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報9月20日文章稱,在面對新一屆美國政府時,中國政府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容忍朝鮮的好戰態度及挑釁行為,但這會威脅中國安全,並導致美 國向亞太地區派遣更多軍隊,進行更加先進的美國聯盟行動;二是施加更大壓力,制止朝鮮的惡意行為,與韓國、美國及其他各方合作。
自金正恩上台以來,朝鮮屢屢進行核武測試及彈道飛彈試射,導致韓美在2016年7月共同宣布兩國將在明年末部署美國防禦系統,即"薩德"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以增強韓國應對朝鮮威脅的能力。
然而,中國將該部署行動視為進一步將其圈入亞太地區的舉措,真正的目標是中國以及俄羅斯。中國認為,"薩德"系統會損害中國的核威懾能力,而且現有的"愛國者"PAC-3飛彈防禦系統能夠保護韓國免受來自朝鮮的飛彈威脅。
因此,中國認為"薩德"系統真正的目標是中國以及俄羅斯。中國認為韓國與美國合作部署"薩德"系統是為了建立地區反導系統,增強美國對抗中國戰略武器的能力,破壞亞洲整體戰略平衡。
根據中國對"薩德"系統部署的意圖的評估及其帶來的威脅,中國領導層開始採取報復措施。中國取消了數場韓流明星在中國舉辦的演唱會,限制韓星出演中國電視劇,使得一些頂級娛樂公司的股票大幅下挫。
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撤銷了韓國遊客的簽證。中國空軍宣布可能採取行動,增強中國現有的反導能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最近韓方的行為損害了雙方互信的基礎。"
儘管中韓已經實現加強信任與合作,結果雙邊關係可能還是會回到任何一屆領導人任期內的最低點。
韓美宣布部署"薩德"系統之後,中國湧現出一批更加極端的學者,提倡中國不僅要採取嚴厲的措施制裁韓國,包括對"薩德"附屬的韓國企業、積極支持部署"薩德"的機構與政客進行制裁,而且還要重新評估對朝鮮的制裁。
他們提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應該增強中國自己的反導能力,從而最大程度地遏制"薩德"的能力,並深化與俄羅斯的合作。中國一些人認為,對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的合理反應應該是放鬆對朝鮮的制裁,尋求修復和發展與平壤的關係。
然而,認為部署"薩德"讓中國陷入零和博弈安全困境,使得中國必須在保衛自身安全和促進與擁有"薩德"系統電池的韓國建立建設性關係之間作出取捨,這種說法會令人誤解。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韓美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是因為各方遏制平壤核野心的努力集體失敗,這會威脅該地區所有國家的安全,當然也包括中國。朝鮮核開發讓中國保衛半島局勢穩定的努力付諸東流。
而且,朝鮮愈加成為中國的一個負擔,甚至成為中國的責任,這侵害了戰略緩衝的益處。決定部署"薩德"系統恰好就是一個例子。
在中國對朝政策及其地區外交節節敗退的背景下,中國需要審視其對朝鮮半島採取的應對辦法,因為無論是針對韓國採取經濟報復還是放鬆對朝鮮的制裁,都不能增強地區戰略穩定性與安全性。
習近平在面對新一屆美國政府時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容忍金正恩頑固的好戰態度和挑釁,這會威脅中國安全,並將導致美國向亞太地區派遣更多軍隊,進行更加先進的美國聯盟行動;二是施加更大壓力,制止朝鮮的惡意行為,與韓國、美國及其他各方合作。
各國常常面臨利益衝突,通過領導人如何在利益衝突之間作出選擇可以深入地了解這個國家。中國溺愛朝鮮的代價現已遠遠超出它的好處。對於中國而言,選擇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