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宮秘史】: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最大詐騙案:尼姑搖身一變成公主,騙得皇帝大臣團團轉,與駙馬共枕十二年才被揭穿!

@ 2016-09-16

【宋宮秘史】: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最大詐騙案:尼姑搖身一變成公主,騙得皇帝大臣團團轉,與駙馬共枕十二年才被揭穿!

從古至今,詐騙犯罪一直就困擾著國人,各種史料中記載的詐騙案也屢見不鮮。宋代,中國商品經濟到達一個新的高度,與之相伴隨的,是騙術也隨之繁榮起來。上當受騙的不僅有普通群眾,也有高級官員。如北宋宣和年間,在東京(即開封)做科員的沈將仕,和三個友人一起逛街,忽然聽到搖骰子的聲音,周圍出來一群人慫恿,加上一群美姬不斷引誘,便下了賭局,結果輸光了錢袋,這才發現自己上當了。不僅是高官受騙,即使是當時的高級知識分子也上當受騙。南宋時著名大儒真德秀在福建泉州任官時,下發的勸諭文中指出當地風俗「大入小出,天理不容,濕米水肉,尤為人害」。

然而上述這些記載,若與下述的騙局比起來,都屬於小巫見大巫。《宋史》記載的建炎年間一起詐騙案,可以說是史上最大的詐騙案。這個詐騙案有如下特點:

第一,詐騙犯膽子大,騙子竟然敢假冒皇帝女兒一再去詐騙皇帝,其膽量可見一斑;

第二,結局「雷」,受騙的皇帝最後居然為騙人的女騙子找了個駙馬下嫁。注意哦,女騙子從「假公主」搖身一變,變成了「真公主」。這種山雞變鳳凰、一步登天的肥皂劇般的劇情,真正發生了。真是天雷陣陣啊。騙子享受了十幾年的皇族富貴生活後,最終以公主之禮下葬;

第三,這一「喜大普奔」的結局被寫入了由朝廷組織編撰的、惜字如金的正史中。對騙子來說,這到底是遺臭萬年,還是名垂青史,還真是得細細琢磨。

按照《宋史·公主傳》的記載,整個的騙局過程很簡單:開封一個叫李靜善的尼姑,相貌酷似宋徽宗女兒柔福帝姬,在真正的柔福帝姬被金人擄走後,她便自稱柔福帝姬,找到宋高宗行騙,竟然騙得了12年的榮華富貴。

柔福帝姬被擄金國

柔福帝姬小名多富,又名媛媛,為宋徽宗之女。宋徽宗有34個女兒,媛媛排名第20位,初封柔福公主。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因蔡京建議,宋朝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稱號,宣布一律稱「公主」為「帝姬」。這一制度維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復舊制。

媛媛的生母是王貴妃。王貴妃在趙佶的妃嬪群里,有著特殊的地位。她曾經是向太后(神宗皇帝的皇后)宮中的侍女押班(領班),與她同為押班的還有一位鄭氏。

趙佶《穠芳詩帖》

趙佶天資甚高,但是對儒家經典、史籍不感興趣,倒對筆硯丹青、騎馬射箭、蹴鞠玩耍有濃厚的興趣,所以趙佶的書畫堪稱一流,唯獨沒有治國才能。趙佶非常孝順,特別是對向太后敬重有加,每天都到向太后居住的慈德宮問安起居。趙佶本是個風流王爺,這一來二去,就與向太后宮中的押班鄭、王二位美女眉目傳情,暗送秋波,有了一腿。這兩位聰明的宮女也將自己的終身希望寄托在這位風流王爺的身上。鄭、王二位又是向太后的親信,便在向太后面前夸端王的好處。向太后本來就看趙佶聰明伶俐、孝順有禮,再加上二位親信的不斷誇讚,所以她對趙佶的鐘愛程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儲王。宋哲宗駕崩後,向太后力排異議,讓趙佶繼任,而且還將鄭、王二位美女也送給了新任皇帝。

