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死穴」就被中俄兩國捏在手中了

@ 2016-09-12

自從推出了"第六代戰爭"這個概念後,全世界都了解了要跟美國開展一場戰爭最應該首要打掉其衛星,率先打掉GPS和通訊衛星,這些美國展開現代戰爭 的基礎或許就能贏得先機。甚至連美國國防部自己都承認這是自己的"死穴"之一,在美國2014年委託蘭德公司做的調研報告中稱:如果沒有了GPS,80% 的陸軍士兵不會辨別方向和指示目標...看起來問題似乎很嚴重。而且中俄現在都在重點研發各種反衛星武器,比如直升式的反衛星飛彈或者高能雷射武器。不過 要打擊地球同步軌道的GPS衛星或者通訊衛星存在很大的難度,現在也就只有中、俄兩個國家能夠做到這樣的打擊程度,因此美國的"死穴"就被中俄兩國捏在手 中了?可能未必如此。

我們都知道組成GPS的是24顆在軌衛星和4顆備份衛星,他們在20000千米的高空上徘徊,無時無刻不在為地面上的民用和軍用目標提供導航服務。 這其中不僅僅包括美軍,同樣數量龐大的國外民用用戶、飛機、貨船、火車都仰仗於GPS系統。因此美國也等於用龐大的全球用戶群"綁架"了其他人;誰也不能 對GPS系統輕易發動打擊,畢竟誰要摧毀了GPS,在讓美軍寸步難行時,也讓自己內部陷入了混亂,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自然是誰都不樂意看到 的。因此實際運維GPS的美國空軍的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發言人非常自信的對外宣稱:由於GPS系統太重要了,全世界都需要仰仗這群在天上7x24 小時工作的衛星,因此現在的GPS系統是安全。

不過顯然美國軍方自己並不相信,由於GPS本身存在局限性,在地下,水中無法接受訊號。而且由於軌道固定,非常容易遭到打擊,甚至是一次太陽風暴都可能會影響GPS定位精度。因此美國現在正在研究至少五種堪稱"黑科技"的新技術,來應對可能會出現GPS全面失效問題:

適應性導航系統(ANS):我們都知道GPS業務的核心是授時,利用衛星反饋的時間差來計算自己的位置。如果自身攜帶的設備能夠精確確定時間,同時 藉助其他信號進行輔助,將不同的訊號源捏合在一起,最終得出自己的精確位置,這就是美國的ANS項目。核心就是冷原子干涉陀螺儀實現慣性測量,在有GPS 訊號的時候作為輔助使用,沒有GPS訊號時起碼確保能夠定位。

迷你PNT的系統:就是利用微電子技術開發出一套單獨繼承慣性導航和精確制導系統,現在已經做出了基於包含6坐標軸慣性測量裝置(3個陀螺儀和3個 加速度計)樣機,並集成了高精度的主時鐘,這種小型傳感器已經可以搭載在洲際飛彈和巡航飛彈的彈頭了,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再升級,未來或許可以搭載到每個單 兵的智能終端上。從實際應用角度是最快的一種,可以進入實用化了。儘管美國人從未宣傳實際效果,但是按照美國先使用後宣傳的角度來說,飛彈上應該已經被偷 偷安裝了這個小東西。未來美國飛彈進入GPS盲區時,或許可以依靠這個"黑科技"來確保精度。

量子輔助傳感與讀出技術:說白了就是開發小型化的原子鐘,要求精度其在50億年內的誤差小於1秒,這樣在一定區域內就能滿足定位授時的需求,此技術雖然現在各國都有開發,但是還沒有能夠做到更小型化。

超快雷射科學與工程項目:相對於衛星的微波通訊,超短脈衝雷射技術通訊技術可靠性更高,精度也更好。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全球範圍內將會同步共享最精確的光學原子鐘。

對抗性環境中的空間、時間和方位信息系統:這個聽起來挺高大上,不過實質上就是在戰場區域內安裝一套更強大的主動信號源發送授時訊號,現在韓國已經部署了一套類似系統,就是為了防備可能的GPS訊號失效。

這上述五個東西看起來就是"黑科技"一般,入墜雲里霧裡,實質上就是我們現代導航技術的微縮和升級版。但是美國展現出來的對電子技術的追求和不斷考 量仍然不能小瞧,這是美國科技一直以來追求的方向。不過,最根本還是重新訓練單兵掌握最原始的作戰方法,使用羅盤和看作戰地圖,使用光學瞄準設備來引導射 擊等傳統科目。無論何時都要記得,戰爭以人為本,人是決定戰爭的最根本要素。不僅僅對美國適用,同樣適用於中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