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孤獨,卻也可以幸福

@ 2016-09-04

人生而孤獨,卻也可以幸福

記得剛到這個小區的時候,我去附近的菜場買菜,菜販們給我的菜總是不夠新鮮,還總比別人貴一點。對此我通常一聲不吭,從來不討價還價,從來不亂挑他們的菜,常常不要他們找零。沒幾天,買菜的時候,如果是6.4元,那些菜販就只肯收我6元,還要送一把小蔥小蒜什麼的,而且再忙他們也會親自幫我挑選出新鮮水嫩的蔬菜,價格更是要公道一些,有時候沒有零錢,他們甚至也就算了,不收錢。

如果我們總是願意不計較,不設防,不在意,最終,即使只付出一點點,卻可以逐漸獲得這樣簡單樸素的人情。

只是這個最平常不過的道理,好像也只有在最簡單輕淺的交往裡,才可以被大家大方接受。而在一些深層次的接觸相處中,那種試探、防備、算計、自我保護總是彼此最好的武器。為什麼呢?也許是不想受傷,也許是太過在乎,沒得到的怕得不到,得到的怕失去。人和人之間,相遇難,相處更難。

所以人確實是生而孤獨的,只不過在擁擠而孤獨的人群中,很多個體的孤獨,好像被掩蓋被忽略了。時間一長,有的人或許連孤獨感也沒有了,一個人失去了孤獨感,到底是不再孤獨還是更加孤獨,這是個很少能真正說清楚的問題。

很小的時候,夏天,或者秋天的午後,空曠無邊的田野,濃綠深鬱的樹蔭,安靜流淌的河流,蟬聲,或是鳥鳴,一聲聲,掠過明亮無雲的天空。我一個人坐在高高的陽台上,家裡總是沒有人,我一個人,手裡總是拿著一本小人書,或者童話書。看著看著,我就抬頭看天空,覺得四周真是太寂靜無聲了,時間好像都靜止了,靜止在無邊無際的白茫茫的光裡。那時候,我總是絕望地想,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啊,長大了,我要去遠方,我要走得很遠很遠,我要走進熱鬧的人群裡去。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沒有走得多遠,我也沒有走進熱鬧的人群。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深深地感覺到,那種白茫茫的光,那種一動不動的濃綠的樹蔭,那種沒有一絲雲遊走的天空,還有好像凝滯了的河流,都是讓人絕望的寂寞和孤獨。當這種感覺越來越深,孤獨感就開始在血液裡生根發芽,它讓我們長成一棵寂寞移動的樹。

長大後,曾有人說過,當你把文字寫給你自己,你依然是孤獨的。或許這樣說話的人,本身也是一樣孤獨的。很多這樣天生自帶孤獨感的人,通常是即使想靠近,也無法真正靠近。他們不是怕得到,不是怕失去,更不是試探、防備、算計、自我保護。他們只是都太善良純潔,他們不會放手,他們也不會伸手,他們只能站在原地,遙遙相望。像塵世裡一棵一棵又一棵各自站立的樹,釋放著各自的孤獨,突然也開始有溫度。

南京的街道兩旁總是高大的樹。特別是我家那一帶,從寧夏路到西康路、牯嶺路、赤壁路、珞珈路、瑯琊路、寧海路……,這些簡短而安靜的道路兩旁,是一大片濃綠深鬱的樹蔭。樹蔭裡全是安靜從容的老房子,間雜一些雅緻的小公寓,沒有高樓。樹是這裡的靈魂,這些密密的樹蔭讓我如此喜愛。只有它們帶給我的感覺完全不是孤獨,而是安寧。

有時候,走在那些濃蔭下,我會停下來,默默地註視那些老房子各式各樣精巧的屋頂,錯落有致地朝各個方向開的窗戶。牆一般是磚牆,一面面暗紅色的,青灰色的,或者其它看不出很分明色彩的磚牆,常常有碧綠的爬藤植物攀牆而下,最底端的總是無比柔嫩的小枝葉,在風中惹人憐愛地搖動。那些爬藤,有時是娟秀的牽牛,有時是艷麗的凌霄,還有很多我說不出來的小朵小朵但熱鬧動人的花草。在初夏的夜晚,花草的清香總是一陣陣飄逸而出,漸漸帶走我的孤獨。

在南京這座城,我慢慢愛上這樣的日子,寫字,看書,有時做菜洗衣,看一眼你。是這樣安靜平穩的日子,似乎可以這樣到老。孤獨,也許還在我的血液裡,但似乎這一次,我不用走得很遠,也能走進熱鬧的人群裡。

在那裡,你會和我在一起。(微信公眾號/流水與塵埃,ID/joytree_95,文/水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