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9月15日報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今天(15日)最終批准了中國參與建設的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7月剛上任之際,特蕾莎·梅以國家安全為由暫停了該項目。
英國政府15日在聲明中表示,在與法國電力集團(EDF)簽署一份經過修訂的協議後,政府最終決定放行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
特蕾莎·梅
同時,聲明還強調,政府未來將會制定一套針對外資參與英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型法律框架。
欣克利角核電站
所謂「經過修訂的協議」主要指的是,一旦核電站投入運營,英國政府有權介入法方出售其控股權。
至於「新型法律框架」則意味著,英國政府將在未來新建的任何一座核電站項目中享有特殊股份;如此一來,重大股權變更均需獲得英國政府授意。
聲明指出,上述變化不會影響英國維持開放經濟體的聲譽,並會促進公眾對外資進入英國的信心。
據了解,欣克利角C核電站屬中法合資項目,總價值約180億英鎊;分別由法國電力集團(EDF)和中國廣核集團牽頭,其中中方投資占約三分之一。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期間,正式敲定該項目融資協議。欣克利角C核電站被視為中英關係開啟「黃金時代」的象徵。然而,7月28日,隨著新當選的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一聲叫停,一度使兩國關係蒙塵。
顯然,英國工會的抗議作用不小
此後,不斷有消息傳出,特蕾莎·梅最終會放行核電站項目,不過會另添附加條件。根據目前英國媒體披露的消息,未發現有特別針對中國的額外要求。
卡梅倫時期的中英關係總體來說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G20峰會上,習近平與特蕾莎·梅會晤時強調,繼續推進兩國經貿投資、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重點領域務實合作。
英媒稱,英國新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希望英國開啟對華關係的「黃金時代」——喬治·奧斯本此前也如此承諾。
G20期間特雷莎·梅訪華並收到鮮花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9月3日報道,這是首相首次使用「黃金時代」這一說法。「黃金時代」這個詞是前財政大臣奧斯本提出的。奧斯本此前一直尋求發展對華貿易聯繫。
報道稱,梅女士在使用這個詞時並未猶豫不決。梅女士已啟程參加她的首場重大國際領導人峰會,她屆時將竭盡全力向其他世界領導人說明英國退歐的情況。
英國財政部長喬治·奧斯本
她3日上午在希思羅機場登上專機時說:「這是英中關係的一個黃金時代。很顯然,我在二十國集團會議上要做的一件事是,就如何發展英中戰略夥伴關係一事與習近平主席進行會談。」
她說:「我還會就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發展自由貿易以及英國希望如何抓住這些機遇等問題,與其他世界領導人進行會談。我的志向是,英國將在自由貿易領域成為全球領袖。」
特蕾莎·梅聲稱是為了防止給國家帶來安全隱患而叫停的核電站項目
報道稱,在與中國搞好關係這一問題上,英國很可能背負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英國現已決定退出歐盟,因此要著手與其他地區發展貿易。
報道稱,但梅計劃與習近平舉行的雙邊會晤可能有些尷尬,因為英國政府當前在重新評估是否推進規模達180億英鎊(約合1598億元人民幣)的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中國為該項目投入了巨額資金。預計本月將作出決定。但梅女士的顧問曾對該項目的安全問題表示擔憂。
特雷莎·梅對此項目的安全性表示懷疑
報道稱,當被問及英國退歐的影響時,梅女士說:「我們要對二十國集團發出的信息是,英國對通商持開放態度。英國是一個有膽魄、充滿自信和向外看的國家,我們將在世界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
她還說:「但我還是會向其他世界領導人表明,英國退出歐盟後,在全球範圍內仍會有諸多貿易機會向英國開放。我還會講到英國將如何抓住這些機遇,因為我對英國所抱的雄心是,我們應在自由貿易領域成為全球領袖。」
習近平主席接見來訪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
梅女士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她還將與世界領導人舉行一對一會晤。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3日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前往杭州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但不會宣布關於欣克利角核項目的任何決定。
特雷莎·梅表示不會在G20峰會上宣布關於欣克利角核電站計劃的相關信息
這也是特雷莎·梅上任以來的國際首秀。路透社稱,特雷莎·梅將利用本次峰會向國際合作者證明,退歐公投後的英國「生意照舊」。
唐寧街10號表示:「我們此前說過本月將會對欣克利角核項目作出決定。這仍舊在計劃中。但未來幾天不會有。」
路透社稱,該項目的未來走向被視為首相特雷莎·梅對中資的態度。有報道認為特雷莎·梅因為擔心英國的國家安全而叫停該項目。
報道稱,欣克利角項目「領跑」中英核電合作,並將為未來更多的中方投資和另外兩個有中資參與的核項目鋪路。
走馬上任沒多久的英國新任首相特雷莎·梅
英國廣播公司政治編輯詹姆斯·蘭代爾分析稱,首相特雷莎·梅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至關重要」。對於欣克利角項目,蘭代爾說:「她的中國夥伴投入了大量資金,並且希望英方有個積極的結果。這個決定將向世界展示英國有多開放和可靠。」
卡梅倫時代中英貿易較為密切
但唐寧街10號的發言人稱,外界不應將特雷莎·梅對該項目的態度「過度解讀」為日後其對所有投資和貿易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