年遞減為700萬元,第三年遞減為600萬元,第四年遞減為500萬元(新台幣)。馬英九悉數放棄。他說:做個普通老百姓,不需要這些待遇。這讓人想起華盛頓放棄連任的驚鴻之舉............[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葉永烈:尋訪馬英九家(2016-05-26)

這才是公僕呢!-----吃盒飯八年,住百平公寓終生。

馬英九卸任之後,從官邸搬回了他的舊居。

尋訪馬英九家,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那天,我去尋訪馬英九家。照例,是長媳開車。開車前,她問我馬英九家的地址,我告訴她在文山區興隆街,她把幾段幾號都輸入GPS。然後,照著GPS的指點,直奔文山區而去。

對於台北的文山區,我並不陌生。我曾經多次前往台灣政治大學,那所大學就在文山區。來來去去文山區那麼多趟,卻沒有想到,馬英九就住在這裡。

文山區是台北市邊遠的區,位於台北市的東南郊,跟台北縣的新店市接壤。其實,這一帶區原本屬於台北縣,直到1968年7月1日才劃歸台北市,當時設木柵區和景美區兩區。1980年3月12日台北市行政區調整,把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

據考證,文山這地名的來歷是這樣的:這裡有一座山,形狀如拳,名叫拳山,這一帶也就叫拳山堡。由於地名不雅,在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取「文山秀氣」之意,改稱為文山堡。後又改設文山郡。當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時,便以文山區命名。不過,許多台北市民說慣了景美區、木柵區,所以通常都說馬英九住在木柵。

如今,文山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二,一是木柵動物園,一是貓空纜車。

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現在所居住的房子

那天,長媳駕車沿信義快速道路(亦即高速公路)從北向南行駛。當轎車穿過隧道之後,眼前的景象大變。原本是台北市中心繁華的商業區,到處是高樓大廈,一下子變成冷落的郊鎮,山也多了起來。相對於台北市中心,這裡是郊區。

GPS真靈,當轎車穿過滿是小店小鋪的一條小街,GPS就顯示目的地到了。我透過右側的車窗朝外一看,出現在眼前的一幢七層樓房好熟悉——在電視里多次看到過。那幢樓房是很普通的公寓樓,看上去已經很陳舊。我們都驚呼起來:「原來馬英九住在這麼個地方!」

我走近馬英九家那幢樓房,看見大樓表面貼著長豎條白瓷磚,由於經過三十多年風雨的沖刷,白瓷磚已經近乎灰色。跟中國大陸的許多居民樓相似,這幢樓家家戶戶都把陽台用鋁合金窗封閉起來,以求擴大居住面積。每家所安裝的鋁合金窗大小、式樣都不同,看得出是居民們入住之後自行安裝的。

大樓的下面三層,也跟中國大陸的許多居民樓相似,在窗戶以及陽台前安裝了防盜鐵柵欄。各家的鐵柵欄也不相同,所以從外面看上去,有點雜亂。馬英九家住在三樓,也安裝了鐵柵欄。比起下面兩層用的是橫條鐵柵欄,馬英九家的鐵柵欄用拱形的鋼條裝飾,顯得美觀一些。

我走向馬英九家那幢樓房的大門,馬上就引起注意。通常的居民小區,是由保安值班,這裡與眾不同的是,兩名穿了藍灰色警服的警察朝我走來。他們的帽子上印著一行黃色的字:「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因為馬英九住在這裡,這幢大樓也就成了台灣「國安局」保護的對象,所以派了多名警察在這裡值勤。經我說明來自上海,警察非常友善,跟我握手,表示歡迎。

這幢樓房的不鏽鋼大門,看上去也似曾相識,因為也在台灣電視中多次見過。馬英九當選「總統」時,這裡有好多台電視攝像機「恭候」,馬英九進出時,記者們總要上前採訪。大門的右側是物業公司的辦公室,左側則是住戶信箱。我在台灣電視中看到過,馬英九早上穿一條短褲,走出大門,從信箱裡取出當天的報紙。

這一回,我細細觀看信箱,發覺比中國大陸的居民信箱要大得多,因為台灣的報紙版面很多,每天一大疊,信箱不大就裝不下。信箱的上方,有一空檔,便於郵差(大陸叫郵遞員)把報紙以及信件塞進去。下方安裝了鎖。最巧妙的是,信箱上有一半圓形金屬片,往上一轉,露出一長方形的孔,戶主可以看清信箱裡有無信件、報紙。從信箱設計的種種細節可以看出,處處為方便居民著想。

馬英九在這幢樓里住了30多年。三樓的房子是馬英九的父親馬鶴齡(馬鶴凌)在1983年的時候買的,總共兩套,門對門,一套朝南,一套朝北,每套都是33坪,即相當於109平方米。

