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這幾天都有看到我們發布「獅城的景氣,真的不像以前那樣好」,裁員的裁員,失業的失業!最近就有一則新聞是一家三口同時失業,而且主角是曾月入一萬元的高薪項目經理,在半年內向50間公司求職,也出席八個面試但都石沉大海。
曾在美國跨國公司任職17年的劉先生(46歲)過去是個意氣風發的跨國公司電腦科技項目經理,然而他在今年3月被公司裁退後,信心便一直往下跌,因為在求職路上不斷撞牆,讓他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照片來源:晚報
「他們通常不會再回電」 劉先生一句話道出現實的無情和殘酷。他形容獵頭者(headhunter)最常問的兩個問題是年齡和離職前最後薪金,一旦得知他已年過40,並曾擁有上萬元薪金後便不會再回電。
他說:「一開始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以前我時常會收到獵頭者的電話,可是當我失業後,市場卻變得很淡靜。」
他形容,對方會給出各種不同理由拒絕他,本地公司嫌棄他花了太多時間在跨國企業,日本公司批評太習慣美國公司文化,有些公司則擔心他無法接受比他年輕的上司。
更糟的是,除了他之外,同樣是電腦科技經理的太太(45歲)也在今年1月離職,擔任建築工程管工的岳父(60餘歲)也同樣失業,一家三口都面對求職困難。
由於兩名14歲和16歲的兒子還在求學,加上有81歲的老母親需要照顧,劉先生擔心家庭積蓄會被用盡。
在無可奈何之下,他的太太選擇減薪40%加入教育工作,他則以自由業模式為小學生提供數學課程幫補家計,但他強調自己絕不輕言放棄,會努力進修和繼續找工作。
人力部:重入職場率跌至七年來新低
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市場上有越來越多好像劉先生的個案發生,上一季各企業重組與裁員,主要被裁退的是本地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或40歲以上員工。
根據人力部的數據,PMET在今年上半年的重新進入職場率跌至七年來新低,6月份重新進入職場率也從3月份的43%跌至40%,顯示市場環境有越來越嚴峻的趨勢。
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鄭德源表示,很多公司都會避免聘請年長的PMET員工,因為擔心他們條件過高或要求高新金,也有公司擔心他們無法放下過去的身段,必須聽從他人指令。
除了這些,如果有朋友想找工作的,不妨參考一下我們之前發布的招聘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