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韓國(朝鮮)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起緣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楊貴妃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了。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在民間有多個版本留傳,以下為其中的一種:
相傳在遠古時代,天空有十個太陽。力大無窮的英雄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第十個太陽則要按時起落,造福人民。後來,后羿又娶了嫦娥。
有一天,后羿得到一包不死藥,只要吃了不死藥,就能成仙升天。后羿回家後就把不死藥交給了嫦娥。
不料,后羿的徒弟蓬蒙想偷吃不死藥,他趁后羿出門的時候偷偷闖進嫦娥的房間,逼她交出不死藥。嫦娥不肯,就把不死藥全部吞下,然後變成了仙女,往月宮(月亮)飛去。
台灣的中秋節
在台灣,陰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個重要民俗節日,全國放假一天。至今,台灣一般民眾仍普遍有賞月吃月餅、柚子的習慣。
1980年代中期,台灣開始興起中秋烤肉的習慣,這習慣咸信是於此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生活西化,連帶影響傳統的民間習俗,嚴格講起來,台灣的中秋節烤肉的新節慶民俗應該是洋化烤肉習慣的延伸。
另外,同時期台灣兩家知名烤肉醬進行廣告宣傳戰,進一步炒熱中秋烤肉氣氛。近年在台灣由南到北,即使是公寓或大樓的都會居民或是鄉村民眾,也會在中秋節當日選擇公園、路邊、海邊或自宅陽台、屋頂等地舉辦烤肉活動。
韓國的中秋節
韓國人的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 Thanksgiving Day,因為秋夕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三天假。過去交通未發達之時,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時至今日,每逢秋夕之前一個月,韓國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
越南的中秋節
越南人農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稱為Tết Trung Thu(節中秋。「節」為喃音,「中秋」為漢越音)。當晚,孩子們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
日本的中秋節
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也叫中秋明月、芋明月、栗明月。但是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糰子」。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穫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つきみ)」,屋內會陳列賞月糰子(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芒草(すすき)、七草(ななくさ)和秋季水果等等。
中秋詩詞
有許多古代詩人寫下了詠誦中秋節的詩
詞。
宋朝人蘇軾所寫的詞——《水調歌頭》最為人熟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