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遊第212期)
文/蝸牛看西遊
一
我已經多次寫過這個話題,但仍有不少讀者反覆問:真的孫悟空是不是已死在了取經路上?如來是不是不喜歡不聽話的孫悟空?佛祖是不是借真假美猴王之爭,把孫悟空打死在了金缽盂之下,而讓六耳獼猴去取到了真經?
他們的理由有這幾點:
一、六耳獼猴大家沒有見過,真假孫悟空也一模一樣,如果如來打定主意騙大家,大家也沒法考察認證。
二、孫悟空一直對如來口服心不服,如果到了西天成了佛,更不聽如來的話怎麼辦?所以如來有動機換掉孫悟空。
三、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長期隱藏在西牛賀洲,為何在如來鼻子底下如來都沒發現?其真正原因是,菩提是如來的師弟,也叫准提道人,他與如來有仇,所以專門培養了孫悟空與如來作對。如來中途弄清了真相,利用六耳獼猴,堅決把孫悟空換掉了。
四、如來六耳獼猴「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那麼,他既然能預知將在靈山被如來打死,為何還敢到雷音寺逞能?
五、「六耳獼猴」不過與孫悟空大鬧了一下,本無太大的罪過,一向慈悲為懷的如來為何要置之於死地?真正隱情是,如來想處死孫悟空,被一棒子打死的,恰好是真正的孫悟空。
六、孫悟空原來性格叛逆,真假美猴王之後,他的性情突然大變,安安分分,前後判若兩人……這作何解釋?
說實話,這些理由很具有迷惑性,難怪一直在網絡上爭吵不休。但蝸牛認為,這些理由和觀點都是站不住腳的!從頭到尾,其實根本沒啥六耳獼猴,一切都是孫悟空一個人在表演。
二
其實原著中有不少草灰暗線,認為孫悟空已死的人,都把它們忽視了。
在原著第五十六回,也就是假孫悟空出現之前,師徒之間產生了一次嚴重的爭吵,起因仍是打強盜。
但這次與好幾次打強盜不同,孫悟空失手把幾個強盜打成肉餅之後,唐僧居然給人家念《倒頭經》,而且還這樣說:「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意思是你們去地府告那孫猴子,但不要說我。不僅沒有擔當,還唆使小人告的徒弟,這是幾個意思?
所以八戒在旁邊笑了:「師父推了乾淨,他打時卻也沒有我們兩個。」三藏真箇又撮土禱告道:「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幹八戒、沙僧之事。」
聽了唐僧這番話,孫悟空自然心頭大怒,他當即表示了不滿:「師父,你老人家忒沒情義。為你取經,我費了多少殷勤勞苦,如今打死這兩個毛賊,你倒教他去告老孫。雖是我動手打,卻也只是為你。你不往西天取經,我不與你做徒弟,怎麼會來這裡,會打殺人!」
於是,他著鐵棒望那墳上搗了三下,道:「遭瘟的強盜,你聽著,盡你到那裡去告,我老孫實是不怕: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府縣城隍跪我,東嶽天齊怖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僕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裡去告!」
這一鬧,師徒幾人誰也不高興誰,團隊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晚上,夜宿一老者家,老者兒子就是強盜中的一分子。回家見唐僧幾人正住家裡,居然還想磨刀搶劫。老者不忍,悄悄開了院門放他們走。
但是,在強盜追上來之後,孫悟空不僅揮棒打死他們,還一刀割下老者兒子首級,趕上來扔在唐僧馬前,還理直氣壯地說:「師父,這是楊老兒的逆子,被老孫取將首級來也。」
這就挑戰了唐僧底線了,所以他堅決念緊箍咒,反覆要攆孫悟空走!
