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不結盟運動(NAM)首腦會議9月18日在委內瑞拉閉幕,會議通過了指導不結盟運動未來3年發展的《瑪格麗塔島宣言》。不過,據媒體記者向參會的知情人士多方了解,在磋商成果文件過程中,新加坡曾執意要求塞入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背書的內容。
企圖強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內容,由於多個國家明確反對未能得逞。不結盟運動誕生於1961年,每3年舉行一次會議,體現的是中小國家擺脫大國控制、奉行獨立自主的意願,一直努力保持對世界重大局勢的影響力。
圖為李顯龍與歐巴馬
本次峰會在委內瑞拉位於加勒比海的瑪格麗塔島舉行,有來自不結盟運動120個成員國、17個觀察員國和10個觀察員組織的上千名代表參加。有知情人士向媒體記者透露,在磋商過程中,有不少國家發言,明確反對強化涉南海內容,此時新加坡代表表現得氣急敗壞。
對反對其企圖的國家的立場冷嘲熱諷,甚至在爭論中出言不遜,對立場公正的國家的代表惡意攻擊。不僅如此,在外長會及其後,新加坡不斷節外生枝。公開挑戰委內瑞拉作為主席國的裁決,再次遭到不少國家明確反對。許多與會代表對新加坡不顧不結盟運動團結。
李顯龍在不結盟首腦會上提南海遭多國反對
公開挑戰不結盟運動決策程序及慣例做法表示不滿。新加坡出於一己私利,在磋商和會議中反覆糾纏,多次拖延會議進程至深夜,也引起各國反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0日表示,不結盟運動是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的重要標誌,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是不結盟運動觀察員。我們一貫支持不結盟運動奉行的宗旨和原則,重視不結盟運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說,我們將堅定支持不結盟運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不斷拓展和深化同不結盟運動的傳統友誼、擴大互利合作。
並繼續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為維護髮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攜手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不懈努力。2015年,新加坡接棒泰國成為中國—東協關係的「協調國」,為期三年。不過在今年7月所謂菲律賓訴中國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新加坡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新加坡並非南海爭端國,但除越南、菲律賓以外,東協國家中只有新加坡明確表達了對所謂仲裁結果的認可。當中國和東協國家在外長會議期間達成的務實性聲明中沒有提及南海仲裁的相關字眼後。
李顯龍卻在訪問美國期間再次呼籲有關國家「尊重」所謂的仲裁結果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卻在訪問美國期間再次呼籲有關國家「尊重」所謂的仲裁結果。今年8月15日至16日,中國與東協國家在中國內蒙古滿洲里市舉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13次高官會和第18次聯合工作組會。
會議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回答新加坡媒體記者提問時,肯定了新加坡作為協調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
他同時表示,「新加坡不是南海當事方,我們希望新加坡在不介入南海的情況下積極推動東協國家與中國加強合作,加強協調,發揮更大的作用。」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新加坡繼續不恰當介入南海爭議,勢必將影響中新關係。
新加坡撕開偽裝露出真面目 美大吃一驚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華人為主的國家,大家以往的觀點總覺得華人多的地方對中國肯定是友善的。然而新加坡政府在處理中美關係時,總以中立自居。南海事件爆發後,新加坡卻一改常態,敦促中國遵守所謂的「國際法庭」判罰結果,新加坡在南海事件上已經徹底倒向美國!因此國內輿論認為,新加坡是「諂媚美國」。
南海問題新加坡徹底倒向美國
「南海仲裁」發布前夕,中新外長會面時,新加坡表示「願意做中國與東協的橋樑」。
但「仲裁」剛公布時,媒體就提醒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需要警惕,事實上媒體給新加坡戴上「攪局者」的帽子並不為過,今年四月新加坡外交官曾妄言中國企圖分裂東協,並且還用「蠻橫無理」等字眼形容中國在南海的行為。
果不其然,「南海仲裁」剛出爐,新加坡就忙著站隊了!8月初李顯龍訪美,稱美國總統歐巴馬是「美國首個太平洋總統」,並且呼籲所有國家尊重國際法,接納有關裁決。 這馬屁拍得響啊!簡直震耳欲聾!歐巴馬當時就大吃一驚,筆者想說,你拍馬屁就拍馬屁,為什麼要把中國拉下水?是被歐巴馬以高規格的國宴對待感動了?
新加坡插手「南海事件」自然使中國政府不悅。8月1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中國與東協國家會議後警告新加坡「少管閒事」!
新加坡「不選邊站」策略為什麼被摒棄?
新加坡是亞洲除了日韓外最親美的國家,但是華人占其總人口70%以上,介于軍事、經濟、文化等綜合因素,一直以來新加坡政府奉行「不選邊站」政策,所以這就導致了新加坡給中國人的印象有點尷尬。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為什麼毫不掩飾的選邊站了呢?
