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宏觀華裔日本女首相人選 蓮舫身世大曝光 ( 圖冊 )

@ 2016-09-16

政知圈幾個月前就想寫蓮舫,當時大家都覺得她是東京都新知事最熱門的人選。

不過,蓮舫最後放棄了這個角逐,轉而備戰參議院選舉。

張蓮舫已經成為民進黨黨首,日本真的有可能出現一位華裔首相嗎?石:蓮舫下月參選張石:蓮舫下月參選民進黨黨首,日本真的有可能出現一位華裔首相嗎?民進黨黨首,日本真的有可能出現一位華裔首相嗎?石:蓮舫下月參選民進黨黨首,日本真的張石:蓮舫下月參選民進黨黨首,日本真的有可能出現一位華裔首相嗎?可能出現一位華裔首相嗎

最後東京是選了個女同學當知事,不過不是蓮舫,而是小池百合子。她成了東京都首位女知事。

今天(9月15日),當時棄戰的蓮舫也開創了一個紀錄:成了民進黨及前身民主黨的首位女性黨首。不過,在6年前,她就已經開創了另一個紀錄,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有華人背景的日本政府大臣。

台灣的後裔

據媒體報道,今年49歲的蓮舫當選新黨首後對記者說,「台灣是我父親的故鄉,我在日本努力,希望台灣民眾能為我加油」。

當記者回答台灣民眾為她加油時,她笑著用中文說了「謝謝」。父親謝哲信早年從台灣到日本經商,蓮舫從小在日本學校讀書,但在家裡都跟父親講中文,因此中文說得十分的流暢和標準。


少女時代的蓮舫

雖然生長在日本,但蓮舫受到父親家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自己的名字是祖母所起。

經歷了時代動盪的陳杏村希望子孫的名字有個蓮花的蓮字。因為蓮代表和平,可給人心靈療愈,出淤泥而不染。作為長孫女,蓮舫的名字就有個蓮字。

不過,這位台灣人的子孫,直到2013年才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

當時的蓮舫帶著母親和女兒前往台南,先走訪了台南市中西區,繼而到白河區祖厝尋根。

在中西區,台灣方面原本只安排參觀日據建築,不過當蓮舫走出台灣文學館側門後,看到鄰近全台首學台南孔廟,古意盎然,臨時起意到孔廟走了一遭,看到松鼠在樹叢間穿梭奔跑,蓮舫等人大感興趣,她還陪著女兒在樹前等松鼠跑下來。

在尋根當天,蓮舫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她說:

今天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來到了父親的故鄉——台灣白河。祖父開辦的醫院如今已成了一家照相館。白河是蓮花的產地。祖母帶著對和平的祈願為我而起的「蓮舫」這個名字正出自這裡。我終於回到了這個我父親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我受到了當地鄉親們的歡迎,還去那兒的寺院上了香。

北大留學生

早在蓮舫到訪台灣之前,她就已經來到中國大陸,而且是以留學生的身份。

1995年,當時在日本知名度很高的蓮舫突然辭掉了節目主持人的工作,並前往北京大學留學。

多年來無人知曉其中的原因。時隔十幾年,蓮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終於透露原因,她說:「日本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與美國不同,主持人沒有編輯稿子的權力,也很少有機會出去採訪,整天就是待在演播廳里念稿子。作為一位新聞人,不到現場去,是做不出好新聞的。所以,我決定離開朝日電視台,去尋求自己的空間。當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根,所以我選擇了中國大陸,到了北京大學漢語中心留學。」留學期間,她一有機會就到各地區旅遊,足跡遍及內蒙古草原、甘肅、四川。

多年後,回憶起在北大兩年的留學生活,蓮舫最懷念的是哈密瓜,說至今還不能忘記哈密瓜的味道。她對中國人的好學精神十分敬佩:「北京大學從清晨到深夜,大家總是在學習,早上5點開始圖書館就已經有人排隊了。清華大學也一樣。中國真是了不起,一直在用一種探求的精神在學習。這一點,應該成為日本社會的學習榜樣。」

