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辦法新手如何拍攝出明信片般的風景照

@ 2016-09-08

常常看到別人的風景照好像名信片一樣,那麼究竟怎樣才可以拍出類似的感覺呢?拍攝前和後製時有甚麼技巧可以利用呢?一起來學習一些簡單的應用辦法吧!

(一) 廣角或長焦?

在拍攝風景相片時,無論是廣角(如16mm),或是長焦(如200mm)也可以拍出不同的感覺,前者不但可以包含更大的景物範圍,更可以營造空間感,若果相片的像素足夠,鏡頭銳利,會令人有「親臨其境」的感覺;而後者可以壓縮景物,把遠和近的東西顯得更靠近!

(二) 平衡光差很重要

除了拍攝剪影,要令相片更有專業的感覺,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差很重要!不要只靠後製去推亮暗部,建議好好運用漸變灰濾鏡(GND)來保留光和暗的細節。

(三) 要不要淺景深?

如果你想整張相片也清晰,可以使用小光圈如f/8-13等,加上廣角鏡頭景深影響便會大大減少;但若果你想拍攝影特寫或是突出某一部分的景物,大光圈加上長焦便可以利用淺景深拍出模糊的背景,但在日光下使用大光圈可能會令相片曝光過度,這時減光鏡(ND Filter)便大派用場了。

(四) 顏色調較

在顏色調較的部份,大致上可以分為拍攝時和後製:

拍攝時我們可以透過白平衡來調較暖色還是冷色系,相機K值越低,拍出來便會越冷。除了使用白平衡,我們也可以套用顏色濾鏡(藍色/橙色等漸變),但小心過了火位,讓相片顯得有點假。

後製方面,無論是使用Photoshop、Lightroom還是RAW的修改軟體(如Nikon的Capture NX、Canon的DPP等),也可以修改相片的白平衡或是添加顏色濾鏡,使用那一種辦法便隨個人喜好了。

(五) 後製增強作用

利用後製軟體,我們可以略為加強相片的衝擊力,除了第四點提及過的顏色調較,也可以透過加強「清晰度(Clarity)」或是「Unsharp Mask」來令相片更銳利;而Lens Correction更可以修補鏡頭自帶的變形,在廣鏡頭下特別有用。當然後製也可以加上暗角,或是調較飽和度(Saturation/Vibrance)等令色彩更豐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