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靖童就是王菲和竇唯的升級版

@ 2016-09-21

為了宣傳《七月與安生》,

竇靖童與陳可辛有一個對談,

鏡頭下的竇靖童身上有著很有意思的反差:亂糟糟的短髮,

下唇正中有一條黑線,順著下巴描到脖子,

手腕上的紋身更為複雜,

猶如圖騰,兩條長腿坐下來依然醒目,整個人有一種閃電般的爽利。

如果她不笑,看上去就是一個桀驁的90後,可她始終微笑著,

一種有溶解性的笑容,像是時刻在表達,你的所有說法,

我都會試著懂。某些時刻的眼神,堪稱溫馴,

誰能想像,竇靖童,最後居然長成這樣的女孩。



她是被無數人看著長大的,

還是一個小小孩童時,就常常出現在狗仔的鏡頭裡,

板著臉,神似王菲,但也有人吐槽,

她沒有繼承到母親的顏值。更有不懷好意的記者,

湊近問她,怎樣稱呼謝霆鋒,她的回答不得而知,估計沒有搭理那些壞人。

竇靖童的童年衣食不愁,卻被人擬想出某種動盪感。

1999年,王菲與竇唯離婚,

竇靖童跟王菲生活。在世人想像中,母親就是一把傘,替孩子遮風擋雨,

是一個殼,替孩子承受外力,營造一方安寧,哪想到,

王菲在感情生活上不走尋常路,

新歡竟是小她十歲的謝霆鋒,好事者先替竇靖童有了顛沛流離之感。

王菲與謝霆鋒幾番分合,終嫁李亞鵬,

此前李亞鵬因為棄瞿穎而和周迅相戀一事形象大打折扣,

忽又和王菲戀愛,更使他被視為貪財好色的心機男,

有消息說,竇靖童和繼父不合。



還好隨著李亞鵬做了父親,他的形象有所修復,

八年下來,世人都認為自己看走了眼時,石破天驚的,

王菲和李亞鵬共同宣布,他們的夫婦緣分已盡。



從兩人的微博看,王菲應該是提出離婚的那一方,社會痛恨製造不穩定因素的人,

但那時,對於王菲離婚的動機,大多數人都還存疑。

隨著她和謝霆鋒復合的消息傳出,

王菲一年前的離異就成了她下的一盤大棋,

她自私地拋夫棄女,原來只為與這個男人雙宿雙飛。



但是,你又能拿她怎麼辦?高冷如王菲,既不悅納恭維,也無所謂於毀謗,

想要攻擊她,唯有拿她的孩子下手,李嫣不大拋頭露面,

再說畢竟是李亞鵬的閨女

他此刻已經變身受害者而頗得各方同情,竇靖童成為眾矢之的。



在有關王菲婚戀的新聞下面的評論,第一條常常是斥責她對女兒不負責任,

導致竇靖童長得稀奇古怪的,紋身,染顏色駭人的頭髮,

性取向成迷,一看就是混亂家庭里長大的孩子。



這種聲音曾經喧囂一時,漸漸卻有些進行不下去,越來越多的人發現,

竇靖童在音樂上天分與成績都不俗之外,她讓人眼花繚亂的只是外表,

在各種場合,她表現得都比大多數同齡人更加謙和、懂事與溫暖。



黃曉明和baby的世紀婚禮上,她乖巧地坐在李亞鵬身邊;李嫣的生日宴上,

她表現出高度的參與感;接受記者採訪,她提起李亞鵬,一口一個「我爸」;

她複述兩人的對話,更能感覺到他們彼此都不拿對方當外人。

李亞鵬轉發了那條專訪,在記者面前,對竇靖童也讚不絕口。

她的表現令人意外。猶記多少年前,某報徵集王菲的粉絲作為記者採訪她,

天后全程惜字如金,讓粉絲鋒芒在背;王菲李亞鵬上楊瀾的訪談節目,

李亞鵬煽情,王菲每每真相,沒一點夫唱婦和的默契。

王菲噎人,那叫一個拿手啊,竇靖童似乎一點也沒得其母真傳。

當然也不像她爸竇唯。竇唯比王菲更難搞,一言不合就燒汽車,

最近一次上娛樂版也和交通工具有關,有人拍到了他坐地鐵的照片,

照片里的他看上去很頹很落魄,但主動把自己弄得很頹很落魄,

在廣大文藝青年眼中,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逼格。

跟這兩位一比,竇靖童實在太隨和了,難道是基因變異?