馬英九在1972年赴美國留學,1976年在紐約與周美青結婚。在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之後不久,1981年馬英九攜妻回到台灣。由於馬英九是父親馬鶴齡的唯一的兒子,按照台灣的習慣,馬英九回台灣之後與父母住在一起。馬英九畢竟已經成家,長女馬唯中剛周歲,這三口之家跟父母住在一起,原先的房子顯得侷促。於是,馬鶴齡決定買新房子。

馬鶴齡乃公務員出身,並無太多積蓄。他早年曾任蔣介石侍衛官。1948年到台灣,曾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秘書,國民黨知識青年黨部書記長等職位。1981年5月至1986年4月任國民黨台北市黨部副主任委員。馬鶴齡看中興隆路的房子,因為這一帶相當於台北市的郊區,房價不高,所以他買了這幢公寓樓的三樓兩套房子,這樣他和兒子馬英九既近在咫尺,又各自有著獨立的空間。

父親馬鶴齡和母親秦厚修一定把朝南的那套房子讓給兒子、兒媳住,自己住在朝北的那套房子裡。在當時,馬英九小夫妻和女兒一起住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算是不錯的了。後來,馬英九的「狀況」有了很大的變化,1985年次女馬元中降生,馬英九從三口之家變為四口之家。馬英九又不斷「升官」,從蔣經國的英文秘書、國民黨的副秘書長到「法務部長」、台北市市長,直至2008年當選台灣的「總統」。馬英九官大了,房子沒有大,一直住在這幢普通的居民樓里。

1993年,當馬英九升任「法務部」部長時,他可以享有公家提供宿舍的待遇,,但是馬英九沒有遷往新居。1998年12月,馬英九當選台北市市長,他沒有遷往公家提供的市長官邸。在2002年12月,馬英九連任台北市市長,依然住在這幢舊樓里,直到他2006年12月卸任,在整整八年市長生涯之中,他沒有挪過窩。

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在大選中勝出,當選台灣的新「總統」。然而,他在5月20日宣誓就任之後,仍住在這幢舊樓里。許多人勸他要搬進「總統」官邸。確實,再偏居一隅,住在這遠離市中心的舊樓,已經很不方便。馬英九終於答應遷往「總統府」的玉山官邸。這玉山官邸的名字,是陳水扁取的。那裡原本是李登輝當「總統」的時候住的,叫做「大安官邸」。

陳水扁搬進去的時候,改名為「玉山官邸」。玉山山脈的主峰海拔3952米,是台灣第一高山,陳水扁以玉山命名自己的官邸,自詡為台灣第一人。陳水扁搬進去的時候,花重金重新裝修。

當馬英九成了那裡的新主人時,把「玉山官邸」改名為「中興寓所」。馬英九特別交代,能省則省,就連陳水扁過去使用的洗衣機、烘碗機及部分家具,馬英九並不介意繼續用。不過,陳水扁睡覺用的12萬元「天使夢幻床墊」,馬英九不敢睡了,叫人悄悄搬走了!

馬英九遷往中興寓所時,曾經打算把母親秦厚修接來一起住,因為86歲的父親馬鶴齡因心臟病在2005年11月1日病逝。然而,秦厚修仍住慣老房子,那裡地熟人熟,不願遷往中興寓所。大抵因為那幢舊樓里還住著馬英九的母親,所以警察在大門口保持警戒。

對於馬英九能夠30多年如一日住在興隆路的普通公寓里,跟平民百姓一樣生活著,大多數台灣老百姓都讚許不已,稱他「很平民」。不過,也有個別人諷刺說,馬英九在「做秀」。人們紛紛反詰:「難道『做秀』,有這麼一做30多年的?」

馬英九住戶平民化,其實是跟他作風向來清廉、生活向來樸素完全一致的。

離馬英九家只一箭之遙的興隆市場裡,有個叫趙焜榮的鞋匠。他說,馬媽媽拿一雙穿了多年的球鞋來修過幾次,他一問才知道是馬英九穿的。市場裡的裁縫師傅從來沒有修補過游泳褲,因為一條游泳褲才多少錢,而馬媽媽卻拿了游泳褲來請師傅修補,一問方知是馬英九的。

市場裡的謝普慶是滷味攤的老闆,馬家是他的老顧客。謝普慶說,馬英九吃東西從來不講究,喜歡吃滷味,也喜歡吃市場裡的韭菜水餃、山東饅頭、揚州獅子頭,尤愛吃豬的大腸。

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跟馬英九一樣節儉。不論馬英九的「官」有多大,她總是乘公共汽車上、下班。直到她成為「總統」夫人,成為媒體追拍的對象,不得已才改乘計程車。

馬英九再三說,他喜歡興隆路這老房子,因為屋前就是一個小公園,屋後有小山,是他每天早上跑步的好地方。他的皮鞋不大修理,而球鞋因天天晨跑磨損厲害。他也喜歡游泳,騎自行車。

