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周星馳電影的觀眾一定會發現,他在很多電影中都會吃雞翅膀,並且邊吃邊唱:「烤雞翅膀,我喜歡吃...」比如《唐伯虎點秋香》--
還有在《大話西遊》中,一邊和牛魔王打架,一邊還能抽空烤個雞翅膀--
跟烤雞翅比起來,畫畫什麼的根本不重要--
即便成為交通工具,也不忘烤個雞翅--
周星馳似乎時時刻刻都在記掛著烤雞翅這件事--
關於這個梗,很多人說「烤雞翅膀」是用一首經典粵語曲調改詞唱出來的,當時觀眾聽了都覺得十分過癮。於是周星馳經常重提這句,只是呼應這首改編經典的流行語而已。
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周星馳的影迷都知道他經常將現實中的自己代入電影中,那麼出現頻次這麼高的一個梗,會不會有特殊的含義呢?
周星馳小時候家境貧困,每次吃飯母親總把為數不多的肉加到周星馳碗里。可是周星馳每次剩下的肉他都會放在嘴裡咬一下,母親以為這是周星馳自私的表現。更過分的是有一次周星馳竟然將整塊雞腿扔到地上,母親終於忍不住打了周星馳。
直到周星馳和母親上鳳凰衛視的節目,當主持人問到周星馳小時候的情況時,母親說到了當年的「劣跡」,而周星馳終於說出了原因。是因為他發現母親很少吃肉,每次都會偷偷吃掉他們剩下的肉,如此周星馳開始故意把肉弄髒留給媽媽吃。
也許周星馳總是在電影里提及吃雞翅膀,是對童年往事刻骨銘心的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