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由孔侑和鄭由美主演的《熔爐》在韓國上映,
這是孔侑退伍後的第一部電影,因此格外受到矚目。
韓國電影的名字向來要不是極富深意就是相當平鋪直述。
像是《建築學概論》,將戀愛與建築學理論結合,
老實說我覺得比翻譯成《初戀101》好多了!
電影的文學與美學完全能從片名中感受到。
《熔爐》是根據真實的社會案件拍成的電影。
孔侑扮演一位就職不易的美術老師仁浩,在指導教授的推薦下,
會手語的他到韓國偏遠的鄉下霧津(虛構的地方)
去擔任當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的美術老師,
而真實的是件事發生在韓國光州。
霧津,一如其名,是個多霧的地方,加上地處偏僻,
仁浩第一天赴任就在路上不小心撞死了小動物,
導演以同一時間軌雙畫面的形式來拍攝,在仁浩撞到小動物的同一時間,
一名看起來神色恍惚、像是受到驚嚇的孩童(目測約五六歲),
慢慢地走到火車前,他小小的身體,
在陣陣濃霧的霧津郊區,被一迎面駛來的急行輛火車……
剛開始時不曉得這樣的兩個事件有什麼樣的關連,
接下來仁浩到了這所名為 慈愛校園 的特教學校,
一進校園,總覺得學校中瀰漫著詭異的氣氛,
當時,學校另一位朴老師還對他說
『你應該是沒待過特殊校育學校吧?這些孩子本來就是這樣,
我教了他們10年,他們都還不能對我敞開心扉呢!』
校長和行政主任是一對雙胞胎兄弟,而女校監是校長的情人。
他們三人 和朴 老師,正對這些聽不到、
說不出話的孩子們進行各種的身體暴力與性暴力。
仁浩到學校時,發現學生氣氛很特別,於是開始讀學生資料,
發現這幾個學生的父母幾乎都是有輕度智能障礙,不然就是父母雙亡的案例。
正當他打算回家時,聽到樓上傳來淒厲的叫聲。
他循著聲音來到廁所前,正打算要一探究竟,卻被前來巡邏的警衛制止,
說是學校的孩子惡作劇,孩子們常常這樣的,
因為他們聽不到自己的聲音,要孔侑不要大驚小怪。
學校以貢獻教育基金的方式,
要求前來就職的仁浩繳交五千萬,
仁浩捧著錢去交給校長時,第一次在校長室裡看到刑警。
而當他離開校長室回到教師休息室,
第一次看到朴老師以幾近殘忍的方式打一個學生,他就是民秀,
民秀的眼角和嘴角都是血,而且臉上還有舊傷。
朴老師說:因為學生晚上帶著兩個女生偷跑出去,害老師擔心
那個朴老師打學生的畫面,
真的令人怵目驚心。學生再怎麼不聽話,怎麼能把孩子打成那樣呢?
某天下課,仁浩看到坐在宿舍窗緣邊的孩子,他怕孩子掉下去,
不過因為孩子聽不到,因此衝到宿舍房間將孩子抱下來,
當時小女孩極力掙扎,像是受到驚嚇般…
這個小女孩,將仁浩拉到宿舍樓梯口,在那裏
仁浩看到正把小孩的頭一直壓到洗衣機裡的女校監,
他簡直是不可置信,他教訓了校監後,把昏厥的小女孩送到醫院去….
隔天,校長和行政主任都來關切,
一再告訴仁浩說校監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已經命她反省,
並表達想探望學生的想法,當時,仁浩還不知道校監是校長的情人。
當天下課,仁浩正趕著去看女學生。
他委託照顧女學生的人權組織協會有真來電,要求單獨在外面見面。
並將12歲小女孩被校長性侵害的事實告訴仁浩,
仁浩第一次得知校長、行政主任、朴老師以及校監都是加害者,
而且,因為學校和警察勾結,
因此刑警將報案的孩子送回學校,才導致小孩被修理成那樣。
心急的他急忙衝向醫院,同時校方也正趕向醫院中….
