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賣國賊,214萬平方公里被他賣了,面積是本國三倍多

@ 2017-03-09

拿破崙,法蘭西帝國的締造者,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可是在他輝煌的一生之中他做了一件怪異的事情--「賣國」,他在1803年10月23日將北美的法屬殖民地路易斯安那賣給了美國,而這塊土地的面積是當時法國國土面積的三倍之多。到底是美國給了拿破崙多大的誘惑還是拿破崙有什麼不可言說的苦衷,讓我們來分析分析。

十八世紀初,拿破崙一直加快著自己擴張的步伐,其中西班牙也被鐵蹄所踐踏,西班牙在干涉法國大革命時被打敗,經過談判只能忍痛割愛,最終把自己美洲的領地紐奧良割讓給了法國。當時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是路易斯安那,這塊法屬地盤面積達214.5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也是當時法國的三倍,路易斯安那幾乎覆蓋了密西西比流域,而且還是美洲的咽喉之地。

再來看看當時的美國,十八世紀的美國其實只是一個弱小的國家,自發現新大陸以來,歐洲列強在美洲地區大肆燒殺搶掠,各個國家為了爭到更多的殖民地大打出手,他們把歐洲的戰火蔓延到了美洲。美國只是一個新興國家,當時的國土面積僅有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只有現在的四分之一不到,同時經濟實力也十分落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列強在自己周邊開戰,而自己也就向大國出口一些菸草等特產。

其實西班牙將紐奧良割讓給法國不僅使自己的勢力大減,紐奧良的鄰國美國也在無形之間受到了重創。因為在西班牙敗給法國之前,美國已經與西班牙籤署協議,要租借紐奧良這座港口,可是還沒等協議生效,紐奧良就易主了。這就等於之前的協議打了水漂,沒有了紐奧良這座港口,美國的大量存貨就不能及時出口,這就面臨著要自產自銷大部分的商品了,對於經濟本來就十分匱乏的美國,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面對如此窘境,美國總統在無奈之下做出決定,向國會申請拿出200萬美金與法國談判,嘗試著向法國買回紐奧良這片港口,以便自己出口商品。國會通過後,美國特使前往法國巴黎談判,就在談判如火如荼的進行之時,拿破崙突然闖進議會廳,美國特使以為拿破崙是來阻止這場交易的,畢竟紐奧良是個重要的港口也是自己辛苦征戰得來的,在美洲的領地越大與其他歐洲國家抗衡的資本也就越多。

可是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拿破崙並不是向大家所想的那樣來阻止交易的,他當場宣布可以將北美的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只要價格合理。

路易斯安那之前我們提到過,這是法國在美洲的全部殖民地,全部賣給美國看起來就是個天大的玩笑。這片領地是犧牲了多少士兵與其他列強爭奪過來的,就算法國在歐洲的勢力再有多強大,國土面積也沒有路易斯安那這麼龐大,這塊風水寶地怎麼能隨口一說就賣了呢?

其實,在拿破崙眼中路易斯安那並沒有那麼重要,當時他一心想著征服歐洲,在美洲的駐兵並沒有太多,而且18世紀與英國經歷了美洲戰爭之後,法國丟失了主要營地,路易斯安那被英屬殖民地包圍了起來,很難發展。再者說狗急跳牆,如果自己霸占著紐奧良不賣給美國,美國情急之下攻打自己也很難說。此外,路易斯安那的大部分領土都和英國有爭議,以後發生爭端也與自己無關。同時,由於拿破崙在歐洲的征戰愈演愈烈,軍隊的花費也是自己最大的負擔,賣掉這麼大片地,這麼大筆錢正好可以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按照拿破崙的想法,與其賣掉紐奧良賣掉路易斯安那簡直是上上之策。

由於美國國力甚微,收購和現在一樣大的土地使其措手不及,而且資金問題也讓國會懊惱,但是在特使的勸導下,國會在1803年10月23日批准了購地的文件。這是美國的第一次領土擴張,今後的擴張可謂一發不可收拾,在此之後美國陸續收購了俄羅斯沙皇賣出的阿拉斯加、墨西哥賣出的加利福尼亞,強國的霸業從此開始。

我們說拿破崙是「賣國賊」只是對他的戲稱,他賣地也是從戰略角度出發,他的成就依然被世人傳頌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