微博里的中國

至少到目前,蓮舫的一些姿態還是讓人讚許的,比如她認同只有一個中國。

政知圈發現,早在2011年11月25日,蓮舫在中國發了第一條微博。

日本亞太政經調研中心理事長、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蔡成平曾撰文回憶說,當年11月22日,他從北京出差完返回東京後,隨即聯繫蓮舫,邀其開通新浪微博。

三天後,蓮舫開通微博反響出乎意料。日本、台灣等媒體紛紛跟進報道。

蓮舫參加在日本舉辦的台灣水果節,為推廣台灣水果站台

翻看蓮舫的微博,時不時提到其關心中國,或者與中國有什麼互動。比如得知台灣或者大陸地震,她會祈願一切平安。有朋友從中國訪問回來,送給她禮物,她會在微博里說:從西安回來的好朋友給我土產品!是辣油!很高興!

有時候也會在曬家裡照片的時候順帶透露,自己喜歡中國的紅燈、川菜,「(家裡的)中式家具讓我舒服。」

三年前的中秋節是9月19日,那天蓮舫在微博里說:

今晚是中秋的明月!中秋節快樂! 我祖母給我月餅,小時候的懷念的回憶。很想吃台灣的月餅。 現在有好多種類的餡,但是我愛吃的還是普通的味道。

除了政客,她是個女人

在微博里,蓮舫也會提到自己的一對雙胞胎。

2013年3月17日,她說,「昨天我雙胞胎都中學畢業了,非常感動,眼淚自然流下來了,不能停。」半個月後,4月2日,她又發了一條微博說:

「16年以前的今天,我的雙胞胎出生的。是龍鳳胎。 出生的時候,兒子的體重只是2350克,女兒的只是1850克。都是很小。 現在兒子的個子是175公分,女兒的是157公分。好長大了!讓我感動。」

她給兩個孩子取了很中國的名字,女兒叫「翠蘭」,兒子叫「林」,希望他們不要忘記華裔的根。

媒體曾披露,蓮舫每天早上都堅持五點鐘起床,為這對龍鳳胎做便當,每次都做四五個菜種,以保證營養。媒體人徐靜波曾到訪蓮舫在東京的國會辦公室,當時她剛被任命為特命擔當大臣。

宣布參選民進黨黨首的現代理黨首蓮舫(8月5日下午,日本民進黨總部)

一、放棄都知事選 志在首相

蓮舫在日本,是非常有人氣的政治家,在7月15舉行的參議院換屆選舉中,蓮舫在東京選區獲得112萬多票,以最高票當選。7月31日,在日本舉行了東京都知事選舉,結果原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高票當選,但是此前輿論預測:如果蓮舫出馬競選,以蓮舫的人氣,一定是她一馬當先,當選知事,小池恐怕不是她的對手。

而蓮舫在談到不出馬競選東京都知事的理由時說:「我的玻璃天井在於國政」。所謂「玻璃天井」,是8年前和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競爭總統獲選人的美國原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的話,在競爭民主黨總統獲選人失敗以後,希拉蕊說:我沒有打破玻璃天井,但是卻讓玻璃天井裂璺了。今年,她在競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勝利以後,也宣布要「打碎玻璃天井」,就是說突破美國沒有女性當選過總統的限界,這也就是她所說的「玻璃天井」。

而蓮舫在談到不出馬競選東京都知事的理由時談到「玻璃天井」,很顯然,她和希拉蕊一樣,志在「一國之長」,而不是「一都之長」。在8月5日在民進黨黨總部舉行記者會上,蓮舫也說: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想打破「玻璃天井」,也就是說,她不僅要挑戰民主黨代表的競選,而且也以日本的「女首相」為自己奮鬥的目標。

二、蓮舫的華人身份

蓮舫出生在日本,祖籍卻是台灣省台南白河鎮。祖父早年過世,祖母陳杏村在上海銷售菸草發財。陳杏村是一位很善交際的女性。1937年至1941年的上海「孤島時期」(1),她獲得了上海南洋菸草公司總代理、英美菸草公司總經銷等肥差。1945年光復回台灣後,她出任台灣區青果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直接主導台灣對海外,尤其是對日本的香蕉出口貿易。1958 年,陳杏村代表青果公會接受了由蔣介石等簽頒的「陸海空軍褒狀」。