仁浩和有真將小孩受虐訪談拍成錄影帶,透過這些孩童的陳述,
仁浩第一次知道這些大人們是如何傷害這些毫無反駁之力的孩子…..
也知道,當天他在廁所前聽到的哀嚎不是假的。
他懊悔著當初沒有開門進去….本來有機會救出孩子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車仁杓的「今日預報」)
回到家後,仁浩年邁的母親帶著有哮喘病的女兒前來,
因為當天是仁浩死去的妻子的忌日,
母親帶來了珍貴的蘭花,說要送給校長,聽說校長喜歡蘭花….
仁浩不以為然地反問母親:你知道他是怎麼樣的人嗎?還送花給他?
年邁的老母親一邊翻著祭祀用的煎餅,
頭也沒抬的說:都能把教職拿來買賣的人怎麼可能是甚麼好人!
不過,給學校那五千萬是把家擔保出去的錢,
因此要仁浩什麼都別想,只想著自己生病的女兒。
幾經掙扎的仁浩,抱著承載母親心意的蘭花,站在校長室外,
聽著裡面傳來朴老師毒打學生的聲音,學生的哀嚎、校長冷漠的言語。
校長要朴老師換個地方處置學生,
朴老師打開門,看到抱著蘭花站在門口的仁浩,冷冷地哼了一聲,
民秀以絕望的眼神看著他,被老師拎走….
看到這裡,我心都碎了,
忍不住跟著大喊『안돼…..안돼…..이러면 안돼…』
真的不可以,孩子看來會被打死……
仁浩抱著的蘭花,整個人呈現呆滯狀態,在校長室門口,
校長正對他招招手,內心陷入掙扎的他,
手中的蘭花盆上的裝飾碎石頭像流沙般緩緩流洩而下….
我真的不知道他會做什麼決定,內心揪成一團….
最後,仁浩將花盆狠狠地往朴老師頭上砸去,從他手中救出民秀….
在這段期間,有真一直拿著相關資料往返教育局和市政府間,
市政府推說是在學校發生的暴行要到教育局,
教育局說是下課後發生的事情要歸市政府….
即使難得遇到有肯為弱勢的還發聲的有真,政府相關單位踢皮球的功力可不一般…
剛好,人權單位把消息放出去後,有首爾的電視台前來採訪,
這個殘忍而泣血的事實,在所有的電視台被反覆地播放,
引起人民的震怒,相關單位不得不受理這個案件…
然而,平常已經收了校長很多好處的刑警,想當然爾已經幫他們想好對策,
要他們動員所有人脈找一位前職法官出身的律師,因為如此能享有『前官禮遇』。
所謂的前官禮遇,意指當法官退職成為律師時,
當庭法官基於對前職法官的尊重,會讓他勝訴,這是法律界不成文的規矩。
由於校長是地方教會的長老,
因此很多宗教團體出來為校長示威,直指學生侮辱校長,
當時,有真說『還好這些孩子們聽不到』
真的,如果這些孩子聽到社會是這麼的歪曲與不公的話,應該會更傷心吧!
第一次出庭後,甚至有人往仁浩臉上吐口水。
這之間,校長方面不斷地收買證人,
當結局越演越烈時,校長最後拿錢與受害家屬和解。
和解那幕真是揪心。
年邁的奶奶知道自己的孫子被性侵害,
男孩子被男老師性侵害….
不過老伴還躺在床上,媳婦消失無蹤,一個孫子已經被火車輾斃,
不論怎樣,生活還是要過下去….老奶奶不是見錢眼開,
不顧自己孫子的人,只是被生活與現實磨的,不得不低頭。
她那哀戚以及空洞的眼神,一直在我腦海裡…
校監在奶奶家門口,
大聲地諷刺他們『即使自己的孫子遭受那種事情,都還能收下錢…..』
有真的無奈,老奶奶的絕望以及校監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心態,呈現明顯的對比。
看著認真寫下証詞的民秀,
仁浩不忍心告訴孩子奶奶收了錢和解了,只跟民秀說:
因為奶奶很善良,朴老師真心的祈求奶奶的原諒,所以奶奶原諒他們了
民秀哭著:為什麼?
