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做了什麼?竟讓潘基文如此高興

@ 2016-09-06

在昨天的G20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讚揚了中國的努力並表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是「一個都不能少」。

潘基文表示:中國政府具有遠見,邀請眾多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與會。這與中國一貫以來堅持的外交政策,即加強和深化南南合作的政策是一致的。畢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個都不能落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潘基文讚揚了中國的努力

那麼,中國在這幾十年來,做出過怎樣卓越的貢獻,會讓聯合國秘書長盛讚,能夠讓世界關注呢?

在並不遙遠的過去,我們曾是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家,那時候,中國是世界農村人口最多、貧困人口最多、文盲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而短短六十餘年,中國迅速現代化工業化。不但自身造就了經濟奇蹟,而且持續為世界做出各個領域的貢獻。


從「差等生」到貢獻者

中國曾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1981年,中國約有8.351億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84.0%,占世界絕對貧困人口總數的43.6%;但是,到2010年,分別降至1.571億人、11.8%和12.9%,分別減少了6.780億人、72.2個百分點和30.7個百分點;
同期,全世界絕對貧困人口從1981年的19.134億下降至2010年的12.15億,減少了6.984億。中國的減貧貢獻占世界絕對貧困人口總減少量的97.1%。


而中國也從落後者成為了貢獻者,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4月21日發表的《中國的對外援助》白皮書介紹說: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助金額達2562.9億元人民幣,其中無償援助1062億元,無息貸款765.4億元,優惠貸款735.5億元。


全球經濟增長新動力

中國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持續保持著高增長。儘管近年來中國經濟減速遭誇大並引發各種焦慮,但中國經濟仍成為GDP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對於蹣跚前行的全球經濟而言,這個貢獻至關重要。


2005-2014年,G20主要成員國的GDP增長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評估,全球經濟增長今年只可能在3.1%左右,而中國的貢獻率約為39%,這要比其他經濟大國的貢獻多很多。實質上,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比那些所謂的已開發國家可能的貢獻的總和還要高出50%。
在更廣泛的層面看,預計中國將占所謂金磚國家總增長的73%。印度(7.4%)和南非(0.1%)的貢獻將被俄羅斯(-1.2%)和巴西(-3.3%)抵消。剔除中國的話,2016年金磚國家GDP增長預計將只有3.2%。


氣候問題的卓越領導


2014年,G20成員國貨物和服務出口,現價美元

在這一次的G20峰會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高度讚揚了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問題的巴黎協議上表現出的卓越領導能力。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基本原則,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不具有強制減排義務。即便如此,中國近年來自主自願採取減排措施。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歐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文書交存儀式。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也指出,中國的氣候變化行動目標已超過其「公平份額」。相比之下,已開發國家承諾的目標與其歷史責任和能力不相稱。美國和歐盟的目標相當於其應承擔份額的五分之一,而日本只相當於其應承擔份額的十分之一。

2015年6月,中國向聯合國提交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除了加強本國氣候治理,中國也沒有忘記其他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應對能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2015年9月,中國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科技創新新陣地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還會為世界作出越來越重要的科技貢獻。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EPO)提供的數據,2000—2012年間,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占世界比重由3.8%提高至27.8%,同期美國由22.4%提高至23.1%。

同期中國對世界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的貢獻率為61.95%,美國則為25.46%。21世紀上半葉,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科技創新中心,並對世界作出更大的科技貢獻。


未來的科技創新也可以是從東方流向西方。中國通過雙邊渠道啟動了一系列科技夥伴計劃,與發展中國家共享科技發展的經驗和成果。2001年至2015年,中國累計培訓了來自12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近萬名科技人員。

而越來越多的中國創造也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從2014年以來,已有近30個國家與中國洽談高鐵合作項目,中國高鐵正快速走向世界。
而在以製造技術立國的德國,逾2000家中國企業已在德國落地生根,華為、聯想等公司也在為德國民眾提供物美、價廉、質優的「中國技術產品」。


華為產品在世界熱銷


中國參與建設印尼高鐵項目

在並不遙遠的過去,我們曾是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家,那時候,中國是世界農村人口最多、貧困人口最多、文盲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而短短六十餘年,中國迅速現代化工業化。

不但自身造就了經濟奇蹟,而且持續為世界做出各個領域的貢獻。誠如現代世界史教授喬·科爾頓和勞埃德·克萊默所說:中國為20世紀最後幾十年以來的世界樹立了經濟大發展和現代化的光輝典範。中國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我們所討論的「現代世界歷史」中的一支主要影響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