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人卻123人參團兩枚獎牌,印度人除了生孩子都不運動的嗎

@ 2016-09-04

老實說,這印度什麼都跟中國比,偏偏就是不敢跟中國比奧運會的獎牌數,尤其是金牌數。印度跟中國比經濟、比軍事、比外交、比基礎設施,卻從來不敢比金牌?這是為啥呢?不為啥,看看這次的里約奧運會就知道,印度的體育到底有多水。

不單單是這次的里約奧運會,近三十年來印度代表團取得的獎牌簡直屈指可數:從洛杉磯到巴塞隆納連續被剃了3屆光頭以後,印度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取得了突破,不過僅取得1枚銅牌;2000年雪梨依舊是1枚銅牌;2004年雪梨稍有進展獲得一枚銀牌;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對於印度來說是奧運大年,除了得到幾十年來的第一枚金牌外,還有兩枚銅牌;2012年印度整體有所進步,獲得2枚銀牌,4枚銅牌,可謂歷史最好成績,今年呢?123人的代表團只有一銀一銅進帳。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國人口數高達12.6億之多卻只派出了百來號人遠赴巴西參賽,更加糟糕的就是只有一銀一銅進帳,落後的朝鮮都有兩枚金牌呢?這印度的奧運成績真是糟糕透頂,真的是去旅遊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度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常年疲軟呢?

第一個原因必然是印度政府不夠重視,全國體育工作不到位,導致在賽事中表現欠佳,我猜印度政府一點都不鼓勵印度人參加運動,而是鼓勵他們天天都要努力去賺錢。不過,一直以來印度都沒有什麼體育強國的傳統,印度國民被落後的傳統思想束縛,缺乏體育鍛鍊的熱情。難怪印度人對奧運會等國際比賽懶得理。

其實說什麼體育設施不夠都是瞎逼逼的,印度全國內的體育設施的確不夠,可是要知道,現在印度還有很多人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整天為一日三餐掙扎的人哪有時間顧得上體育健身之類。

國民的營養攝入水平直接和一國的體育水平直接相關。根據聯合國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印度兒童不足標準體重的人數比例達42.5%,營養不良問題凸顯;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室的《全球飢餓指數報告2012》,印度糧食問題嚴重程度名列全球第15。一個國家連維持國民的基本能量的糧食供給都無法保證,何談什麼其他營養?又何談世界性的體育大賽拿獎?

其實,說白了也是印度政府不夠重視。朝鮮人民很多也一樣吃不飽穿不暖,可是奧運會人家還是能拿金牌。國家整體的體育差的確不可質疑,可是要拿上奧運金牌的一枚金牌,只要政府足夠重視,完全不難。

老實說,印度人要是再這麼生下去的話,恐怕到時候人太多連張桌球檯都放不下了。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