趙佶對鄭、王二位美女的擁立功勞念念在心,也對她們的才貌雙全十分欣賞,很快就將她們晉位貴妃。當王皇后去世以後,水到渠成將鄭美女升為皇后。王美女也是水漲船高,身價倍增,她一連為徽宗生下了三男五女八個孩子。柔福在她的女兒中排行第四。因此柔福帝姬在宮中也是錦衣紈袴,飲甘饜肥,在眾星拱月中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柔福帝姬正值天真爛漫的花季年華,在宮中享受榮華富貴之時,一場厄運降臨了。

宋徽宗趙佶畫像

柔福的父親宋徽宗喜歡春花秋月、琴棋書畫、吟詩作詞,但是對治理國家卻是一竅不通。宣和七年(1125年)冬,北方的金國興兵南犯,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宋徽宗不是思考如何保國安民,而是見難而退,在金人大軍壓境之下,他嚇得六神無主,急忙禪位給太子趙桓,自己躲到龍德宮去做優哉游哉的太上皇,所有頭痛的事都丟給年僅二十五歲的兒子去干。

宋欽宗趙桓登基僅僅一年多,靖康元年(1126年)冬天,金兵第二次圍攻汴京(今開封)。雖然欽宗每天都親自登上城牆督戰、皇后朱氏還親率妃嬪趕製軍衣,但是仍然沒能抵抗住金兵。第二年(1127年)三月,徽宗、欽宗,以及兩宮后妃、皇子帝姬、宗室大臣三千餘人都被俘虜,押往金國。17歲的柔福帝姬也名列被押送人員之中,從此杳無音信。

「柔福帝姬」歸國認親

徽、欽二帝被擄,生死未卜,國不可一日無主,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趙構臨危受命,繼任皇位,史稱「宋高宗」。高宗繼位後,也是寵信奸佞,無意抗敵,而是苟且偷生,偏安一隅。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土匪劉忠進犯蘄州,被宋將韓世清所破,在俘虜的匪眷中竟有一清秀女子,自稱是宋徽宗之女,小名媛媛,被封為「柔福帝姬」,母親是王貴妃。韓世清獲知後,不敢怠慢,便知會了蘄州守臣甄采共同勘問。為了表示慎重,二人身著朝服,隔簾詢問。「柔福帝姬」口若懸河,對答如流。敘述了自己如何被金人俘虜,押往金國,又如何從金國逃回,途中又被土匪劉忠掠去。整個過程天衣無縫,無懈可擊。韓、甄二人聽後也是目瞪口呆。「柔福帝姬」見二位官人似信非信,又不經意地說出皇宮中的幾件秘聞瑣事。韓世清見狀,不敢定論,連忙報告朝廷,由皇帝定奪。

宋高宗

此時的宋高宗也是被金軍追得暈頭轉向,飄泊不定,正駐蹕於浙江溫州一帶,聽說自己的妹妹「柔福帝姬」從金國逃回,心裡非常高興,便派內侍首領馮益、宗婦吳心兒前往越州(今浙江紹興)驗視。大太監馮益曾在柔福生母王貴妃的宮中聽差,又是趙構為康王時的內侍,應該是個知情之人。這位「柔福帝姬」對馮益詢問的宋宮舊事,基本上都能回答個八九不離十,而且模樣也與馮、吳二人記憶中的柔福帝姬有幾分相似。於是,馮益和吳心兒向趙構彙報,這位帝姬看來確實是真的。

於是,高宗傳旨召見「柔福帝姬」。「柔福帝姬」在宋高宗面前毫無惶懼之色,表現得從容不迫。在高宗面前又把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敘述一遍,說到傷心處,涕淚交流,噓唏不已。說得高宗也跟著抹眼淚。

