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美國開始投入到戰機隱身技術的研究,最初的成果相當有限,不過隨著技術進步,到了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款隱身戰機F117服役,後來又增加到B2轟炸機,F22戰鬥機。美軍原本希望借取得優勢地位,可惜事情沒有想像的完全,有了同隱身技術,那麼反隱身技術也就隨之出現了!
中國憑藉著不斷提升的科技水平,在反隱身技術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今美國隱身戰機再靠近周邊地區時,需要越來越小心了,被發現的機率一直在不斷上升。
中國開發了多種反隱身技術手段,有紅外及光電探測技術,有被動探測雷達技術,當然了,開發新型雷達自然也是重點。雷達就是接收反射回去的雷達波來測定目標方位的,隱身飛機所謂的隱身就是針對雷達波,一個把它反射到其它方向:「跑丟」,讓雷達接收不到,二是,直接吸引:「截留」,後來人們發現,雷達波長越長則發現隱身飛機的能力越強,於是以前被陳舊的米波雷達再次受到重視。
經過努力之後,中國開發了JY26遠程相控陣雷達,又稱JY-26對空警戒雷達。數年前,該雷達即服役,直到2014年才在珠海航展上第一次公開展示。米波雷達為最早的雷達類型,其主要特點就是個頭大,這JY-26自然也不小,好在採用機動式底盤,屬於可以機動部置的雷達系統,展開或收起所需的時間也非常有限。當它處於展開狀態時,才讓人感覺到巨大。
該款雷達尺寸大,外形也特別,雷達天線陣列似為一大塊面板,上面並非平的,而是整齊地排列著圓球,其實每一個圓球即一個天線單元,包括發射器與接收器。這只是表面的,還採用了先進的二維數字有源相控陣體制,所謂相控陣技術,其實就是把由N個雷達天線單元組成的陣列,雖說每個天線單位的功率都不大,但是集中起來,那麼功率就不小了,而且經過協調各單元的工作,不僅抗干擾能力強,也可以提升探測效果,這才是該型雷達反隱形效果好的原因。
JY26的主要用途主要擔負遠程對空警戒引導任務,其探測距離可特遠達到500公里以上,並擁有進行空中警戒和引導的作用,也就是說,它具備了引導作戰飛機的能力。當然了,它也有缺點,也是米波雷達的天生缺陷,探測精度不高--對於遠程警戒雷達來說,根本不算缺點的缺點,任務之中對於精度無要求。
這一雷達系統的效果相當好的,2013年時,F22曾被該型雷達成功發現。當時它正在飛往韓國,屬於從門前路過,按說距離我方雷達站已經非常遠了,但是我方依然對其成功對其定位,隨後引導我方殲11戰機進行伴飛,以監視其活動,這一事件在2014年底公開時,曾引起不小的轟動。這足以證明中國雷達技術已取得長足的進步,這背後則是中國科研人員幾十年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