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蛋,豌豆,糯米糰子,果凍,還有圓形的像葡萄,桂圓等一系列平時經常見到,並且孩子也愛吃的食物,稍不在意就會成為孩子的斃命食物!!!為什麼會這樣?先一起來看看這幾件真實的事件。
一口水蒸蛋但走了僅八個月的寶寶
8個月的亮亮一直由奶奶照看,那一天和往常一樣喂輔食,奶奶準備了孫子愛吃的水蒸蛋。
可是吃到一半的時候,亮亮不高興大哭起來,並拒絕吃飯。奶奶一邊哄一邊往亮亮嘴裡塞東西。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亮亮被嗆住了,小臉憋成了紫紅色,哭聲也漸漸弱下來。
奶奶急忙使勁拍打孩子的後背,可孩子依然沒有反應。慌了神的奶奶又趕忙給正在上班的兒子和媳婦帶了電話,等爸媽把亮亮送到醫院的時候,亮亮已經永遠的合上了眼睛。奶奶捶首頓足,她怎麼都想不通,孩子平時愛吃的水蒸蛋怎麼會奪走他的生命。
兩歲小男孩吃豌豆被嗆氣管,不治身亡
南充市儀隴縣一名兩歲的小男孩,吃飯時不認真,豌豆不慎被嗆入氣管。搶救無效,未開放的花蕾就凋零了。悲催啊!
硬幣大小的糯米糰子,差點要了寶寶的命
一個媽媽抱著17個月大的兒子,急忙衝進了海寧人民醫院的急診室。孩子的臉已經呈青紫色,四肢全面無力,且沒有了呼吸和心跳。原來孩子趁媽媽沒注意吃了一塊很大的糯米糰子,可第一口吃下去就卡住了。
醫生用拍打背部、心肺復甦和呼吸囊輔助通氣等常規方法,都沒有把氣管中的異物排出去。
最後,使用喉鏡打開起到,才取出一塊如硬幣大小的糯米塊。雖然雖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因為大腦出現片段缺氧,為避免後遺症還需繼續在醫院救治。
橘子好吃,卻噎死了七個月大的嬰兒
17日下午三點左右,蘇州木瀆人民醫院接到緊急電話,說急診室里有個還不滿一歲的孩子,發生了窒息需要立刻切開氣管。然而當醫生趕到時,孩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醫生從孩子的氣管中取出了兩個橘子的囊,正是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橘子囊皮,奪走了七個月孩子的生命。
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慘劇呢?原來,事發當天孩子的外婆帶著孩子,忙碌之餘把孩子交給了一個鄰居互相照看,鄰居出於好心給孩子吃了兩瓣橘子,沒想到就出事了。
大家可別以為這些案例是聳人聽聞,在喂食方面不恰當導致孩子窒息死亡的案列是非常多的。喂食不恰當,甚至於連一口稀飯都能要了孩子的命!接下來一起看看,到底該怎麼安全的給孩子喂食,以及防止發生孩子因為食物而產生的意外呢?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嗆著
事實上,寶寶年齡越小,越容易被嗆住窒息。
人的氣管和食道距離很近,氣管位於食道的前面,在喉頭上面有一片樹葉狀的軟骨叫會厭。當嚼完食物吞咽的時候,會厭會自動蓋住喉頭和氣管,吞咽後又會及時打開,讓呼吸更順暢。但是,寶寶的神經系統比成人更脆弱,打開和閉合的反射還不成熟。如果嘴巴里含著食物時喘氣,會厭打開之後就容易掉進氣管。所以,嗆住的幾率更大。
喂養不當是嗆入氣管的主要原因
寶寶容易被嗆,除了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之外,錯誤的喂養方式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就算寶寶不愛吃飯,也千萬別讓孩子邊玩邊吃,邊笑邊吃,邊哭邊吃,甚至是邊跑邊吃。
總有些家長總意識不到生活中這些危險,追著孩子喂飯,吃飯時候逗寶寶,公交車上喂奶......這些其實都很容易讓孩子嗆到。吃東西需細嚼慢咽,禁狼吞虎咽、打罵逗引和追逐打鬧。
除此之外,給孩子喂藥的時候也需要特別注意。很多孩子不愛吃藥,家長往往採取捏鼻子「硬灌」的方式,這個時候,孩子又哭又鬧很容易發生危險。發現寶寶口中有異物,應勸說活誘導吐出,不可直接挖取打罵。對於3歲以內的寶寶,活動範圍內不要出現細小物品,更不能讓寶寶把小物件含在嘴裡。
既然年幼的孩子飲食不當會造成嗆氣管的危險,那麼哪些東西容易嗆住氣管?家長在喂養的時候都應該注意這些食物。
從各大兒科醫院的病例中發現,軟性食物嗆到氣管里的危險更大。
硬物:類似瓜子、糖果、藥丸、蠶豆、花生米、櫻桃、豌豆、龍眼、硬幣、玩具零件之類的硬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被咳出來,
軟性食物:但像稀飯、泡泡糖、香蕉、葡萄、果凍、糯米糰、湯圓、年糕等軟性食物黏在氣管里,卻很難排出來。
即使送到醫院,處理起來也比硬性食物麻煩。幾乎所有兒童醫院,每個月都要接收至少十幾例因氣管進入異物的孩子。
上述食物容易導致窒息,並不是說寶寶就一定不能吃。家長在喂養的時候,應根據寶寶的月齡,儘量把食物切成較小的丁狀,並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喂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