馬英九平民化的作風,在台灣傳為佳話。如今,他的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也成了文山區的一個「景點」。難怪,我從上海到台北,也加入了「參觀」的行列。

馬英九生活平民化,除了他本身的教養之外,還在於他擔任過蔣經國的英文秘書,深受蔣經國的影響。在台灣歷任的「總統」之中,蔣經國是生活最樸素的。

馬英九三十年前曾在台灣政治大學擔任教師,卸任「總統」後,他將擔任東吳大學教授。對此,台灣「綠營」黃國昌、徐永明等人群起攻之,稱之為「駭人的消息」,他們質疑馬英九的專業素養、甚至稱其應該在家靜待司法調查。

台灣國民黨中常委蕭敬嚴則反擊稱,到底干你屁事?現在台灣面臨多少困境、多少問題,「綠營」卻只會攻擊馬英九。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8月7日報道,「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5日爆料,馬英九將回到大學任教。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6日證實,馬英九新學期將擔任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的榮譽無給職(無工資)教授。

潘維大稱,馬英九在國際法領域非常專精,對於南海問題,有清楚的邏輯思考及獨到見解,相信可給學生很好的學習典範,也能指導一些年輕教師。潘維大說,相關手續正在進行中,馬英九將開設兩學分國際法課,可能主持研討會或是講座等。

徐永明質疑馬英九任教東吳大學

1986年台灣政大畢業紀念冊,馬英九時年36歲,在國貿系任教。他身後是自己的板書,「竊法舞弊」。但紀念冊上的名字錯了,變成「馬九英」。

綠營建議馬英九自我約束,靜待司法調查

擔任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的「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當日質疑,藍營高官轉往學界,多聚集在東吳,難道校方喜歡收集「藍色寶可夢(口袋妖怪)」?徐永明指出,政黨輪替後,藍營高官退而不休,紛紛轉往學術界,特別都聚集在東吳大學,如前「財長」張盛和、前「經長」鄧振中等人。

另據台媒報道,徐永明批評這對學生「弊大於利」。他表示,對照馬英九幾年來「親中」、鎮壓學生和擺爛太平島防務的作為,都與校方所稱專精國際法、人權和南海問題等背道而馳。

特別以「九二共識」「迎合中國」,又拿十一段線捍衛南海主權,都讓台灣在南海仲裁案中被貶為「中國台灣當局」,甚至成為菲律賓「指島為礁」之依據。難道馬要去教學生如何「投降中國」嗎?徐永明建議馬最好自我約束,乖乖宅在辦公室,靜待調查、準備跑法院,方是上策。

東吳校友、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表示,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須具「中研院士」、曾獲「教育部」學術獎、曾獲三次以上「國科會」傑出研究、學術或專業領域有傑出貢獻或聲望卓著者等任一要件,不知馬英九符合哪一項?這樣的任命應該更嚴謹。

藍營反擊:干你屁事?

「現在到底是誰執政?」徐永明過去的學生、國民黨中常委蕭敬嚴7日質疑稱,現在台灣面臨多少困境、多少問題,徐永明卻一天到晚把馬英九拖出來講,到底是有多緬懷他、多想念他?還是其實徐永明才是最大馬迷啊,沒有馬英九根本活不下去?

蕭敬嚴對徐永明喊話說,「我曾上過你的課,你也算是我老師,我實在不願批評你」,但馬英九要去東吳任教,「到底干你屁事?」

馬英九卸任後首次重返母校台大演講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學校聘請教師,是以學術考量來看,怎樣的老師能帶給學生最好的收穫,就是最好的老師,東吳的確有聘一些曾任政府官員的教師,這些教師背景多元,包含財經、法律等,他們原有學術上的功底,加上經歷行政歷練,對學生的教導超過純粹學術性研究的老師。

潘維大強調,東吳學術立場一向中立,不被任何政治立場左右,尤其政治系,在「威權時代」就聘很多自由派、黨外學者到校兼課,「只講學術不論其他」。

馬英九卸任後的生活頗為豐富。「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7日在臉書上發文稱,上次見馬英九,「我說他現在真好,容光煥發、神清氣爽,他說他每天運動,看看書、整理文獻,我看他頗樂在其中」。

接下來要去東吳大學講學,「他是一個會把日子安排得很充實的人」。羅智強稱,公道總如雪滌梅,愈滌愈香。站住了正道,時間就在馬英九這邊,「還馬英九公道者,必蔡英文。這一點正一一應驗!」

東吳大學是島內知名的私立大學。1111人力銀行與《時報周刊》合作發布「2015企業最愛大學」調查,東吳大學表現優異,其中法政學類畢業生表現,全台排名第三,僅次於台灣政治大學、台灣大學,位居私校第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