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女兒,再怎麼痛苦我都願意承受!」
家住南投縣鹿谷鄉的柯貞郁(36歲)表示,小女兒柯貞琬(5歲)2012年剛出生時,被檢查出「膽道閉鎖」,經醫師評估施以「葛西式」手術治療,經過一年觀察,醫師評估術後狀況不佳,若不進行肝臟移植將造成肝硬化,預計僅能存活半年到一年期間。
柯貞郁與妻子為了搶救愛女,表達捐肝意願,柯妻因血型不符直接遭到剃除,柯貞鬱血型吻合,卻因體重高達92公斤,檢驗出中重度脂肪肝,亦無法捐贈,在時間急迫下,柯貞郁接受醫師建議,利用運動開始減重。
柯貞郁表示,我以前從不運動,也相當喜愛美食,為了寶貝女兒,我開始一天只吃中餐的節食計畫,因為服務的單位位在雲林麥寮,空氣品質不佳,因此每天下班就從雲林開車返回鹿谷跑步,一開始體力根本無法負荷,從3公里一直增加到10多公里,終於在半年時間將體重減了22公斤。
柯貞郁體重降到70公斤,經醫師檢驗確定脂肪肝已經消失,立即執行肝臟移植手術,幸好上天眷顧,讓這一切的努力沒有白費,手術的成功使女兒順利得到治療,現在女兒已經5歲,雖然吃排斥藥缺乏抵抗力,平時必須戴口罩避免感染,但我們父女倆的身上留下的手術疤痕,代表的卻是無法割捨愛的印記。
柯貞郁的父愛和韌性讓許多人都印象深刻,甚至受到南投縣政府的表揚,選為104年度的模範父親。他不好意思的表示,當初只是為了救女兒而已。
他們擁有最緊密、特殊的連結,看見柯貞琬小妹妹開朗的臉蛋及他父親深愛的眼神,這家人的故事令人溫暖不已,也讓人看見了最深刻直接的父愛。
台中榮總小兒腸胃科主任林捷忠表示,膽道閉鎖係因新生兒肝內或肝外膽管發炎,造成總膽管阻塞,膽汁無法排出導致,國內每1萬名至1萬5千名新生兒會有一人罹患此病,確診後應盡速接受膽道重建的葛西氏手術,但仍有3分之1的患者在2歲前須換肝,剩下的病童也有3分之1須在14歲以前換肝。
林捷忠說,國內新生兒肝臟移植絕大多數都是父母捐贈,常因父母過胖、脂肪肝嚴重無法捐贈,必須減重,「減重是非常困難的,必須要有很大的動機,半年內減重22公斤,實在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