高宗仔細觀察,眼前這個「柔福帝姬」和自己的妹妹的相貌極為相似,所說宮中之事也合乎情理,只是她腳大如船,讓人生疑。「柔福帝姬」見皇帝一直盯著自己的雙腳,忽然痛哭不已,委屈地說道:「金人驅趕俘虜,如同驅趕牛羊一般,我從汴京北上到漠北,赤腳步行萬里路,雙腳哪能留有千金風韻?」高宗聽後也傷心不已,不禁悽然淚下,於是深信不疑。即日迎進了行宮,封為福國長公主。

柔福帝姬畫像

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把「柔福帝姬」下嫁給永州(今湖南境內)防禦史高士榮,資助妝奩總計一萬八千緡。自南渡以來,以王姬下嫁給地方官員還是首次,自然引起不少人的羨慕和嫉妒。

可能是受「柔福帝姬」還宮的影響,皇室宗親還朝之事層出不窮。就在「柔福帝姬」下嫁的第二年,有一男子前來拜謁皇宮,自稱是「徐王」。徐王名趙棣,在宋徽宗三十一子中排行第十三,「靖康之變」時,與宋欽宗一道被擄北上,以後便杳無音信,不知所終了。一個偶然的機會,萬州(今四川萬縣)人李勃認識了曾在宮中當過內侍的楊公瑾,楊自稱和徐王一起生活過。李勃便冒充徐王,前來朝廷認親。但是此人與徐王貌相既不相仿,對宮廷生活又不熟悉,稍加盤問,便露出破綻,結果不僅沒有得到榮華富貴,而且還搭上了一條性命。

紹興二年(1132年),又有一位婦人自稱是榮德帝姬前來相認。榮德帝姬在宋徽宗三十四個女兒中排行第二,在北宋亡之前就已經嫁給左衛將軍曹晟為妻。「靖康之變」時,曹晟已經病殉,榮德帝姬被俘前往金國,改嫁給金國習古國王。自稱是榮德帝姬的那位婦人易氏是一個頗有幾分姿色的商人之妻,在南逃的路上,與丈夫失散,遇到了曾擔任過榮德帝姬侍衛的人,從他們口中知道了不少深宮秘事以及榮德帝姬的形貌舉止,到南方以後,她聽說了柔福帝姬的故事,十分艷慕皇家尊榮,於是就自稱是逃歸的皇女,前往南宋小朝廷投奔,認為可以混得一個輝煌前途。趙構依葫蘆畫瓢,照樣派人去檢驗真偽,可誰知這位「榮德帝姬」非但相貌有異,而且越說越是牛頭不對馬嘴,終於惹得趙構起了疑心,將她送交大理寺審訊。最後真相大白,易氏被亂杖打死。

真假「柔福帝姬」

趙構從心裡不想讓主戰派岳飛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於是在紹興十一年(1141年),與秦檜勾結害死岳飛,並與金國達成割地賠款的和議。紹興十二年(1142年),金國在收到宋朝大片土地和大筆金銀之後,金熙宗同意承認南宋小朝廷,並且放回趙構的生母韋太后、徽宗趙佶以及鄭皇后、朱皇后的靈柩,柔福帝姬的屍骨也一併賜還,得以歸葬古國。

韋太后和高宗母子相見,恍若隔世,不禁悲喜交加。國母歸來,自然是國家大典,皇親國戚都來請安。當宣至柔福公主夫婦時,韋太后一愣,但當場什麼也沒說。晚上,韋太后對皇帝說:「柔福公主已經死在漠北了。」於是韋太后向高宗講述了柔福帝姬被擄去金國的情況。

