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驢不欠帳。。。

@ 2017-01-03

唐朝京城長安有一位叫張高的人,在集市上做買賣,積累了數不清的財產,除了妻兒外與他相伴很久的,是他養了很久的一頭驢。

唐朝元和十二年的秋天,張高去世了。死了十三天後,張高的妻子讓兒子張騎著驢去城外準備給和尚施捨的齋食。

結果剛出門,騎上驢背後,驢就不肯走了,打它的話驢便躺下來,張和於二話不說拿著鞭子就往驢身上抽打,誰知道驢卻突然說話了:

你為什麼打我啊?

張和說,我父親當年花了大價錢把你買來駝東西,你現在竟然不肯走,我不打你打誰啊?

哪知驢子又說,我駝你父親駝了二十年,早就還完了吧。我現在告訴你,人道和獸道是可以轉換的,我前身虧欠了你父親,所以變成了驢子來還債。昨晚我跟你父親算清楚了,還欠你家一吊半錢。

驢子接著說,街上的王鬍子還欠我二吊錢,我用其中的一吊半還你,半吊算我的口糧錢,我作為驢子的生活也可以結束了。

聽了這番話後,張和牽著驢子回家,並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

母親哭說,你在我家被騎了二十年,可見太辛苦了,一吊半的錢在唐朝的京城實在不足為道,那就免了吧。我還要給你提供充足的草料,讓你剩下了的日子過得輕輕鬆鬆的好嗎?

驢子搖了搖頭。

母親又問,確實要把你送到街上去賣錢?

驢子點頭表示同意。

於是母親馬上派人把驢子拉到街上賣給別人,但聽說了這是頭會說話的驢後都表示不敢要。直到遇到了一位唐朝西邊來的王姓高大胡人,才花了一吊半的錢把驢買了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下了幾天雨,雨過天晴後,張和跑去看望這頭驢子,結果已經死了。王鬍子也沒騎上驢。

後來,這頭驢便投生為人了。

後記

這個故事,是過客君在讀唐朝李復言寫的《續玄怪錄》時發現的,之所以稱為續,是因為之前唐朝的牛僧孺曾寫過《玄怪錄》一書。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一定不要占人便宜,算清楚帳,不欠人錢,這不僅是報不報應的問題,而是最起碼的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