還是受到了李亞鵬的耳濡目染?

還是在這次她和陳可辛的對談里,

她道出了她如此隨和的秘密:我有音樂,所以我沒有很多刺。



她比王菲更愛音樂。有人說,王菲是那種輕輕鬆鬆就能考第一的女生。

她有天籟般的嗓音,輕而易舉地駕馭各種起承轉合,

真是老天爺賞飯的那種人。

同時,你也能看出來,她並沒有太多的音樂理想。

有個段子說,王菲自稱能忍別人說她唱得不好,

不能忍別人說她麻將打得不好,這或者是個笑談,

但是,這些年來,王菲的確只是滿足於唱唱影視劇的插曲或片尾曲,

在音樂上並無太多探索。



竇唯愛音樂,愛得過了頭,他探索太多,路走得太遠,

有點像明朝的徐渭,孤高,憤怒,漂流於主流體系之外,

弄成了他的一種不無詩意的枯索與荒蕪。

這兩種不同的態度,使得王菲疏離,竇唯孤傲,

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各自保存自我,

這應該也是他們幾經世事輾轉,幾經動盪悲歡之後,

發現的最為適合自己的方式。

竇靖童骨子與她父母一樣自我,只是,她保存自我的方式不同。

她選擇與這世界握手言和,主動示好,

讓自己能夠從各種羈絆里通過,快步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在音樂的世界裡,她是自己的王,決不肯退讓分毫。

所以,在外形上與音樂上,她比王菲更加特立獨行,在待人接物上

,她卻非常親和。這其實是最為環保高效的一種選擇,

畢竟,大多數人,都做不了王菲,一味的我行我素,

必然要遭遇到社會的反彈,在碰撞中產生難以消化的心靈垃圾

一來二去的,把正事兒也給耽誤了。



古人所言的「外圓內方」,即是這樣的吧?

但同時,這也是90後尤其是95後人生態度的一個樣本,

與70後80後不同,他們沒有過物質匱乏的經歷,

也沒有感受過冷戰時期那種高度對峙的時代精神,

他們相對鬆弛,也更加懂得利己之道,

這種利己並非是自私,而是怎樣讓自己過得更妥帖,更自由。



在不相干的事情上,他們不較真,不肯付出太高的心理成本,

一種新時代里的韜光養晦,

他們把精力花在更值得的事情上,

這也就是竇靖童所言的:我有音樂,所以我沒有太多刺。

竇靖童是王菲和竇唯的一個升級版。對於世事,她有王菲式的疏離,

卻是以讓人舒服的方式疏離,以懂得,以體諒,以釋然,

從蕪雜糾纏里脫身;對於音樂,她有竇唯式的熱愛,但這熱愛,

並不會讓她走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冷寂,

她還有更多的路可走。她也是新時代正在成長起來的青年的縮影。



當然,她能順利地成長為這樣一個青年,還是跟她媽媽有很大關係。

王菲不是那種苦大仇深的母親,她坦然享受自己的人生與愛情,

這種坦然,其實是給孩子的一個緩衝,讓ta同樣不緊張,

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可以以怎樣的方式去爭取

我們這一代人,有多少飛翔的願望,

止步於「對不住父母」的愧疚之前,心裡卻終究是不甘的。

那種不甘,常常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緊繃關係的來源,而那種緊繃感,

又會傳遞到其他的人際交往中。有意思的是,有很多人,

一邊為原生家庭帶來的這種折磨所苦,

一邊又咬牙切齒地罵王菲不肯犧牲,他們愛「犧牲」

超過愛人生,已然成為一種慣性,要有多少代的洗腦,

才能這樣成效卓然。



還好,竇靖童在成長中,

有更多又輕盈又自由的青年在成長中

他們的成長,或許能讓我們看到,社會,終將會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