蓮舫的父親謝哲信生於1930 年,台灣高中畢業後赴日,考入日本同志社大學。謝哲信後與日本人女性結婚,母親齊藤桂子是一個東京美人,曾被化妝品名企資生堂選為代言人,人稱「資生堂小姐」。

大學畢業後,謝哲信開辦貿易公司,也從事從台灣進口香蕉的生意。台灣進口香蕉屬於受限制的高檔水果,據說他在香蕉交易中賺了大錢,還得到過許多政治家的幫助,也算個「政商」。

從幼兒園到大學,蓮舫一直在日本的「貴族學校」---青山學院系統的幼兒園和學校入托、學習。由於從小就長相出眾,據說從小學高年級到中學,在路上總有演藝界的人和她打招呼,讓她加入他們的事務所。上大學時的1988年,她當選著名汽車音響品牌Clarion 的代言小姐。當時的Clarion 代言小姐都要通過泳裝和姿容審查關,被視為打入演藝界的「登龍門」選拔賽。

此後蓮舫開始涉足演藝圈,在連續劇《逮捕你的眸子》中出任角色,也出過半裸寫真集。一張用幾團肥皂沫遮蔽敏感部位的蓮舫半裸照風靡一時,使她一舉成名。接著,她成為人氣電視節目《超級騎手》中的助手,在節目中經常和著名導演兼電視主持人北野武合作。兩人妙趣橫生的對話,使她蜚聲藝壇。那時的她既抽菸又喝酒,經常和「北野武軍團」同伴們喝個一醉方休。

1992 年,她成了著名電視主持人,1993 年8 月和自由撰稿人村田信之結婚,1995 年夫妻同赴北京留學。1997年,蓮舫生下一對龍鳳胎,女兒起名叫「翠蘭」,兒子起名叫「琳」。

蓮舫參加在日本舉辦的台灣水果節,為推廣台灣水果站台

蓮舫現任日本參議員(東京都選區),屬原民主黨內派閥花齊會(源於松下政經塾)成員,亦為參議院「新綠風會」一員。蓮舫於菅直人內閣中曾以「行政刷新特命擔當大臣」的身分,負責過「公務員制度改革」和「食品安全暨消費者事務」等工作,是日本史上首位華裔國務大臣。2011年3.11日本宮城大地震後,全國面臨核能危機、電力短缺,蓮舫被時任首相的菅直人緊急指派兼任「節電啟發特命擔當大臣」,而在野田佳彥內閣中,蓮舫再任「行政刷新特命擔當大臣」。2012年1月13日野田內閣改組,蓮舫遭到撤換、離開內閣。2015年1月,獲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新任總裁岡田克也邀請,出任相當於副代表的民主黨「代表代行」。

蓮舫的名聲和人氣來源與她的早年的知名度和政治能力。

民主黨2009年奪取政權以後,進行了「事業分類整理」,這是因為,自民黨長期一黨獨大,形成了政、官、商沆瀣一氣的利益- 政權結構。日本的民主政治由於戰後民主改革不徹底,繼承傳統集團文化,以及戰前政治的家族性、親緣性、世襲性、地緣性積弊,議員選區一般不是故鄉,就是祖父輩傳下來的地盤,因此日本政治中心永田町流行這樣一句話:議員必須有「地盤、招牌和皮包」。

地盤指出生地或祖上留下的選區,以及有選舉權的支持者;招牌指頭銜、地位和名望;而皮包就是錢。日本的議員很難像美國同行那樣,跨出「地盤」之外參選。為了選票,他們便和各部官僚勾結,拚命為自己的地盤爭國家預算。他們還根據自己地盤的特點,在黨內形成「道路族」、「農林族」等利益集團。

