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軍聯合軍演。 @香港文匯報 圖
中秋之夜,天宮二號成功發射飛天,中俄海軍聯合軍演正在南海波濤中進行。
與此同時,遠在亞丁灣上的海軍護航編隊拉響了戰鬥警報,與一個可疑的「襲擊目標」鬥智斗勇,並最終擊退對手。
在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軍事信息中,兩名海軍軍官閃耀海疆,引發國內輿論廣泛關注。
這兩名海軍「雙星」分別是現任南海艦隊副司令員俞滿江少將、北海艦隊副參謀長柏耀平大校。其中,俞滿江少將擔綱本次中俄海軍聯合軍演紅方指揮員,而柏耀平大校則是第二十四批護航編隊指揮員。
俞滿江、柏耀平閃耀海疆
俞滿江少將曾經在北海、南海兩大艦隊服役,先後任北海艦隊副參謀長、南海艦隊副參謀長等職。 羊城晚報 圖
根據年度計劃,中俄兩國海軍於9月12日至19日,在廣東湛江以東海空域舉行代號為「海上聯合-2016」的聯合軍事演習。
據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介紹,演習總導演分別由中國海軍副司令員王海中將和俄羅斯海軍副司令費多堅科夫中將擔任。演習指揮員由南海艦隊副司令員俞滿江少將擔任。
「海上聯合」系列演習是中俄雙邊框架內規模最大的海上演習。此前,中國海軍分別由北海、東海艦隊兵力為主參加「海上聯合」系列演習,今年以南海艦隊兵力為主參加該演習。
根據公開報道,俞滿江少將曾經在北海、南海兩大艦隊服役,先後任北海艦隊副參謀長、南海艦隊副參謀長等職,這次以南海艦隊副司令員的身份亮相,也意味著他已躋身正軍級軍官之列。
而柏耀平大校也早已成名,曾獲得「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15年年底,柏耀平出任北海艦隊副參謀長。
現年54歲的柏耀平(1962)是安徽淮南人,17歲考入空軍第八飛行學院,18歲在同批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21歲成為海軍航空兵最年輕的超音速飛機飛行員之一。
1987年,25歲的柏耀平已經是飛過4種機型、具有3種氣象飛行能力和600多個飛行小時的出色飛行員。32歲時,柏耀平成為艦長。
柏耀平先後當選為第八屆、九屆全國青聯委員。2011年,柏耀平出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2015年年底,柏耀平出任北海艦隊副參謀長。
據《東方早報》此前報道,柏耀平與王大忠、李曉岩、楊宏、王仲才、王玉成、馬業隆、何虎、彭建林等人一同經過百里挑一的嚴格考核成為首屆「飛行員艦長班」學員。
這批「既能駕機上天,又能率艦闖海」的高素質復合型軍事指揮人才,如今已是海軍艦艇部隊的中高級軍官。其中,王大忠已經出任海軍參謀長助理,李曉岩則擔任海軍南海艦隊副參謀長。
二十四名編隊指揮員中已有三人躋身副大軍區級
在俞滿江、柏耀平和上文提到的李曉岩身上還有一個共同點:曾經或現在正擔任海軍護航編隊指揮員。
俞滿江曾於去年8月至今年3月間擔任了第二十一批護航編隊指揮員,而柏耀平則是今年8月起航遠征的第二十四批護航編隊指揮員。
中國海軍海外護航,是2008年底開始中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利亞海盜頻發海域實施的一項軍事行動。行動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航行該海域中國船舶人員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等世界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安全。
至今,海軍已經派出了24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每一艘捕魚船隻後面的快艇都很可能暗藏「殺機」。護航征程中,突發情況隨時可能出現,每一次特情都是一次戰鬥。因此,前往護航的部隊,都是優中選優的精英。
