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護士制服,猜你們第一反應可能是這樣的▲
護士制服這種存在到今天其實已經不單單象徵著醫護人員,它甚至變成了一種符號,可以代表著純潔,溫柔,也可能暗示著福利,有些時候在影視作品裡甚至象徵著生死和疾病。
18世紀的時候,護士還並非一種職業,而更像是一種宗教行為,當時病人的護理工作大部分是由教堂的修女承擔的。那個年代自然也沒有護士服,最多只是在普通的女性長裙外套一件圍裙或者罩衫↓
那是南丁格爾的時代,雖然自此時起,為了照顧戰爭中的傷員,護理工開始出現,但是衣著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更談不上福利向。
但這也是護士這種職業登上歷史舞台的開始,這些訓練有素的護士們在一戰二戰期間挽救了大量生命,而且在戰爭中積累了大量的護理經驗,也推動著現代醫學的完善~
當然,護士服也在不斷不斷進化中~1890年前後,在美國,穿短袖的護士出現了!
後期,裙子長度也成功變短了~
等到二戰前期,護士已經化身為白衣天使,征戰海報上簡直一臉聖母感~
這個時期,護士這個職業在各種宣傳和影視作品裡開始被凸顯女性氣質。簡而言之就是總有種清純高潔無私奉獻的形象設定,結果反而讓大眾對此浮想聯翩……
腦內YY的直接體現就是影視作品和海報↓
海報裡還帶幫忙點菸的,醫院特麼不禁菸?
等到了1950年,因為護理業越來越流行且服裝工業迅速發展,護士服一下子就脫離了厚重的修女風格,開始往現代式的簡潔大方風格邁進~
這身護士服其實已經和現代護士風格很相近了~
護士制服的另一大元素護士帽,則是在1920年代出現,先是由美國愛荷華大學附屬醫院發明了「瑪芬帽」。
後來,瑪芬帽又被 「手帕帽」給取代,因為後者更容易清洗、製作和運輸,而且相比只能蓋住頭頂髮髻的瑪芬帽,手帕帽可以罩住整個頭部。
再後來出現了一次性的護士頭巾↓
接下來就越來越往幹練方便的方向發展了↓而且還出現了男護士,在體力方面要比傳統女護士更加突出。
這類服飾被稱作洗手服,醫生和後勤人員也會穿著,並且通過不同的顏色區別不同工種↓
別看不是傳統護士服沒有女人味,穿好了分分鐘御姐風範!
而在護士服的發展中,動作片大國日本的發展一開始就和其他國家的畫風不太對……
比如他們的護士帽都是高帽,特別像廚師帽↓
比如,她們的護士服一開始還是深藍色的,感覺特別禁♂欲,像空姐制服↓
上面這張圖來自於影視劇,讓噠噠君給你們丟一張歷史圖片瞎瞎眼……
當然再醜的制服,只要臉好看就絕對還是很迷人的~
如果你認為日本護士制服會一直這麼難看下去,你就錯了,戰後日本的護士制服可謂是一路向著小清新風一去不復返,不但剪裁明快了很多,顏色也非常少女。
最常見的白色護士服呢,一般是短袖有領襯衫,有收腰設計,長度及膝,上身有口袋。
隨便找一個近景給你們看看~~
那麼,其他國家怎麼樣呢?
英國的護士制服基本是西裝領,上衣帶口袋,深藍色底白條紋,而且也是褲裝,走幹練風格。
來一張BBC提供的近身照↓
德國護士也是以穿洗手服居多↓
韓國的呢,感覺是和日本護士制服類似,以輕柔的色調和大方的剪裁為主
上圖是電視劇裡的,生活中真正的護士們感覺也很親切呢~
而區別印尼護士的方法,其實不是看制服,而是看膚色……不過依然是大同小異的素色布料和收腰設計,一看就讓人覺得有平靜心情的功效。
至於中國的護士制服,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了~一般也是粉紅、粉藍或白色的制服,是裙裝還是褲裝在具體醫院有不同。
高配版如高圓圓,簡直就是真‧治癒系
你們覺得哪一國的護士制服最好看呢?當然小編是懂你們的……最後請分享給大家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