這次與三打白骨精那回不同,路都走了一半,眼見取經成果就在眼前,唐僧卻說攆就攆,孫悟空肯定不甘心。
因此他得出結論:這和尚負了我的心!於是前往觀音處告狀去了。
三
正因為有了怨氣,孫悟空心底的另一個自己出來了。
其實人都是有兩面性的,有的人在單位對領導恭恭敬敬,但回到家裡,卻罵領導是豬;有的人檯面上謙虛謹慎,但在朋友間卻原形畢露。
孫悟空被緊箍咒和如來、觀音監視,所以表面上服服貼貼,但內心裡一直看不起唐僧,認為他是個膿包,不僅沒本事,還是個累贅,但又不得不跟著他上路,因為換了其它人取不了經啊!
但這次唐僧的過激行為,徹底激發了他心底的另一個自己,所以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個分身出來了。
正因為是分身,所以兩人才始終不分勝負,所以才各路神仙分辨不出,照妖鏡照不出。
但是,他的變化,有三個人(動物)是知道的。
第一個是觀音。孫悟空剛去南海的時候,她掐指一算,就知道原委。但是她為什麼不當面揭穿呢?有兩個原因,一是她也認為唐僧做得有點過了,需要給他點教訓。二是後來分身居然打了唐僧一棒,這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如果當面揭穿,孫悟空必定在取經團隊呆不下去了,取經工程必然無法完成。
第二個就是諦聽了。諦聽是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它只要往地上一伏,立即能接收和查詢三界所有生靈的全部信息,堪比今天的大數據分析,是神仙界的網際網路搜索,是三界中最牛叉的「包打聽」。
這次它也聽出了原委,但作為機關老油條,它見觀音都不說 ,自己肯定更不會說,如果說了,不僅是孫悟空要收拾它,而且觀音和如來都要收拾它,所以建議地藏王把矛盾交到如來處。並不是很多人說的,它怕假的孫悟空鬧地府治不住。
怎麼可能治不住呢?一個真孫悟空,還有地府那麼多高手,大家聯合,怎麼也可把假孫悟空抓住啊!
第三個知道實情的,就是如來了。在真假孫悟空還沒到的時候,他就告訴眾人:「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竟斗而來也。」證明他心裡是有數的。
但是,他同樣不能說破,說破了就等於宣布孫悟空出局了,取經工程將產生嚴重危機,甚至影響到他的威望,讓天庭和下屬看笑話。所以,他就編了個六耳獼猴的故事來掩蓋真相。
但為了安撫孫悟空,他又專門許諾:「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意思是你好好聽話,保證你也能成佛。
孫悟空同意了。唐僧經過這個教訓,也明白了如來心思,也同意了。
四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駐著二心。一顆是原始慾望之心,看到美的就想占為已有,看到不平就想給別人一耳光,希望天下人都尊敬自己,不喜歡受任何人管教,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但另一顆是自我約束之心,現實教訓告訴自己,哪些不能幹,哪些必須忍,哪些必須妥協才能與別人和諧共處,不然就要付出沉重代價……
人不是普通動物,正因為有了思想,所以有了慾望。有哲學家將人的需求總結為四個層次:一、生存的需求;二、群居的需求;三、受人尊敬的需求;四、實現理想的需求。
但是你有四個需求,別人也有四個需求;你不想受約束,別人也不想受約束;好的東西你想要,別人也想要……怎麼辦?就必須學會控制慾望,接受妥協,用官方話叫團結,佛教禪語叫捨得,有舍才有得,與人方便,自己才方便。
年輕人都喜歡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因為他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誰都把他無奈何。老年人都喜歡後來的孫悟空,遇到妖怪第一個上,有了成果不爭功,懂得與取經團隊配合才能取得真經的道理,如果任著自己個性來,大家都得玩完。
配合其實是一種更高智慧,在提高團隊整體素質的同時,才能抬高自己。不然,高高在上的佛像,沒有基座的支撐,早晚會摔下來。
真假美猴王風波之後,孫悟空才真正成熟了,這也是那篇帖子所說的「前後判若兩人」的真正原因。
微信搜「蝸牛看西遊」公號,可查看第88期相關文章《唐僧那晚上乾了什麼,為何在如來講經時打瞌睡被罰輪迴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