至今為止,中國海軍已經派出二十四名副軍級以上將校軍官擔任了護航編隊指揮員。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髮現,這二十四名軍官中,出征時在南海艦隊服役的最多,共有十人,分別是杜景臣、麼志樓、張文旦、魏學義、管建國、李士紅、李曉岩、姜中華、張傳書、俞滿江。
有八人出征時在東海艦隊服役,分別是王志國、邱延鵬、張華臣、韓小虎、周煦明、黃新建、王建勛、王紅理。
另外還有六人出征時在北海艦隊服役,分別是楊俊飛、袁譽柏、李鵬程、姜國平、陳強南和柏耀平。
二十四名將校中有7人出征時已躋身正軍級軍官之列,17人為副軍級,其中19人為少將軍銜,5人為大校軍銜。
從崗位上來看,三大艦隊副參謀長率部出征次數最多,而艦隊副司令員、參謀長和裝備部部長也是重要的指揮員人選。
名將雲集:艦隊司令、南海蛟龍
作為一次重要的海上實戰化歷練,護航編隊指揮員有不少在圓滿完成任務回國後獲得提拔使用。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髮現,二十四人中至少有三人已經躋身副大軍區級將領之列,他們分別是海軍原副司令員杜景臣中將、海軍參謀長邱延鵬中將、北海艦隊司令員袁譽柏中將。
杜景臣生於1952年,山東郯城人。2007年7月,杜景臣出任南海艦隊參謀長。
2008年12月,中國首次派遣艦艇編隊前往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杜景臣為護航編隊總指揮,他指揮海軍「武漢」號飛彈驅逐艦成功解救一艘希臘商船。
2009年12月,杜景臣接替轉任海軍副司令員的徐洪猛,升任東海艦隊司令員。2010年12月,海軍原參謀長蘇士亮轉任海軍副司令員,杜景臣得以轉任海軍參謀長。2011年,杜景臣晉升海軍中將軍銜。
杜景臣於2014年8月1日前轉任海軍副司令員一職。目前,杜景臣中將已經退出現役。
現任海軍參謀長的邱延鵬中將,2009年遠征亞丁灣的時候還只是副軍級軍官,大校軍銜。
邱延鵬出生於1956年,山東無棣人,28歲時就成為最年輕的驅逐艦副艦長,此後在多型驅逐艦、護衛艦上擔任過艦長職務。
邱延鵬歷任東海艦隊副參謀長、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北海艦隊司令員,2014年接替杜景臣出任海軍參謀長。
邱延鵬曾參加過上百次由全軍、海軍及艦隊組織的演習任務,曾在海軍創下多個「第一」。
比如,邱延鵬曾率領中國海軍第一次走出國門參加海上多國聯合軍演。2007年2月,在「和平-07」海上多國聯合軍事演習中,邱延鵬擔任項目指揮官,這是解放軍將領首次擔此職務。
2015年7月,邱延鵬晉升中將軍銜。
另一名躋身副大軍區級將領之列的是出生於1956年5月的袁譽柏,湖北公安人,長期於北海艦隊服役。
袁譽柏曾先後擔任海軍某基地司令員、北海艦隊參謀長等職,並於2013年轉任北海艦隊副司令員。此外,袁譽柏還是中國海軍第十四批護航編隊指揮員。
2014年,袁譽柏接替調任海軍參謀長的邱延鵬,升任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北海艦隊司令員,躋身副大軍區級將領。2015年7月,袁譽柏晉升中將軍銜。
除上述3名躋身副大軍區級的中將之外,還有不少將領從副軍級躋身正軍級軍官。
比如,第五批護航編隊指揮員張文旦目前擔任南海艦隊副司令員,第八批編隊指揮員韓小虎目前擔任海軍工程大學校長,第九批編隊指揮員管建國目前擔任海軍副參謀長等。
這些成功躋身正軍級的軍官中,也是將星雲集。
比如,擔任第二十二批編隊指揮員的陳強南少將,出征時擔任副軍級的北海艦隊裝備部部長,在率部歸國的途中便升任北海艦隊副司令員,躋身正軍。
在南海艦隊服役期間,陳強南曾擔任某部345艇艇長。1997年第5期《當代海軍》雜誌曾以《南海蛟龍--記南海艦隊某部345艇艇長陳強南》為題報道其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