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東協風向突轉:美日陰謀落空

@ 2016-09-09

媒體綜合報道:「即使是最強有力的關係,各方之間也會出現問題,南海就是這樣一個問題。但是,每個危機都蘊含著機遇。」昨天在寮國萬象舉行的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作為中國—東協關係協調國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談到南海問題時這樣表示。

南海問題並非峰會重點,不過由於這是南海仲裁鬧劇後的首次東協系列峰會,而且美國總統歐巴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參加峰會。南海還是成為外媒關注重點。會前表示「不希望拋出主權糾紛問題激怒中國」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基本「信守承諾」。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加了此次峰會

但菲國防部當天發布了幾張「多艘中國船隻聚集黃岩島」的照片,試圖引導輿論對「中國可能建設黃岩島」的關切。最挑事的言論來自安倍。他不僅宣稱對南海局勢「嚴重關切」,還再次呼籲中國接受仲裁結果。這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公然挑唆並未得到東協應和。

美日尋求的對中國包圍網「開線」

如外界預期,7日下午發表的東協主席聲明沒有提及南海仲裁。「(美日尋求的)對中國包圍網開線」,朝日電視台的評論道出日本的失望。出席系列峰會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強調,中方願與東協國家共同努力,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據菲律賓GMA網站9月5日報道,本次在寮國舉行的東協10國領導人峰會將不會在公報中提及所謂南海仲裁案。報道稱,這對中國來說是一項外交的勝利。中國一直強烈反對東協在任何聲明中將南海議題納入其中。

報道稱,東協各國領導人在聲明草案中會使用「遵循法律和外交途經」這樣的字眼。這與今年年初,東協各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晤時使用的詞彙類似。

根據聲明草案,東協各國領導人將重申「在該地區繼續維持、促進和平、安全和穩定的承諾,同時以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包括遵循法律和外交途經,不訴諸武力,以符合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精神。」

7月25日,中國和東協國家外交部長在寮國萬象舉行會晤並發布聯合聲明

報道援引東南亞外交官的話稱,東協將小心處事避免惹惱中國,因為屆時將舉辦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紀念峰會。

寮國國家主席沃拉吉

報道稱,像菲律賓、越南這樣對中國持強力批評態度的國家也將在峰會上採取緩和態度。傾向與中國舉行雙邊會談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此前也曾表示,不會在峰會上主動提及南海仲裁結果。不過,菲律賓外交官透露,如果其他國家提出這個問題,那麼菲律賓也會發聲。

儘管公報不觸碰南海議題,但仍會揪著海洋爭端不放。報道稱,聲明草案將會指出,某些東協國家對填海造陸和在資源豐富海域擴大行動表達擔憂,聲明上述舉動將增加地區衝突,破壞地區穩定。

並期舉行的第28屆、29屆東協領導人會議6日在寮國首都萬象拉開帷幕。東協輪值主席國寮國領導人呼籲繼續推動東協共同體建設,加強區域和外部合作以應對新挑戰。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抵達寮國

英國路透社6日也報道稱,隨著中國影響力日漸擴大,東協各國領導人將在聯合聲明中迴避所謂南海仲裁案。報道稱,中國通過種種途徑使得東協各國難以在阻擊中國的陣線上形成合力。

這將是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訪問亞太地區

報道稱,聲明草案將新增一項針對南海的議題,即歡迎東協各國採納急救熱線和相關規則,也就是常說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Code for Unplanned Encounters at Sea)。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聲明草案強烈回應前幾次東協峰會的共識,強調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推進南海行為準則進程的重要性。

中國社科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東協輪值主席國寮國在對待近期東協個別國家和一些大國炒作的海洋問題上,立場和觀點非常公道, 這也代表了東協內部的一種主流意識,意味著絕大多數東協國家都能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中國和東協的關係,也能看到中國在這個地區事務上發揮的積極作用。

美國軍艦在南海耀武揚威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7月下旬,由於柬埔寨反對,東協外長會議未能就中國宣稱的南海立場達成一致。在隨後有中國外長王毅參與的中國東協聯合聲明中,明確指出,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而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中國海軍南海軍演強硬回復美軍行動

據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席第19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紀念峰會、第19次東協與中日韓 (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十一屆東亞峰會,並對寮國進行正式訪問。此訪也是李克強總理任內首次到訪寮國,雙方將簽署一系列合作文件。寮國通訊社日報 《KPL》、寮國《人民報》、英文《萬象時報》等多家媒體刊文,表示期待李總理的到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