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測不對,病情難控制,很多人血糖都測錯了!

@ 2016-09-13

「每次都要把手指扎破,又麻煩又痛苦,乾脆不測了。」

「上班時工作到一半還要去扎手指,我記不住。」

「經常出差、旅行,定時的采血監測很不方便,養成不了好習慣。」

這些心聲對於糖友們來說是不是很熟悉?根據雅培公司與中國醫師協會近期合作發起的中國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現狀的調研,至少有74%的受訪糖尿病患者無法遵循國內指南推薦的血糖監測頻率,受訪對象不能堅持血糖監測的理由大多是「忘記」、「采血痛」、「不方便」等等。

但血糖監測真的非常重要!

血糖測不對,病情難控制

1、糖尿病是非常「個性化」的疾病,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因此糖友要根據監測結果摸索自己的血糖變化規律,從而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

2、影響血糖變化的因素很多,只有一段時間內比較完整的監測結果才能更好地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病情,從而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血糖目標,並相應調整治療方案,以便更準確地治療。

也就是說,不監測血糖=自欺欺人!沒有準確、規律的血糖監測,糖尿病的科學管理就無從談起。

血糖怎麼測?你都做對了嗎?

1 一天應該測幾次?

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每天應該監測4~7次,直到血糖得到控制;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天至少監測血糖5次,之後可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逐步調整。

2 空腹、餐後血糖,你都測對了嗎?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時以上,早餐前采血測定的血糖值,而不是午餐、晚餐前測定的血糖值。而餐後血糖則是指餐後2小時的血糖值,這個2小時是按照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的,有些糖友常誤認為是吃完飯後的2小時1。

前面我們聊了日常血糖監測以及測量頻次、時間等因素對糖友們血糖管理的重要意義,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在目前比較常見的指尖采血測血糖這個過程中,又有哪些小細節可能會讓大家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1 測前清潔不能忘

測血糖之前,一定要先洗乾淨手,否則就可能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比如要是在吃水果後沒洗手就測血糖,測得結果很可能就會比實際值要偏高。

2 采血量要充足

有的糖友還遇到過采血量不夠的問題,采血針扎破手指後流血量很少,達不到血糖儀要求的最小采血量。尤其是冬天,血液不易流出。這時候大家可以搓搓雙手,或用溫水泡手,促進手部血液循環,便於采血。

3 試紙存放別大意

另外,糖友們也要記得試紙需要在陰涼、乾燥處避光保存,陽光照射或潮濕環境都可能會導致試紙中所含的有效化學成分變質。使用試紙前也要看一下保質期,過期的試紙同樣會導致結果不準確。

4 操作方法要留意

糖友在測血糖前還需要仔細閱讀操作指南,一些常見的錯誤包括血液未覆蓋整個測試區、血量過多,污染了儀器、試紙條未插到規定位置、滴血後未及時將試紙插入、等待時間過久等等2。

指尖采血測血糖需要注意的細節不少,而血糖測量中被大家抱怨最多的就是「疼」、「不方便」!難道糖尿病人就沒有方便、快速、無需指尖采血的血糖監測方法嗎?

測葡萄糖神器,再也不會喊疼了

雅培公司近日宣布其研發了一款測葡萄糖「神器」——輔理善瞬感掃描式葡萄糖監測系統FreeStyle®Libre,並已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上市批准,將在今年年底正式在中國進行銷售!

這款神器由一枚略大於一元硬幣的一次性圓形傳感器(包含一根大約長5毫米的柔性探頭),以及配套的手持掃描檢測儀和系統軟體組成。糖友們只需將帶有探頭的傳感器敷貼至手臂上部外側,通過插入皮下的探頭測量組織間液的葡萄糖變化,就能實時監測葡萄糖水平。

當把手持掃描檢測儀置於傳感器上方,就能快速讀取當前的葡萄糖數據,了解過往8小時波動情況以及葡萄糖變化趨勢,而且全程都不需要采血和校準,再也不用擔心指尖采血的痛苦和不便啦!

這 款高科技的葡萄糖監測系統還有更加意想不到的強大功能!它小巧環保的傳感器可以防水,泡澡、游泳時都不用取下來,一次可以連續配戴使用14天,之後可根據 需要再購買更換新的傳感器,而掃描檢測儀則可以儲存長達90天的葡萄糖數據。此外,輔理善瞬感系統軟體還可以生成簡單易懂的報告和多日24小時動態葡萄糖 圖譜,有了這些數據,和醫生一起制定治療方案就有更準確的參考了。

「如何讓患者在更加方便、舒適的環境下實現血糖監測,使監測不再成為一種 『打擾』?這是我們一直致力於解決的問題。」雅培糖尿病產品業務亞太商業運營副總裁Eric Shroff介紹說,「因此我們研發了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瞬感掃描式葡萄糖監測系統。它免除了患者指尖采血的痛苦,同時也能完美融入日常生活,提升了他 們的操作可行性和意願。這不僅可以為患者在獲得治療方案時提供可靠參考,更將幫助他們通過健康的體魄實現精彩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