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可能存在潛在衝突
前幾天,我的一個新加坡朋友連聲抱怨,文化差異真是煩透了,因為他不僅僅要面對老婆一個人,還要面對老婆背後的一幫跨文化親屬們。
起因就是這個朋友的中國老婆生育後,帶來了岳母大人和小舅子,在家裡住了幾天以後,各種瑣瑣碎碎的口角就時常發生。比如育兒方面,岳母總忘記給已經六個月大的小寶寶添加輔食,還推脫說小寶寶喝奶粉營養就夠了;再比如,小舅子看到馬路上沒有車就衝過去了,而他和老婆一起尷尬地站在原地等紅綠燈…
當然,這些只是許許多多家庭中有關文化衝突的冰山一角而已。
新加坡一直以多元文化著稱於世,根據2015年公布的人口白皮書顯示,公民與非公民結為夫妻的婚姻已經達到全國婚姻總數的四成。其中,新郎是新加坡人,而新娘是外國人的家庭數量比十年前增加了40%。
有家庭專家指出,跨國婚姻需要面對的問題日益凸顯,愛情保鮮區過去後,夫妻雙方逐漸發現很多文化理念上的差異,此外還有各種政策、房產、教育等各方面問題,都在不斷考驗夫妻雙方的情感並提升心理壓力。
海外新娘面臨家庭暴力的尷尬
在家庭內部的文化衝突積累到一定極端之後,有可能演變成為家庭暴力。
對於家庭暴力,新加坡政府已經在1997年修訂的《婦女憲章》中作出清晰定義,明確處罰條例。
家庭暴力定義:憲章規定凡家庭中對家庭的其他成員有蓄意傷害、蓄意或企圖使他人產生可能受到傷害的恐懼、非法囚禁、騷擾他人等行為之一,就構成了家庭暴力。
處罰條例:若丈夫對妻子動以拳腳,只要其提出控告,丈夫就將會被處以2000新元(約合1398·6美元)以下的罰款或6個月以下的監禁或者二者兼施。若第二次或屢犯,被告將被處以5000新元(約合3496·5美元)以下的罰款或12個月以下的監禁或者二者兼施。
此外,除了官方的新加坡婦女組織以外,新加坡還有很多民間組織,包括:新加坡婦女組織協會、新加坡反對家庭暴力協會及新加坡婦女行動與研究協會等民間婦女組織。新加坡領導人每年還會為協助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社工予以表彰。
平心而論,新加坡政府在遏制家庭暴力方面是卓有建樹的。但是,為什麼家庭暴力還在繼續發生,而且很多發生在海外新娘身上呢?
因為她們普遍面臨一個尷尬點,就是:如果離婚,就可能被驅逐出新加坡。這部分人群存在一些共性,比如:文化層次不高,選擇嫁給年齡偏大的新加坡本地人,在新加坡當地沒有工作和自己的社交圈,基本留在家裡以照顧孩子為主。
所以當她們遭遇家庭暴力,往往選擇了隱忍。
結了婚,不代表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
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國家,新加坡一直以優越的稅收、透明的政策以及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著新移民源源不斷地來到這裡就業、學習和生活。從2012年起新加坡特別引入了結婚移民簽證,它為新加坡公民的合格外籍配偶提供更長期的居留權,同時還享受保健和就業權益。
然而, 婚姻僅僅只是新生活的開始而已。海外新娘嫁到新加坡,其實也是嫁給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態度,如果想要婚姻順利,甚至幸福美滿,那就不能簡單地以為結婚,然後生育小孩就足夠了。
有一位同樣是跨國婚姻的新加坡記者說:如果你以為只要結了婚,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那就錯了。當你意識到情況並非如此時,會感到非常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