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後在NBA砍50+比登天還難?歷史只有3人做到
對 於職業籃球運動員來說,30歲註定會成為運動生涯的一道坎,而邁過35歲大關後,絕大部分球員都只能向命運屈服,在歲月的瘋狂洗禮後選擇解甲歸田,淡出 NBA賽場。不過,也有少部分球員是例外的,他們不僅沒有向歲月屈服,而且是老當益壯,在35歲後還照樣能夠統治賽場砍下50+。
NBA 從來就不缺優秀的得分手,在聯盟歷史上能夠砍下50+的球員也是多如牛毛。通過大數據來看,自1963-64賽季至今,NBA便出現了329次單場50+ 的紀錄。換句話說說,平均下來每一個賽季至少會出現6次以上的50+表演秀。而在上古時期,張伯倫甚至做到過單賽季場均50.4分的恐怖數據。
不過當我們把年齡段分開後,你會發現球員們砍下50+大都集中在24-28歲之間,這段時間也是球員運動生涯最黃金時段,打出逆天數據也是正常的。而在進入到30歲以後,NBA的牛人們也不在神奇了,在時間老人面前,這些英雄們也難以擺脫宿命輪迴。
在進入到30歲以後,球員砍下50+的頻率就開始驟減。大數據顯示,30歲以後還能砍下50+的,自63年以來,只出現過45次,占據總比例不足六分之一。而當我們將年齡再往上推兩歲後,這份數據將再次被縮水一半,減少為只有23次。
當然,在進入到35歲以後,那才是得分手們真正的墳墓。在過去50年里,能夠在35歲高齡砍下50分以上的次數用一隻手就數的清。在過去幾十年里,只出現過3名球員在35歲以後還能砍下50+。
在 1988-89賽季,艾利克斯·英格利什成為了首位在35歲高齡砍下50+的球員。雖然在那個賽季,英格利什已經年滿35歲,但此君卻頗有老夫聊發少年狂 的意思。在那一年他常規賽全勤出戰82場,場均可以轟下26.5分。看到他如此神勇的狀態,35歲單場砍51分也就習以為常了。
小飛俠科比則是最近一個在35歲高齡還能砍下50+的球員。在上賽季的謝幕戰中,科比在面對爵士隊時,全場50投22中,轟下60分4板4助,而此時的他距離38歲生日只有不到4個月。
當 然,最高齡的50+還要屬籃球之神喬丹,在2001年復出後,喬丹雖然戰鬥力不及巔峰,但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喬丹畢竟是喬丹,即便是38歲的他,照樣 可以玩轉NBA。在2001年12月29日,奇才與黃蜂的比賽中,只差一個半月就39歲的喬丹轟下了51分7板4助3搶斷,成為了歷史上最老的50+球 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