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試驗最擔心的不是中美韓:竟是這個國家

@ 2017-07-16

昨天,朝鮮境內再次發生「人工地震」。據中、歐、美地震台網發布的消息看,這很可能是與朝鮮前一次核試驗基本相似的試驗,也就是一次數萬噸當量的地下核試驗。

朝鮮中央電視台隨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這次核試驗最終檢查和確認能夠在朝鮮人民軍戰略軍火星炮兵部隊已裝備的戰略飛彈火箭搭載的標準化、規格化的核彈頭的構造和動作特點、性能和威力。」

朝鮮不久前剛剛成功試射的「火星10號」飛彈在測試中證實其射程在2800公里左右,具備覆蓋日本全境能力,該飛彈無疑可以攜帶核彈頭這表明,朝鮮的核武器發展方向有了調整。

圖為朝鮮彈道飛彈

朝鮮這次試爆表明朝鮮近期內將全力以赴,儘早裝備具有實戰能力的核武器

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朝鮮很可能掌握了90年代被卡吉爾·汗博士泄露出來的裂變飛彈彈頭設計圖的秘密。而這種彈頭曾是60年代新興的核大國用來威懾其北方強鄰的重要核彈頭。

朝鮮舞水端飛彈

我們之前曾在文章里提到,當年攜帶這種彈頭的是一種根據蘇聯R-5中程彈道飛彈研製的液體燃料彈道飛彈,該飛彈射程約1500-1700公里,能攜帶1350千克的彈頭,彈頭的爆炸當量約為2-3萬噸,是一種典型的原子彈。

最初開發出這種彈頭的國家後來轉為研製更先進的彈道飛彈作為氫彈的運載工具,因此也沒有為這種飛彈研製更大當量的彈頭。

而蘇聯的R-5飛彈則隨著核彈技術的進步,裝備了從原子彈到增強型原子彈,最後氫彈的彈頭,其當量從6-8萬噸增加到30萬噸,最後達到100萬噸,而彈頭的重量則都是1200-1300公斤。

目前,根據相關核擴散報告的說法,國際上有可能已經泄露的核彈「通用圖紙」中最高級的就是上面說到的這種彈頭了。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可能掌握了增強型原子彈技術,但他們應該也不會輕易將這一技術外泄。

而朝鮮如要掌握這一技術,顯然也還有更遠的路要走。他們上次試爆的核裝置就有可能是在進行裂變彈測試的同時,進行了與聚變有關的研究,因此自稱為氫彈測試。

我們在上次朝鮮宣稱氫彈試驗的時候就說過,對於朝鮮來說,最現實的核武器實際裝備辦法就是用現有的「火星8號」(也就是韓美所稱的「勞動」或「蘆洞」飛彈)或「火星10號」(即美韓所稱的「舞水端」飛彈)裝載這種很成熟的彈頭。

只要部署幾十發,基本上就能解決朝鮮的「生存危機」,以目前韓國的軍事實力將不敢再試圖用軍事手段消滅朝鮮。而其遠期目標,則顯然還是搞出起碼數十萬噸的彈頭,加上「火星13」飛彈,威脅美國夏威夷,甚至是美國本土。

對比朝鮮「火星8號」飛彈此前的照片和最近這次試射的照片可以發現,最近試射的飛彈有個更大的彈頭,看來對於朝鮮來說,聚變助爆技術和與之相關的小型化核彈、氫彈技術一時半會搞不出,那麼就只能追求更為現實的目標了,1噸的彈頭就1噸的彈頭吧,好歹也是核的。

朝鮮飛彈試射

當時筆者曾猜測,朝鮮的「氫彈」測試可能就是利用裂變彈核試驗的機會,驗證其自己對氫彈技術的「猜測」——現在看來,他們上次的氫彈測試看來並沒達到目的,因此小型化技術、氫彈技術一時恐怕都難以突破。

那麼對於朝鮮而言,接下來就只能採取最實在的舉措:全力以赴,加快部署有實戰能力的核武器。畢竟,對於金正恩來說,只有擁有了真正具有作戰能力的核飛彈,睡覺才能踏實,至於氫彈、洲際飛彈什麼的,以後再慢慢搞吧。

根據朝鮮出口到伊朗的「流星3」(和朝鮮「火星8號」基本相同)來看,該飛彈有效載荷約1200公斤,最大射程1500公里,如果使用輕型彈頭,射程可以提高到2000公里。朝鮮完全可能效仿某東方大國,生產部署一定數量此型核飛彈,這個射程完全可以威脅日本了。