當國家預算難以滿足其要求時,他們就在預算外建立不需經過國會年審的「特殊會計」制度,慫恿官僚成立向國家財政和「特殊會計」伸手的政府系統公益法人、獨立行政法人、特殊法人等等,並縱容卸任官僚到這些法人當頭頭,拿高薪。這些法人機構有的大量侵吞國家財政,合法腐敗;有的早已落後於時代,尸位素餐。

以國土交通省管轄的特殊法人「道路公團」為例,從國土交通省退休後「下凡」到219 家道路公團家族企業拿高薪的原官僚,達2000 多人。

這種腐敗卻合法的利權結構,極大侵蝕了日本的經濟、政治和民生,使日本經濟在1990 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後一蹶不振。到2009 年底,財政赤字累計達816 萬億日元,超過GDP 的150%,國家財政頻於崩潰,日本民主制度的成本也成為全世界最高。

2009年民主黨上台後,對政府系統法人,特別是那些「下凡」現象嚴重的法人進行徹底審查和整理。對象包括「下凡法人」4504 個,涉及國家公務員再就業者25,245 人,涉及國家財政資金12.1334萬億日元。蓮舫在這次行動中表現出色,經常通宵達旦地研讀資料,提問時有理有據,切中要害。使其博得了廣泛的人氣。

三、日本人能否接受華人首相

蓮舫立志問鼎首相寶座,是否有可能?而日本人真的能接受一名華裔首相嗎?

蓮舫能否當上首相,首先要看民進黨等在野黨是否能夠實現政黨輪替。現在自民黨和公明黨政權雖然如日中天,但是其「盛勢」中蘊含著巨大的危機。安倍政權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問題,安倍第二次上台後,打出了振興日本經濟的「三支箭」,而其根本錯誤,就是堅持以「成長路線」為前提來解決經濟蕭條與財政赤字問題,但是日本現在處於老齡化、少子化的新的歷史階段,勞動力不足、需求減少、消費萎縮是客觀事實,日本政府不顧這個客觀事實,以經濟成長為前提,放鬆銀根,提高稅率。

最近20年,日本的GDP基本是走在一個波浪式下降的曲線上,而安倍政權的設想仍然是:增稅、放鬆銀根,然後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工資,這樣就實現了減少財政赤字、GDP增長、消費增加的「一箭三雕」,但是實行打擊消費的增加消費稅和促進物價上漲是一個可以造成的事實,而從長遠來看,依靠這種辦法實現經濟增長和增加國民收入卻是一個幻想,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安倍重新掌權後,去年日本國民實際工資指數已連續4年下滑,用幻想支撐的「一箭三雕」已經全部落空,但是安倍政權現在仍然不從削減大有削減餘地的開支和浪費、建立移民社會以解決老齡化、少子化難題等根本問題入手,而是死抱住經濟成長的幻想,在這個幻想的基礎上對已捉襟見肘的國民不斷加稅並想方設法抬高物價,最近又打出投入28兆日元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用政府財政投入來製造「虛假繁榮」,增加貨幣在市場的流通,以此來逼高物價,增加企業貸款,提高GDP,其結果必然造成銀行不良債權增加,生產出的產品沒有消費市場,民眾在高稅收和高物價壓迫下可處分收入越來越少,對未來的前景越來越憂慮,消費心理越來越萎縮,占日本GDP60%以上的國民消費受到沉重打擊。

因此可以說,現在安倍政權正在試圖製造一個比小泉處理日本「泡沫經濟」製造出的大量不良債權以前更大的「泡沫」,這個泡沫遲早要崩潰,在泡沫開始崩潰的那一天,安倍政權必然「樹倒猢猻散」,那時候以民進黨為代表的日本在野黨就會重新奪取政權,改朝換代,如果蓮舫在那時在任民進黨代表,自然就會成為日本的首相。

