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時間決定孩子和你的關係,可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2016-09-03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有時候因為溝通不及時甚至會出現誤會和隔閡。其實陪伴孩子,家長專注四個「黃金時間」即可。

一、早起時

孩子早起上學,許多家長都承擔了「活鬧鐘」的作用。叫孩子起床時可別簡單粗暴,有些媽媽喜歡大嗓門吼孩子,甚至直接上來掀被子,這些行為會造成孩子情緒低落,一整天都有「起床氣」。睡醒之後大腦和身體都沒有徹底甦醒,正確的做法是可以給孩子10分鐘的賴床時間,用拉開窗簾或輕輕撫摸的剛發把孩子叫醒

二、放學後

孩子學習了一天,身體和精神難免有些疲憊。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要問一些「考試成績怎麼樣」、「有沒有和人打架」等問題了,這和我們下班後被追問「和同事領導相處如何」、「漲工資沒有」有什麼區別。孩子放學後可以讓他休息一會兒,陪他看看電視,或者聊聊學校里發生的有趣事情。如果有倒垃圾、洗菜之類的家務,可以喊孩子去做,讓他知道父母也辛苦了一天,需要他分擔家務。

三、入睡前

入睡前是最為關鍵的時間段,此時孩子身心會比較放鬆,容易敞開心扉和家長講心裡話,一些白天聽不進去的道理,晚上平靜下來就很容易接受了。睡前講故事是個不錯的選擇,既能讓孩子增長見識,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四、發生矛盾後

親子之間難免發生爭吵,當發生衝突後,不要急著教訓孩子,因為雙方都在氣頭上,誰都聽不進去話。不妨約定好,每次出現爭吵,都要有一個小時左右的冷靜時間。再這一小時內,雙方要暫時忘記之前的爭吵。等冷靜時間結束後,再輪流講出自己的解釋和表現不足之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