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225又成泡影?中國最想要的技術為何烏克蘭不賣?

@ 2016-09-16

前幾日網上有則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說中國要與烏克蘭合作引進安-225運輸機了,該機是安東諾夫飛機公司生產的全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很多軍迷都覺得安-225的引進有助於緩解中國目前大型運輸機緊張的局面,而且連同發動機也一併引進自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可是這一消息很快就被安東諾夫公司給否了。

其實世人皆知中國和烏克蘭之間是軍事商業合作夥伴,烏克蘭從前蘇聯繼承了不少的軍事裝備及先進技術,在烏克蘭方面看來也許用處不大,可是對於中國軍工的發展卻都是起著重要的作用的,所以中國也從烏克蘭方面引進了很多裝備和技術。但其實我們知道,烏克蘭原本是可以向中國提供更多的裝備及技術的,奈何迫於外界壓力或受限於技術因素,也只能有爭不賺了。

比如烏克蘭知道中國想要戰略轟炸機,所以也有意要將圖-160售於中國,但不料美國和俄羅斯都出面干預,所以烏克蘭也只能看著高達幾十億美元的戰機被毀於鏟車之下了。此次之所以會暴出安-225一事,也怕只是烏克蘭一廂情願的而未得到俄羅斯的允許罷了,因為安-225大部分的圖紙全都攥在俄羅斯的手裡,俄羅斯不同意,烏克蘭自然也沒有辦法奈它何。

其實經專家分析,中國目前最想要的烏克蘭的運輸機除了安-225,再有就是安-124了,它與安-225同出自一家公司,在性能上要勝於美國C-5運輸機。最大載重150噸,若載重120噸可飛行5400公里,而中國的運-20載重50噸也沒它飛得遠。但說到底軍品交易並非只是單純的商業關係就能決定的,俄羅斯和美國是梗在中國和烏克蘭之間的無形障礙,中國要想真正強大,終歸還是靠自己比較靠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