柔福帝姬畫像,李堃繪

柔福帝姬歷盡千辛萬苦,遭受了種種凌辱傷痛之後,終於抵達了金國都城上京(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她和高宗的母親韋太后是一批,都被分配到洗衣院,為金國的達官顯貴們漿洗衣服。他們本是金枝玉葉,吃穿住行都有人侍候,但是一旦淪為階下囚,只好任人擺布,終日以淚洗面了。柔福帝姬在艱難的歲月里煎熬,到了紹興五年(1135年),她已經在金國度過八個春秋,芳齡25歲。當初亭亭玉立、花容月貌的她,如今已是風鬟霧鬢,蓬頭垢面。和她同來的那些宗室男女,有的被金人強占為妾,有的不堪凌辱,死在異域他鄉,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就在這年的二月,她被遷往五國城居住。五國城在上京東北,兩地相距有數百里之遙。這裡有許多宋朝官員,他們在金兵看守之下,耕耘農田,自種自吃,生活雖然艱苦,但比起柔福帝姬的奴婢生涯,畢竟好了許多。更何況柔福的父親徽宗也被關押在這裡,父女雖不能朝夕相見,但比相距天涯之間強了許多。柔福在這裡遇上了宋朝官員徐還,兩人同為天涯淪落人,同病相憐,便結成了夫妻。紹興十一年(1141年),柔福帝姬突得疾病,雖經醫生調治,但是病入膏肓,終於香消玉殉,撒手人寰,終年31歲。

那個假柔福帝姬又是誰呢?原來,這位已經冒名頂替了十二年的「柔福帝姬」,是一個名叫靜善的尼姑。

靜善是汴京(開封)人,生得頗為美貌,伶牙俐齒,自幼出家乾明寺為尼。汴京被攻破後,她被亂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個名叫張喜兒的宮女。兩人天涯淪落,結為好友,無話不談。張喜兒曾在王貴妃宮中侍奉,深知諸多宮闈秘事,一一都說給了靜善聽,尤其還說靜善相貌氣質酷似柔福帝姬。靜善對這個巧合十分動心,便詢問柔福帝姬的下落。當她得知柔福帝姬已被押解北上,現在生死未卜,她不禁怦然心動,倘若冒充柔福帝姬,真假自然無從對證,這一樁富貴豈不是從天而降?但是必須熟知皇宮之事,一旦露出馬腳,可就性命難保了。於是,她朝夕與張喜兒廝混在一起,打聽宮中的人和事,不但留心記憶宮中的各種秘事,而且模仿張喜兒所說的公主形態,從此就以「柔福帝姬」自稱。

她伺機逃出金人魔掌,來到了中原,便四處宣揚,說自己是柔福帝姬,剛從金國逃回。靜善不僅粗通文字,而且巧舌如簧,竟使許多人深信不疑。一名管理宮廷事務的宋朝官員聽說柔福帝姬尚在人間,便把她迎入府中,只因高宗被金兵追的東躲西藏,萍蹤浪跡,無法送往宮中,事情便耽擱了下來。不久,這位官員患病死去,靜善又被亂軍劉忠掠入軍中,被迫嫁給了一名小土匪。韓世清破劉忠之後,把靜善作為匪眷抓獲,這才引出「柔福帝姬」與宋高宗認親之事。

至此,案情大白。宋高宗當即下詔,將假妹妹靜善抓捕入獄,讓殿中侍御史江邈、大理寺卿周三畏審訊。就在這時,又有兩人自金國歸來,一個是皇宮內侍李楑,另一個是徐還之父徐中立,他們二人都證明柔福帝姬已死於五國城,福國長公主顯然是假冒詐騙,應從嚴追究。在確鑿的證據之下,靜善知道無法抵賴,對詐騙始末供認不諱。所賜金銀和地產均被抄沒,靜善被重杖處死。「駙馬」高士榮莫名其妙地和一個假公主同床共枕十二年,駙馬夢至此破滅,官職也被朝廷追奪。馮益和吳心兒驗視失實,辦差不力,被發配昭州監管。不久,馮益因與韋太后聯姻,吳心兒是宗室婦女,均被赦免。高士榮雖然身為駙馬,但並沒參與詐騙一案,孝宗乾道年間又積功被封為江南兵馬都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