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邪門,盜墓者想找都找不到,墓道口竟被農民炸山意外發現!

@ 2016-09-17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

從唐末農民起義軍到近代軍閥勢力一千多年來,一直有人打乾陵的主意,都想打開乾陵,盜取墓內的珍寶。一千多年中沒有一個人找到墓道,這神秘的墓道竟被農民放炮開石頭時意外發現。

唐朝末年發生黃巢之亂,黃巢動用40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五代時,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唐十八陵除乾隆外,全部被盜,乾陵因建築牢固而得以倖免。

圖為溫韜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獲珍寶無數。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也想向孫殿英學習,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

圖為孫連仲

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在一次盜掘的過程中,忽然天空中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吹的人睜不開眼。孫連仲以為是神仙顯靈了,這是警告他不要盜掘乾陵,不然降罪於他,嚇得立馬撤兵,不再盜掘乾陵。

這只是介紹了三次大規模的盜掘乾陵,其中小規模的盜掘乾陵更是數不勝數,但無人找到乾陵墓道口。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在梁山上放炮炸石,竟無意間炸出墓道口。

當時郭沫若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於是向國務院提出考古挖掘乾陵,並提交了《乾陵發掘計劃》,最終,周恩來權衡各種利弊,做出了「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的決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