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Zika病毒已突破189例,一天就增長將近40, Zika的傳播又有科學家預言了...

@ 2016-09-03

今天早上一起床就看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新加坡境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總數已增至189例,比一天前新增38例感染病例。一天就增長將近40例

看到這樣的消息,還是趕緊提醒網友們注意點!新增38例感染病例中,35例與此前發現的阿裕尼彎、沈氏通道、加冷大道和巴耶利峇大道疫區疫情有關,另有4例與此前發現的疫區疫情沒有關聯。

也就是說傳播的區域有擴散的趨勢!雖然確診新病例還在增加中,我國政府管控疫情的處理手法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讚揚,認為新加坡在應對Zika疫情方面是世界的模範。

李顯龍總理在1日晚上,就在個人社交帳號上呼籲民眾共同抗擊Zika病毒。他說,預防Zika病毒最好的辦法是徹底消除蚊蟲滋生處。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也已經在發現Zika病毒感染病例的社區和疑似感染區開展了大規模滅蚊行動。目前,已在阿裕尼彎、沈氏通道、加冷大道、巴耶利峇大道疫區搗毀55處蚊蟲滋生點,在勿洛北三道疫區搗毀19處蚊蟲滋生點。此外,國家環境局也將與抗擊登革熱特別工作組合作,以對抗登革熱疫情的策略來應對寨卡疫情。

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加坡的鄰居馬來西亞,也已經確認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而且是一名最近曾來過新加坡的女性。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有兩個陸路邊境口岸,也已要求前往新加坡的人使用防蚊劑並遮蓋皮膚,以防被叮咬。

印尼也加大保護力度,加強對來自新加坡的到訪者實施檢查,並在機場和邊境檢查站安排了醫護人員。

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些科學家已經開始預言了!

近日在,《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誌》上一些科學家預言,未來亞洲和非洲,將有20億人有感染寨卡病毒的風險。研究者還表示,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奈及利亞是最易感染的地區。

該研究團隊由牛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倫敦熱帶衛生與醫學院組成。團隊稱,「大量」人口居住在很難防控、檢測和治療寨卡病毒的環境中。科學家用旅行者人數來幫助他們實現模型中的預測。

研究了影響寨卡病毒傳播的以下因素:從南美的寨卡感染區旅行至非洲和亞洲的人數;可傳播該病毒的蚊子的存在;用氣候來衡量某地區是否處於寨卡爆發的高危區。

報告中表示,因缺乏醫療資源,菲律賓、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將可能成為寨卡的高發區。

目前寨卡在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傳播。該病毒通過蚊子叮咬傳播,近期病毒傳到了非洲。研究者也表示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影響傳播。比如具體哪一種蚊子傳播該病毒,和已經爆發過病毒的區域是否對該病毒就有抵抗力。

好在,這個團隊也研究出了比較好的消息!

團隊表示,寨卡病毒在非洲和亞洲某些地區潛伏很多年,該地區的很多人口可能已經有免疫力。找到未來哪些國家可能會被感染的唯一辦法就是「做實地研究」。這需要找出易受感染的人群和了解哪類蚊子傳播該病毒。

所以,祈禱這個團隊快點找到克制病毒的疫苗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