而在這次民進黨代表的選舉中,蓮舫勝算的可能性很大,共同社8月3日、4日實施的全國緊急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關於9月迎來黨首換屆選舉的民進黨下任黨代表人選,31.1%的受訪者認為代理黨首蓮舫適合,占比最多。其次為前外相前原誠司,占比11.3%。45.2%的民進黨支持者認為蓮舫適合,遠高於其他人選。該結果反映出知名度較高的蓮舫備受期待。其他被認為適合出任民進黨新黨首人選的依次為該黨幹事長枝野幸男(9.4%),前環境相細野豪志(8.1%),代理黨首長妻昭(4.8%)和代理黨首江田憲司(3.7%)。

而在日本政治的不斷演進的進程中,蓮舫經常以最高當票當選議員,說明日本人並不會從血統出發排斥一個名政治家,共同社有關民進黨代表的民意調查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其實早在2010年,日本就出現「蓮舫成為首相說」,由於當時的執政黨、蓮舫所在的民主黨在那一年的參議院選舉中大敗,日本眾參兩院成為「扭曲國會」,民主黨領導集團的「三套馬車」、鳩山由紀夫、菅直人、小澤一郎都聲名狼籍,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由政治盟友幾乎變成仇敵,因此無論民主黨黨內還是黨外,在那一年9月份舉行的民主黨新代表選舉中,推選在國民中人氣最高的華裔議員蓮舫出任代表的聲音很強烈,在2010年8月,有關「蓮舫首相誕生」的猜測也見諸於新聞媒體。

2010年8月9日的《周刊大眾》發表題為「蓮舫首相10月誕生——正在策動」,文章指出:現在,永田町正在狂吹「蓮舫旋風」,文章引用全國大報政治部副部長話說:在這次參議院選舉中,蓮舫的人氣太厲害了,開票剛5分鐘,當選的標誌就出現了,令人大吃一驚,而且得了171萬票,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文章指出:「在民主黨內,在下次民主黨代表選中推舉蓮舫的聲音噴出。『和過去由於壓倒一切的國民人氣成為首相的小泉純一郎原首相一樣,蓮舫有實力堂堂整正正地成為首相。

2004年蓮舫首次當選日本國會議員(2004年7月12日)

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的民主黨黨代表,除了蓮舫別無他人。以民主黨年輕議員為中心,推舉蓮舫出任黨代表的行動已經開始。』(民主黨內部人士)」

但是那一年,蓮舫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在9月舉行的代表選中出馬競選,而是支持了和小澤一郎競爭黨代表的菅直人,那一年,由於選舉勝利連任民主黨代表的菅直人繼續了首相一職。

由此可見,生活在被稱為「雜種文化」中的日本人,比出身血統,更注重政治家對日本的認同程度,而蓮舫特別注意這一點。

給予永住外國人地方參政權,是民進黨的前身民主黨建黨以來幾任黨代表(鳩山由紀夫、小澤一郎、岡田克也、菅直人)的一貫主張,但黨內也有50 多個議員簽名反對,其中包括蓮舫。

蓮舫對華裔身份尤其忌諱。2004年7月15 日,她在新當選日本首位華裔民選議員後的第4 天,接受了筆者的專訪。當時針對「準備為在日華人做點什麼」的問題,她回答說:「我是日本的議員,要為整個日本服務,不會專為一部分人服務。在國際問題上,要推進日本和整個亞洲的關係。」

因此可以說,日本人認同蓮舫,是把她完全當做了一名日本的政治家,而不是華裔政治家。

那一年,據產經新聞社和FNN電視台的民意測驗,獲得了「在菅內閣最值得期待的閣僚」的就是蓮舫,和其他的閣僚拉開了很大的距離,對她抱有最大期待的受訪者達21.3%。

日本《周刊朝日》在2010年8月6日號中發表題為「繼承了女傑台灣人祖母的血脈--蓮舫強大的秘密」,文章詳細敘述了蓮舫的家史,並引用日本著名評論家、電視主持人田原總一朗的話:「她和其他的政治家比起來,在毅力上是不同的,選擇了日本國籍的她,大膽地從台灣人變成了日本人,因此她認真地考慮為日本自己能做些什麼,有責任感。她內心的強壯就來源於此。她不斷積累政治經驗,不會是只搞「事業分類整理」就到此結束了的大臣。」「她有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可能性。」