目前,國際上一般認為朝鮮「火星8號」飛彈的裝備數量在300枚左右,如果這其中有50枚飛彈部署了核武器,那絕對可以形成有效的核威懾——實在不行,10枚、20枚也夠。

金正恩

當然,另一種可能是朝鮮將核彈頭裝備到「火星10號」飛彈上,該飛彈射程更遠,前面的「火星8號」飛彈安裝核彈頭的情況下可能無法覆蓋日本全境,但「火星10號」卻是毫無問題。

不過「火星10號」畢竟剛剛試驗成功,其射程也是有些尷尬,能覆蓋日本全境,但夠不到關島,所以這個飛彈對朝鮮來說略嫌雞肋,畢竟「火星8號」已經足以覆蓋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了。

韓國方面說,自己要部署彈道飛彈來攻擊朝鮮的彈道飛彈陣地,可惜這大概只能是個笑話。要知道,當年伊拉克僅有不到50輛機動式發射車,幾百發「飛毛腿」和「海珊」飛彈。

美軍在戰爭後期完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在一望無際的大沙漠裡搜索這些飛彈,最後也幾乎沒有什麼成果。而當初北約轟炸科索沃,南斯拉夫更是成功通過偽裝、隱真示假等手段,使自己90%的地面部隊得以生存。

而在朝鮮擁有數量比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多得多的地下工事,各類國防設施經營數十年的情況下,其飛彈的生存能力會更強。哪怕有一枚核飛彈漏網,就能產生威懾效果。

除了「火星10」和「火星8」外,朝鮮還有個潛射的「北極星1號」飛彈,它也當然是能裝核彈頭的。

這次,說起朝鮮的地下設施,可能有人會問,朝鮮有沒有可能效仿中國,建設朝鮮版「長城工程」,即地下隧道工程。筆者認為,朝鮮版「長城工程」是不大可能的,因為這類設施成本極高,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朝鮮未必負擔得起。

更重要的是,美國對朝鮮是可能直接使用B-61-12鑽地核彈的,如果美國用B-2轟炸機扔B-61-12鑽地核彈,這種地下工事就成了自掘墳墓。中國的「長城工程」建設在腹地的大山中,就是要依託全國的強大防空系統,取得戰時的生存能力,朝鮮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朝鮮十分重視TEL發射車。和伊朗在國內建設多個大型地下飛彈發射陣地不同,朝鮮所有地地飛彈,從戰術飛彈到戰略飛彈,都是採用TEL發射車部署方式。

金正恩觀摩朝鮮飛彈部隊試射飛彈

當然這也和朝鮮在冷戰後初期從國際市場上搜集到大量這類發射車有關,但從側面來看,白俄羅斯明斯克車輛廠的MAZ系列TEL發射車具備不依賴公路機動的能力,這很適合朝鮮的需要,再加上當年伊拉克「飛毛腿」發射車成功應對多國部隊空中打擊的經驗,可能對於朝鮮來說,TEL發射車部署方式要比地下掩體部署更具可行性。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韓國試圖通過部署一些中短程彈道飛彈,甚至搞什麼「韓國版三位一體」,都沒有用,彈道飛彈本來就不是打擊機動目標的最佳選擇。韓國大肆宣傳的「殺傷鏈」系統基本上就只剩宣傳意義,尤其在朝鮮真的具備核武器以後。

談過生存問題,我們就來談談朝鮮核飛彈的進攻能力。

朝鮮飛彈基本都是射向日本海方向,一旦出現意外,攜帶核彈頭的飛彈將落往日本。

不久前,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登文章《看似強大實則虛弱的朝鮮火箭軍》,主要是說朝鮮手中掌握的TEL發射車數量有限,一次發射的飛彈數量不會很多,美日韓的反導系統有能力應付。

且就算沒有反導系統,朝鮮飛彈命中精度不足,就算帶上1噸重的彈頭砸過來大多數也偏到不知哪裡去了。兩伊戰爭中雙方互相用飛彈拚命轟對方城市,後來還上了化學彈頭,也沒見造成對方民心士氣崩潰……

其實這個說辭當年台灣也經常用來給自己壯膽,說大陸不過600發短程飛彈,一發飛彈才500公斤戰鬥部,全發射過來也不過300噸彈藥,還不如一個F-16中隊一天的投彈數量呢。

當然了,後來台灣軍方逐步了解到解放軍飛彈的實際打擊精度以後就笑不出來了,最近幾年還因為了解到了東風-15C的實際鑽地深度後拚命把其高官的地下掩體深度加深到超過25米混凝土的水平……

