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總喜歡站在比別人高的地方,對下面的人指指點點或者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建議和要求。有些高地叫道德,有些叫年紀,有的叫誰叫你是名人。
1.
陳喬恩是我年少時期,最喜歡的台灣女藝人。對,你也看了呀,就是那部【王子變青蛙】。
本著離藝人遠一些,離藝人作品近一些的原則,其實我對她也知之甚微。近來她【笑傲江湖】里亦正亦邪的東方教主,著一身紅衣,最後笑得落拓又無奈,證實了金庸先生刻畫人物的筆力,雖然是翻拍和改編,順應了市場的年輕觀眾的後武俠世代,卻比金庸先生原版所有的人物都出彩。
近期追過她幾期【旋風孝子】,有一個情節特別深刻。她在黑屋子裡接受採訪,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聲音將她下了一跳。她說,她以為是她媽媽來了。陳喬恩跟她母親的相處方式很怪,兩個人躺在同一張沙發上,卻什麼也不說,對話里都是生疏和尷尬。兩個人在同一輛車裡,對話也寥寥無幾。
喬恩媽媽最後跟劇組說,因為在喬恩小的時候,自己因為工作各方面的原因,經常打喬恩,所以兩個人在一起一直都是這樣。她現在長大了,我希望自己可以彌補。
後來的部分,因為工作的原因,我知道的不是很多,最後一期,母女關係已經改善不少。
我知道,她的成長之路,像你,像我,像他。父母工作收入大多低微,人窮位低,經常遭遇不公平待遇。付出的比得到的少很多,甚至還要贍老哺幼。於是,在控制情緒上拿捏的不是很好。回家看到出門前還整理得好好的家,如今亂糟糟。或者孩子因為作業沒有按時完成,或者鄰居告狀,親戚多言了幾句。人前不好發作,等關上門來,免不了又吃一頓竹條炒屁股或者手板,手臂,臉。
小孩子哪裡知道對與錯的原理是怎樣,知道不能這樣。因為辛勞勞累的父母,沒有經歷和能力平和循循的去給自己講明白,有些事情現在不幹,將來會比現在辛苦十倍。有些事情乾了自己會有損失,有些事情會給別人添麻煩,甚至於傷害到別人。
挨打的善良小孩們,謹慎,敏感,少言,生怕惹得父母不開心,生怕得罪別人。
後來小孩們隨著年歲的增長,懂得了父母的不易,也懂了有些愛的確是灰色,也學會了自我治癒,感恩和溫暖其他的人。成長總是不易,人生也多風雨。
2·
昨晚和至親的朋友約好一起寫文章,奈何近來勞累,寫了標題和大綱不知道何時就已經入眠。迷糊間,聽見旁邊那位說。
「喬任梁被發現死在家中。」
「假新聞吧,人家還那麼年輕。」
早上醒得晚,起來微博上全是【爆】,而這些爆的相關搜索關鍵詞都跟喬任梁有關。裡面有他的死因,家人,朋友和別墅。
在關鍵詞里居然還夾帶了一枚陳喬恩。點開第一條,如圖:
原來是因為整個娛樂圈都發了訃告,或祭奠或懷緬。而身為喬任梁最好的「閨蜜」陳喬恩沒有發一條微博,而招致網友的謾罵,如圖:
原博主順帶還截圖了趙麗穎微博評論,這裡一起放出來,看看網絡暴力有多恐怖。
看了喬恩和麗穎微博下的評論如此,我腦海中有一個畫面是這樣的:卿本佳人,被網絡暴力殺死
——陳喬恩,你好朋友都死了,你都不發微博,你這個沒有道德的人。
但也有大批網友趕來聲援喬恩和麗穎:
好多東西,其實不容旁人置喙得,比如親人,夫妻,比如朋友,比如同事。你不是他們,不知道他們一起的經歷,你不是她,哪裡看得到別人一路遇到的人,吹過的風,淋過的雨,受過的傷。
至密好友的離去,誰還有心思發微博???發朋友圈???
微博不是我們生活的唯一,朋友圈也不是。最重要的是情,是慌亂和告慰,告慰安撫因為他的離去而不知所措和痛不欲絕的傷心人。看到無數網友趕來驅逐網絡暴力的施加者,也許是這一天裡看到人性最柔軟光輝的一面——對陌生人的理解,對網絡暴力的反擊,對事態往壞方向去的遏制。
3·
我所得知,喬是因為長期的媒體不真實報道,以及很大部分的網絡暴力而患上極其嚴重的抑鬱症。他們現在對陳喬恩做的,對趙麗穎做的,難道不是同一樁,伸出的不是同一雙黑暗的手?
有一些人,總喜歡站在比別人高的地方,對下面的人指指點點或者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建議和要求。有些高地叫道德,有些叫年紀,有的叫誰叫你是名人。
道德叫偽道德,你全國首富,總資產XXX個億,你要捐出10個億出來,不然你就斷子絕孫。
年紀叫倚老賣老,我年紀大了,你就該把這個位子讓給我坐,你不讓,老子坐你身上,小姑娘。
誰讓你是名人,你比我吃得好,住得好,比我有錢。哪怕我沒花錢看你一步電影電視劇,你就該在看不到我的地方,在我的鍵盤上被我踩到腳下,被我戲謔造謠,被我詛咒不得好死。
這些都是因為我比你老,比你弱,所以你要任由我罵,詛咒和踩死。
在聲援而來的網友里,有這樣兩個關鍵字:「網絡暴力」和「道德綁架」。
這兩個詞彙乍一看有些相似的道理在裡面,仔細一分析,還真是同一個道理:站在道德的高處,對綁架而來的人扔詛咒性質的文字做石頭——砸死她。
眼下,我們除了高喊拒絕道德綁架,拒絕網絡暴力任何人的口號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一,我們:自己遇到網絡暴力時:理性回擊道德綁架和網絡暴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外,及時舉報違規用戶。別人遇到網絡暴力時:對受害人進行維護,開導和寬慰。
第二,平台:各大小媒體平台,自媒體平台以及社交app開啟評論審核功能,帶有髒話和侮辱,詛咒人身攻擊字眼三次永久性封號。
第三,監管:實名制社交帳號,必須綁定身份證帳號才能開啟評論功能,讓道德綁架和其他的網絡暴力無處遁形又扼殺在胚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