【備註】孤島時期:指1937年11月12日在日軍的攻擊下上海淪陷時,因上海市中心為公共租界中區、西區(那時租借區的行政機構工部局已無力管轄公共租界北區、東區,但不算做淪陷區)和法租界,日軍尚未能進入,為英法等國控制,因而形成為四周的淪陷區所包圍的「孤島」。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1941年12月8日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前。在此期間,由於公共租界中區、西區以及法租界進入大量資本和人口,所以形成了一段被史學家稱為「畸形繁榮」的時期。

本文轉載自日本中文網。作者:張石,1985年自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生院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問她現在心裡想的是什麼?蓮舫竟然脫口而出:「一大早走得急,沒有時間給孩子們做盒飯,她爸能做得好嗎?」

徐靜波回憶,蓮舫的辦公室估計總共只有25平方米,還被分割成前後兩間。房間裡到處都放著資料,唯一「條理清楚」的是蓮舫的辦公桌。而且最上面,放著的是學校的家庭作業本。蓮舫說,那是孩子的作業本,她每天都抽時間看。

現在的蓮舫,孩子已經過了需要她檢查作業的年紀,她有更多的時間投入事業。只是不知,未來的事業又會怎樣。

最近,蓮舫的家族身世逐漸浮出水面,讓人看到她不僅有一個和藹的父親,更有一個經風雨、見世面,在政商兩界活躍非凡的強人祖母。


蓮舫幼時與父母合影

蓮舫一家祖上姓謝,為台灣台南白河鎮人。祖父早年過世,祖母陳杏村在二戰中從台灣跑到上海。據老輩人回憶,陳杏村不是一個普通的女性。孤島時期,她與日本上海駐屯軍高官關係深厚,獲得了上海南洋菸草公司總代理、英美菸草公司總經銷等肥差,並藉銷售菸草大發其財。戰爭期間,陳杏村曾以個人名義為日本軍隊捐獻了兩架戰鬥機,分別為「杏村1號」,「杏村2號」,在上海大大有名。1945年日本投降後,陳杏村以漢奸罪遭到起訴,但她聘請律師為己辯護獲假釋,並回到台灣,台灣當局法院以迫於時勢壓力,兼與國民黨地下工作有關的理由,對「陳杏村漢奸案」宣布無罪。

回到台灣後,陳杏村依然活躍在商場和政壇,成為聲名顯赫的女強人。陳杏村除擔任大一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福光貿易株式會社社長、契德燃料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外,還出任台灣區青果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直接主導了台灣面向海外,尤其是面向日本的香蕉出口貿易。在同業公會成立10週年(1961年)之際,陳杏村曾專門著文介紹《台灣香蕉外銷十年紀述》,謂「香蕉外銷制度,實已成為當前出口貨品之最健全制度。……如能比照香蕉輸日辦法,拓展整個青果出口外銷制度,深信有助於今後青果外銷之推廣。」

台灣青果公會在外貿交易上大獲收益之餘,捐建了「果貿新村」,其中「果貿三村」為宋美齡親題村名。為此,陳杏村代表青果公會於1958年接受了由蔣介石等簽署的「陸海空軍褒狀」,受到國民黨政府嘉獎。

陳杏村有兩個兒子,小兒子謝哲信早年在日本京都留學,畢業後留在日本,為陳杏村在日貿易會社做代理。謝哲信後與日本人女性結婚,自己開了一家小貿易會社,也從事香蕉生意,但他的背景和氣魄則不及其母。謝哲信在日英年早逝,不及40歲。按蓮舫的話來說:「父親生前是經營台灣香蕉的進口買賣,母親現在還繼續父親的香蕉事業,這是我們的家業。」其實這個家業是從祖母陳杏村一路傳下來的。

蓮舫成為日本國會議員後,在歷史問題上,她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在台灣問題上,她的政治立場也逐漸呈現。蓮舫在當選後接受台灣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全世界都無法否認台灣的民主化,兩岸問題應該由兩岸人民對話和平解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