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7年夏末秋初,一場罕見的瘟疫從地中海的西西里和科西嘉等島嶼登陸歐洲,短短數月時間便席捲了中、西歐全境,所到之處,人畜多亡,哀鴻遍野。
受害者發病那一天,水泡和癤子出現在胳膊、大腿和脖子上。他們非常虛弱,備受折磨,只能倚靠在床上。不久,癤子變成核桃那麼大,然後變成雞蛋或鵝蛋大小,那種感覺痛徹心肺。
病症會持續三天,到了第四天,直接就死了。1347年,在義大利南端、地中海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城,瘟疫正肆虐於整個城市,每天有成百上千人死去,人們開始悲嘆是否世界末日真地降臨了。以上情形,便是14世紀歐洲大瘟疫期間的一個片段。
為什麼會突然爆發黑死病呢?
有些資料表明,中世紀歐洲的衛生狀況是極其糟糕的。那時候的人們不但不洗澡,在公共衛生方面也很落後。由於當時的基督教會認為洗身體是神聖的,所以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沒有洗澡的習慣。
另外,無論是在居民家中還是在公共場所,基本上沒有象樣的廁所,更沒有垃圾處理。因此在歐洲每個城市,大街上都是垃圾橫行,臭不可聞。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上千年的時間。即使瘟疫來臨時,由於他們認識水平的局限,仍沒有多大的改變,結果往往是進一步加劇了疫情的惡化。
另外,中世紀歐洲的醫學水平也很低下。因為教會壟斷了醫療事業,不但將古希臘羅馬時期的一些寶貴遺產棄之不用,而且不允許新的理論提出,否則將作為異端被處罰。正如後人所熟悉的,當時歐洲人在治病時,慣用的方法便是放血、催吐等手段。這些落後的治療手段,往往造成更惡劣的影響。
所有的原因彙集到一起,便是災難的來臨。那麼這場大瘟疫最先在哪發生的呢?公元1338年左右,在中亞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大旱災。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該地區爆發局部性的瘟疫。不久,這場瘟疫又通過人員的流動向外四處傳播,而傳播的起點則是一個很不起眼的黑海之濱小城市——加法。
當時,蒙古大軍正一路向西進軍,這座小城隨時面臨危險。不過由於加法城堅固的城牆和守軍的頑強抵抗,使人數占優的蒙古大軍也一時難以攻克,圍困整整持續了一年。
僵局持續了一段時間後,蒙古人再次向加法城發動進攻。很快,加法城內到處堆滿了死屍。進一步腐爛的屍體污染了這裡的空氣,毒化了這裡水源,而恐怖的瘟疫也隨之爆發了。
加法城中很快出現了許多被瘟疫感染者,患者開始時出現寒戰、頭痛等症狀,繼而發熱、譫妄、昏迷,皮膚廣泛出血,身長惡瘡,呼吸衰竭;快則兩三天,多則四五天,就紛紛死亡。由於患者死後皮膚常呈黑紫色,因此人們將這種可怕的瘟疫稱為「黑死病」。
對這種可怕疾病,加法人是一無所知,更不知道它就是鼠疫。不到幾天,城內的加法人便紛紛喪命,城裡街道邊上到處是身上長滿惡瘡、黑斑的死屍。一座曾經繁華的商業城市,轉瞬間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僥倖活下來的人也一個個蒙著黑紗,倉皇逃向城外。
在城外,蒙古人這時也已悄然撤退。至於撤退的原因,則是他們同樣飽受瘟疫的折磨,大量人員死亡,再接著圍城已是力不從心。就這樣,那些尚沒有染病的加法人僥倖逃生。他們趕緊登上幾艘帆船,踏上了返回祖國——義大利的路程。
卻沒有想到,傳播瘟疫的罪魁禍首——老鼠和跳蚤,也早已爬上帆船的纜繩,藏進貨艙,跟隨這些逃生者向歐洲大陸漂泊。
1347年10月,只有一艘船倖存下來。當它航行至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港時,船上的人用大量財寶買通了當地的總督,並聲明他們並沒有感染瘟疫,最終被允許靠岸。登岸後,當地人又立即對船隻進行隔離,可惜為時已晚。因為小小的老鼠已順著纜繩爬到了岸上。就這樣,一個可怕的幽靈,悄悄地降臨到了歐洲。
來自加法的商人登陸墨西拿港不到一個星期,黑死病便在整個西西里島傳播開來。緊接著,瘟疫又從西西里向內陸擴散,橫掃整個義大利。瘟疫所到之處,到處都是死亡的人。當墨西拿港開始爆發瘟疫時,一位名叫邁克的芳濟會修道士正在那裡的教堂當牧師。
根據他的記錄,當時「如果有人染上瘟疫而死,那麼所有拜訪過他、和他做過生意甚至把他抬到墳墓里的人很快都會步其後塵。」瘟疫傳染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裝滿屍體的車子像洪水一般湧向教堂,以進行最後的基督教儀式。
黑死病沒有放過歐洲的任何一個角落,甚至將其魔爪伸向了歐洲的近鄰——中東和北非地區。到1348年,它又兵分三路,掃蕩了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法國、敘利亞、埃及和巴勒斯坦等地區。1352年後,黑死病在歐洲的勢頭開始迅速減緩。
經過一系列瘟疫的打擊,歐洲的人口大量死亡。至於具體死亡數字,當時也缺乏準確的統計,而後世一般估計約為2500萬左右,占當時歐洲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352年後,黑死病在歐洲的勢頭開始迅速減緩。而即使在14世紀以後的300年間,黑死病也一直沒有絕跡,其所造成的恐怖只有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才可比擬。在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伯恩斯等人撰寫的《世界文明史》一書中,認為經過黑死病和戰爭、饑饉等災禍的打擊,西歐的人口在1300年至1450年間至少減少了一半,甚至會達到三分之二。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