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正是爬山的好季節,
天高雲淡,登高望遠,不僅能怡神養性,更能強身健體。
當你背上裝備,帶著照相機,
與一群好朋友徜徉在山水間欣賞在外秋景時,
下面這些細節千萬不要忽視哦!
不可忽視的一些細節
1.登山前,活動身體很重要,預熱身體15分鐘不算多。
2.鑽叢林時,不要只彎腰低頭走路,一定要邊彎腰邊前視,以防被樹枝挫傷眼球或臉部。
3.下山崖時,一定要把背包等物先用繩子放到山崖下,然後輕裝下山崖。
若背包下,重心會不穩的,而且背包可能被岩石掛住,造成新的危險。
4.登山前一定要帶上登山杖,因為上坡的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你的腳助力,
下坡時可以減少膝部的震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5.儘量不要在盤山過程中,兩腿發抖或眼前發暈或呼吸艱難的時候,繼續堅持爬山。
6.儘量不要因膽小而在陡坡上,採用兩腳靠近小碎步,
正面下山坡,這樣非常容易後仰摔倒,然後坐滑梯衝下山,危險。
7.下山時,可以採用側身,深蹲,側壓腿(側弓步)式,挪步下山,這樣安全又快捷。
8.儘量不要負重下山時跑步,慣性可能讓你衝到山下,受傷。
9.儘量不要在爬山爬得滿身大汗的時候,大口喝水,也不要迎著風口,圖涼快。
10.儘量不要在爬山的時候,與別人較勁; 面對危險和困難,要敢於說「我不行,我得繞著走」。
11.儘量不要一心跟著頭驢趕路; 你要15分鐘左右停下幾秒鐘回頭環顧四周,尋找參考系,多記路。 別丟了都不知道回家。 12.儘量不要一邊爬山一邊看景;你很可能失足又失身。 13.儘量不要攀爬自己感到猶豫不決的岩石,要捨得; 如果非爬不可,必須想好我萬一失手的應急對策並且不後悔時,才可以攀登。
14.有危險或迷路,早點兒給山友或110掛電話,一定不要到出危險時再掛。
15.儘量不要獨自上山,如果上了,就要時常地做好路標;實在不行退回來。
16.儘量不要腳踩被草覆蓋,看不清下面虛實的羊腸小道;
要用登山帳等試探後再通過,否則,你可能掉下山坡或深坑裡。
17.儘量不要在疲勞而且背負較重行李的較陡的山坡上休息時,過急地直腰後仰休息。
18.儘量不要讓自己的登山鞋底上有泥沙、植物葉子、水、雪等降低摩擦係數的物質。
19.儘量不要在易滑的山坡下山時間距太小,
要等到前面的人安全到底後,後面的人才可以下山。
20.一定不要藉助枯枝或雜草或直徑小於自己拇指粗細的樹枝等的拉力攀岩;
只能夠藉助大於自己拇指粗細的有根基樹枝的拉力攀爬。
秋天登山「四防」
【防受傷感冒】
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
鍛鍊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
鍛鍊後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防運動損傷】
由於人在氣溫下降環境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
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
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
因此,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防運動過度】
秋天是鍛鍊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
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
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防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對於運動者來說,
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
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
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