為什麼?他們殺死了我弟弟?我沒有要原諒他們….
我沒有要原諒他們…
這民秀的弟弟,就是一開始仁浩初赴任那天,自殺的孩子。
當天,他和哥哥被同樣身為男性的朴老師性侵害,
也看到哥哥被毒打的樣子,受不了的弟弟,傻傻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這中間,當初推薦的教授也來了,
仁浩的媽媽也來了,大家都想說服他退出這場訴訟,
仁浩告訴他的媽媽:
如果我現在放開這些孩子的手,我沒有信心以後能做一個好爸爸。
本來想勸仁浩的媽媽,
在庭上聽到小孩們泣訴大人對他們做的,令人髮指的行為後,震驚寫在臉上,
庭後,媽媽買來牛奶和麵包給孩子們,
說著『對這些都還沒長大的孩子,大人們到底做了什麼啊?』
然後要仁浩處理好後回家,等於是認可了兒子的作法。
看到這裡,我真的覺得很感動。因為,即使是沒受過什麼教育並且貧窮,
但是媽媽卻能推己及人,也把兒子教育得很成功。
我們身邊都有孩子、親友、姪子孫子等,
當這些人受到傷害時,我們會怎麼樣呢?
不論是冷漠以待或是毫不關心,都是最大的傷害。
故事最後,連他們的律師都背叛了他們,把他們的關鍵證據交給對方,
也就是校長在小女孩還9歲時就開始性侵小女孩的影片,
由於韓國法律之前規定性侵13歲以上的孩童是告訴乃論,13歲以下就是公訴了。
律師背叛他們,所以這群加害者,只被判了8個月到1年徒刑,而且還緩刑。
無法接受判決結果的民秀,在一個大雨的晚上,
持刀捅了朴老師,硬拖朴老師到鐵軌上,和朴老師同歸於盡。
親眼目睹這場慘劇的仁浩和有真,將民秀的靈堂架設在法院前,
一群聾啞人士也在法院前靜坐,卻被強制驅離。
故事最後,他們依然在上訴中,不過,透過有真的口述,得知孩子們都過得很好,
而且,這些孩子們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也跟平常人一樣,是值得尊重的存在。
看到這裡真的好心痠喔,生出不健康的孩子,
父母和孩子本身都是多大的煎熬,怎會有人還認心加害於他們。
而且,劇中有一句話相當棒,
他說
우리가싸워야하는이유는세상을바꾸기위하기아니라,
세상을우리를바꾸지못하게하기위해서요
我們之所以要戰鬥,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是為了不讓這個世界改變我們!!
真得是很棒的一句話,
我們之所以要努力,或許不用懷抱能改變世界的夢想,
但是,卻必須能維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讓這扭曲的世界,輕易地改變我們!
當時伊麗莎為了《跟著韓流總編玩釜山》
一書去取材時,遇到了《鎔爐》的示威活動,
才發現,從2000年起就開始對這群孩子施暴的校長和老師們,
竟然都還在任教,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不過,電影改變世界的力量,在這裡完全體現了,
透過這個電影,韓國人震怒了,
超過四五百萬人觀看這個電影,非常多國民參與抗議,
不只成功讓校長下臺,還讓韓國立法院通過《鎔爐法》,
對13歲以下孩童施以性暴行的法律加重!!
(在這之前韓國在這方面的法律較寬)
而能達到這樣的改革,
我覺得,作家很重要、
導演和投資公司願意出力很重要、
大牌演員願意演出很重要
,寫出好的故事或是真實的反應現實,
以文字、以音樂、以戲劇,誰說這些活動都只是消遣呢?
文字音樂藝術,也有改變人心的力量,
只要我們,都能多一點點關懷!多用一點點『心』去感受。
然後,不要讓社會這個大鎔爐,把我們的人性以及愛給「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