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蘇丹宴請華團領袖 ,引發爭議課題 !王室到底要什麼?背後到底蘊藏什麼玄機 ?原來。。。。。。!
(鄭博夫) 過去柔佛州王室在老蘇丹殿下時期,王室聲音幾乎很難聽到。換了蘇丹,迎來王室開始高調問政,王子、蘇丹後及公主,都不時對時政、政治、種族、文化及宗教課題保持「獨特」的看法。而這問政總是以王室超越政治的超然態度進行。
高調談論時政,可以是一種對國家領導的糾正,原來的統治者權限就是要居中調理,甚至保衛人民的最後一道防線。過去宣布緊急狀態是要國家元首簽署的,所以統治者的權限,其實在大馬這種君主立憲國,王室占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之外,對政局皆有一定的影響力。
然而,最近柔佛蘇丹宴請華團領袖,被解讀為王權復辟的前戲,這倒是很玩意。「柔佛民族」是其中引發爭議的課題,前首相馬哈迪認為這有違國民團結,將民族只限在州內,就有礙於團結各州。馬哈迪的談話卻被多數華團領袖鞭撻,因為根據柔佛民族的意義,是謀求各族貢獻建立柔佛州,這是一種精神、文化,而非脫離聯邦的舉措。
巫統在柔佛擁有強大的實力,也是巫統的發源地,同時也可以說是半島州內所剩無幾的堡壘州。巫統要靠柔佛吃糊,就像公正黨靠雪蘭莪、行動黨靠檳城一樣,所以巫統在柔佛不能出事。王室成員高頻率的談論時事,被巫統認為已經開始越界。巫統控制的報章也頻頻為王室言論爭鋒相對,這種局面被認為是要搶話語權,再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巫統的利益很顯然就是保衛柔佛這政治堡壘,那王室呢?蘇丹到底要什麼?是維護自己州屬的人民團結及社會穩定?還是對屢勸不聽的巫統,進行一系列的反擊?
王室與巫統之爭
王室的高調,迎來一些人民的歡呼,畢竟多年來的納悶,總算一個去處。關鍵是王室到底要什麼?有人搬出王權復辟,認為國無章法的大馬,讓王權復辟能像泰國那樣恢復秩序。問題是能嗎?
泰國只有一位王,大馬蘇丹少說都有半打那麼多,極權一人容易,分權行使很難,再說蘇丹只能在統治者會議「勸告」政府,不聽勸是沒有法律約束的。最後泰王民望很高,多次在政治遇到死結時,總是站出來維持公義,所以泰國人民普遍愛戴泰王。比起大馬的蘇丹,多為分頭行事、各辦各事的情況不一樣,畢竟泰王是整個國家的王,而蘇丹只是一州之蘇丹,格局範疇不一樣,結果就有別了。
誠如蘇丹陛下所言,高調問政若能保持柔佛州內民族和諧、關係穩定,沒有人民會懷疑殿下的仁心。只是殿下若只談自己州屬,格局又好像小了點,畢竟大馬是聯邦制,容易被人挑起不團結、搞分裂等指控。強調柔佛民族的復興,不如將這人文精神推廣至全國,讓格局大一些,接觸點廣一些,抵抗的力量自然少一些。
中央巫統實力衰敗讓柔佛州政局再起風雲,王室與巫統的爭奪,到底能否衝擊柔佛政局?目前看來已經醞釀多時,只待時到運轉,誰能成王?誰成敗寇,必有定局的一天。
原載《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