朝鮮沒有提高飛彈精度的可能,那麼就只能用核武器加強威力了。想像一下,朝鮮如果有50枚核飛彈,每一發都攜帶一個3萬噸的彈頭,那麼加一起也有150萬噸的爆炸當量,就算韓國和日本空軍全體出動拚命投彈,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趕上這個數字的了。核武器畢竟是人類迄今為止效費比最高的殺傷手段,這還真是沒得說。

我們之前就說過,目前朝鮮除了核武器已經沒有任何手段在維護國家獨立自主的前提下抗衡美日韓的軍事壓力了。

那麼朝鮮裝備核武器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之前觀察者網時評作者白耳就說過,這是朝鮮政權想要生存下來唯一現實可行的選擇,是第三代金元帥求生存的一場豪賭,而且現在看來,他還贏了。

朝鮮此前展示的內爆式原子彈「足球」

下一步朝鮮可能弄出個超級大新聞

接下來,我們可以推斷,朝鮮將試圖進行「兩彈結合」試驗。

對於日本來說,這是他們最擔心的

按照一般規律,他們應該發射帶有模擬核彈頭的「火星8號」或者「火星10號」飛彈,落點可能是日本海。但這個試驗難度很高,而且不是實驗本身的技術問題,而是試驗場安全根本無法保障。當年中國為了進行洲際飛彈全程試驗,建造了051型驅逐艦來進行護航,還專門引進了法國「超黃蜂」直升機。

而朝鮮如果進行這樣的試驗,它的船隊開到日本海上預定落點,肯定會和美日韓發生衝突。如果無法回收模擬核彈頭,那這個試驗就毫無意義了。

尤其是考慮到朝鮮此前「銀河」號火箭發射的第一級火箭殘骸掉在海里被韓國搶走,朝鮮也沒什麼動作,其實這就表明朝鮮也很清楚,他們的海軍實力也就那麼回事,在朝韓海上邊界線搞搞摩擦還行,真要出遠海打撈試驗彈頭,還是省省吧。

有鑒於此,朝鮮如果要搞「兩彈結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直接上實彈。在繼續進行幾次成功的遙測彈試驗和核試驗之後,直接將真核彈頭裝在飛彈上,射到日本海預定海域上空引爆。

和這個試驗相比,朝鮮到現在為止進行的幾次地下核試驗根本就是小玩鬧。

朝鮮如果真的把核飛彈射到日本海上爆炸,這將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以來全世界第一次大氣層核試驗。如果說朝鮮現在的核試驗還沒有超過印巴兩國,要是真搞這麼一出,那才真是世界震驚。

要緊的是,金正恩似乎對於製造大新聞這件事,還真的很喜歡。

特朗普之前說過覺得金正恩是個言出必行真漢子,這話還真是不假。朝鮮下一回會不會來個真的全世界都不能忽視的大新聞,還真難說

誰會對朝鮮的核飛彈最擔心?

朝鮮擁有中程核飛彈看來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那麼現在就該說說誰會對這個現實最擔心了。

肯定不是韓國,對於韓國來說這不過是「第二個靴子落地」。因為朝鮮一直以來就是「誰打我我就打韓國」,雖然總體軍事實力上朝鮮已經不如韓國,但它的幾十萬大軍一擁而上,怎麼也能把漢城,這個集中了韓國幾乎全部「罈罈罐罐」的地方砸個稀爛。

自打朝鮮有了核武器,對於韓國來說就已經「無所謂」了,就算朝鮮只是在三八線上部署「核地雷」,對於漢城來說,一旦引爆也就跟直接吃核彈差不多了。

肯定也不是美國,朝鮮目前已經試驗成功的最遠射程的飛彈也就是「火星10號」,還打不到關島呢。早在90年代,美國將軍溫伯格《下一場戰爭》就已經預言朝鮮會有核武器了,但美國依然對此並不是很擔心。

畢竟全世界拿核武器對著美國的國家夠多的了,不差朝鮮這一個。朝鮮擁核最糟糕的情況也無非是迫使美國對朝鮮政策更加「有限」而已。

但日本真的很頭痛了……因為朝鮮以前不是很能夠得到日本「火星8號」和「火星10號」飛彈加一塊三五百發,就算全打過去,日本也不會被炸得怎麼樣……但現在那些飛彈頭上有了和「胖子」、「小男孩」一個檔次的原子彈了,日本的噩夢又多了。

至少從外交層面上說,最簡單的一個結果:日本以前積極試圖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當「離岸平衡手」的春夢,算是做到頭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