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要冷靜 尋求兩岸新共識

@ 2016-09-26

台灣確定未獲國際民航組織邀請,無法如3年前一樣以「特邀貴賓」身分出席大會,這是蔡當局在「外交」領域遭受的重大挫敗。對此,大陸官方也在第一時間發出聲明,直指這是蔡當局所造成。蔡英文此刻宜冷靜,不要過度反應,畢竟這是大陸針對台灣拒絕「九二共識」的預期性作為;民進黨當局應該做的是和大陸累積互信、協商建立新共識,以免再對台灣造成傷害。

事實上,馬當局時期之所以能在「國際參與」上接連取得重大突破,就是跟「九二共識」有關。也正因為當時台灣方面認同「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並確認了兩岸關係非「國與國」的性質,才讓大陸與台灣之間的互信不斷增強,也才有後續針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一系列務實安排。如今情勢丕變,蔡當局始終對「九二共識」採取迴避態度,因此大陸做出務實安排的前提也就不復存在,台灣此番未獲國際民航組織邀請自是意料中事。

蔡英文「執政」後,連續在兩岸和安全議題上發生誤判,過於相信來自美國的所謂協助,又過於輕視大陸對基本原則問題的堅持,因此,雖然大陸多次明確表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相關活動應以「九二共識」為前提,蔡當局仍然充耳不聞,認為美國已經多次公開聲明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且私下也在密集進行,因此台灣最終仍會出席,直到最後一刻才肯承認無法參與的事實。

這次事件無疑是對蔡當局的一大警訊,再度證明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說法並不只是隨口一說,而是大陸的基本態度。大陸的基本立場其實相當清楚,就是只要確認「九二共識」,兩岸之間的各種問題都可納入協商,在馬當局時期大陸也兌現了這一承諾。雖然外界批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相關活動都是以臨時方式,充滿不確定性,但國際現實正是如此,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絕大多數都認可一中原則,即便美國也只是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那些要求主權國家身分的國際組織活動,並未支持台灣成為其會員。此次國際民航組織也立即發出聲明,解釋該組織是基於一中原則,過去台灣之所以能夠參與是因為大陸主動邀請。這也就意味著,台灣要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來自大陸的善意是基本前提,舍此並無他途。

因此,現階段兩岸關係的首要大事就是重新確認兩岸關係的性質,若無法針對「九二共識」或者一中意涵做出答覆,相信後續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空間只會進一步限縮,兩岸「外交戰」也將隨時上演,這顯然不是兩岸人民之福,更不是台灣之福。

令人憂慮的是,蔡當局仍然沒有正視這一現狀,甚至再度祭出民意作為理由,認為這是因為台灣人民「選擇民主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這種說法顯然有待商榷。台灣的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就是要求當局必須設法與大陸協商,既維護台灣的主體性,又能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參與」創造更大可能。蔡當局迄今迴避「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倒退,若蔡當局真的重視民意,那就應該認真傾聽民眾對兩岸關係的心聲,面對大陸的核心關切,以務實態度儘速和大陸就兩岸交流政治基礎問題進行協商,並協議出一個新的共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