歐巴馬接見李顯龍
筆者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新加坡渴望美國重返亞洲,希望美國能夠維護亞洲地區的平衡與穩定。新加坡是個貿易為主的國家,深怕中國的崛起會使地區力量失衡,特別是像南海這樣的海洋問題上,新加坡不希望某一個國家在南海有絕對的話語權,那樣會導致其貿易備受影響。
歐巴馬接見李顯龍
另一方面,在國家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新加坡的軍事裝備大部分是從美國進口的,8月初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還與歐巴馬討論新加坡部隊在關島受訓的可能性。新加坡為什麼不抱中國大腿?因為他覺得中國大腿不夠粗!事實上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過程中,中國在行政管理等方面向新加坡借鑑學習了很多,所以新加坡有優越感,甚至會覺得中國是個暴發戶,跟美國這種豪門比相距甚遠。
新加坡會與中國漸行漸遠嗎?
新加坡會不會與中國越來越疏遠?筆者覺得應該不會,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如果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且不說中國的反應,新加坡國內的輿論也會向政府施壓。再說了,新加坡政府也不會傻到為了表忠心,放棄他的最大貿易夥伴。對新加坡來說可以游離在中美之間撈點好處,才是小國寡民國家的生存之道。對中國來說,我們只希望新加坡能做為一個中立者在地區產生矛盾的時候發揮協調作用,如果新加坡連這點都辦不到,那我們在外交、貿易上也只能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了。
新加坡風光
中國其實早就看新加坡不順眼。我們擴建洋山港、在上海建設金融中心,就是要搶新加坡轉口貿易的生意。但上海的地理優勢畢竟不如新加坡,雖然洋山港的吞吐量超過新加坡變成亞洲第一,新加坡的港口生意也因此有相當大的滑落,但難以使其傷筋動骨。中國建設洋山港和上海金融中心的舉動,反而使新加坡更加緊密地投向美國的懷抱。
新加坡港口
怎樣化解新加坡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威脅?網上有人提出了在泰國開挖克拉地峽的設想,試圖以此另闢蹊徑,避開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的控制。此方案投資巨大,見效慢,受泰國國內政治變化的影響大,也不是上策。所以中國對開挖克拉地峽的建議,一直很不熱心。
在東南亞國家中,馬來西亞與中國關係一向很好。馬來西亞有點象是個聯邦制的國家,有1個代表整個馬來西亞的大國王,還有6個小國王。大國王基本上是由這6個小國王輪流做的。
據在馬來西亞的朋友講,緊鄰新加坡的柔佛州的蘇丹(國王)是死心塌地跟著中國的,他曾經表示如果馬來西亞政府敢改變對中國友好的政策,他就要鬧獨立。相對於泰國來講,馬來西亞的政*治*局勢相對穩定,受政局變化的影響比較小。
前段時間,中國和馬來西亞達成了一個很神奇的決策:中國將和馬來西亞合作建設馬六甲港口。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7月3日表示,馬方計劃與中國合資建設巴生第三港口。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中部沿海的一個城市,在新加坡西面,離新加坡約3、400公里的距離,有80多公里的岸線可以建設深水港。現在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舶,有80%是屬於中國的。如果中國在馬六甲建設港口,投資將遠小於開挖克拉地峽,而且不怕沒生意。屆時,現在在新加坡港口停留的船舶,至少有80%會改在馬六甲港口停靠,完成補給或轉口貿易。
新加坡主要靠港口、轉口貿易(包括貨物中轉和相應的金融服務)和石化工業(船舶油料補給)賺錢。如果80%以上的船舶不再停靠新加坡,新加坡的港口勢必門可羅雀,新加坡的經濟也會遭到毀滅性打擊。因此,中國和馬來西亞合作建設馬六甲港口,對於新加坡來說是致命的。
對於中國來說,新加坡如果不趴下,中國「寢食難安」!過去中國的軍事實力夠不著新加坡那裡,加上新加坡與美國是軍事同盟關係,所以新加坡國家雖小,但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從來不把中國放在眼裡,做出了許多損害中國利益的出格事情。
中國為了保住最重要的能源通道,只能對新加坡的惡行忍氣吞聲。現在中國在南海建了3座機場,整個馬六甲海峽已經在中國軍機軍艦的保護範圍之內,中國對新加坡已經可以「忍無可忍,則無須再忍」。
中國潛艇穿過馬六甲海峽
建設馬六甲港口,就是中國制服新加坡、拔掉美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一顆釘子的殺手鐧。新加坡向來在軍事方面與美國保持高度一致。中國搶在南海仲裁案宣判以前,公布了在馬六甲海峽建設港口的決定,並高調宣傳,現在通行在馬六甲海峽的船舶有80%以上是屬於中國的,就等於是向新加坡發出了死刑判決。
中國某新型潛艇
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後,作為美國最優秀跟屁蟲的新加坡,一反常態對此案一聲不吭:當明晃晃的刀子架在脖子上的時候,是該考慮考慮如何活命的問題了。到底是繼續抱美國的大腿,還是改換門庭,投靠到中國門下,是新加坡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像新加坡這樣在大國博弈時試圖以小博大的小國,萬一博得不准,就會死得很慘。不要以為你有美國撐腰,我就整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