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面:沒生過孩子的可能不知道,可生過的肯定也有此遭遇。肚子發動後,去醫院生孩子,從開始住院到生出來,會有好幾個醫生來把手伸進下面查體,而且可能要查好多次。不僅身體難受,心理也有點不舒服,為什麼要這樣查啊?
昨天中午,小咖值班,一個家屬罵罵咧咧地走進來,拍桌子說要找我算帳。問其原因,說是他老婆生完孩子出來跟他說有好幾個醫生伸手進她下面查體一共好多次,很不舒服,而且還有一個是男醫生。沒錯,那個男醫生就是我,所以他來找我算帳了。小咖這麼強悍,當然是不畏強權啦(明明每天被小護打),不由分說,先占據主動權,義正言辭說:「你不感激我就算了,你還要找我算帳。你先冷靜下,聽我跟你說。說完你再決定要不要找我算帳。」屁顛屁顛給「大爺」找了個凳子,拉他坐下聊。
首先,伸手進去查的是什麼?
要明白,胎兒在子宮,要經陰 道生出來,中間隔著一個叫宮頸的東西。正常情況下宮頸口指尖大小,是閉合的,十分緊緻。簡單的講,不緊托不住孩子,就懷不住。而生孩子的時候,很多時間都花在「開宮口」上,宮口不開,孩子怎麼出來呢?所以查的是「開宮口」,也就是宮口擴張的情況
為什麼要查?
宮口擴張分幾個時期,具體不講太多,但是要知道有分潛伏期和活躍期,潛伏期是從規律宮縮到宮口開3cm,活躍期是3cm開到10cm。每個人的速度會不同,初產婦和經產婦也會不同。但是潛伏期:初產婦不能超過8小時,經產婦不能超過16小時,否則叫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初產婦一般4小時,不能超過8小時,不然叫活躍期停滯。這都是不利於生產的,可能會有一系列風險。所以需要了解宮口擴張情況。而且不是無腦去查,會根據你之前的情況,宮縮情況綜合考慮去查你的宮口。醫生所做的都是為了母子平安而已。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去查?
一般來說,一個孕婦入院,診治你的都不會是一個人,都是一個治療組,至少包括護士、主管護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主任醫師,進了產房還有助產士。一般來說,沒有特殊情況也是需要助產士和住院醫師了解你的情況。如果情況複雜的還需要主治、主任來查看你。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說,一開始就叫主任來查啊!!我就想知道,你工作中遇到問題會不會直接找你們總裁給你解決。你客戶有問題你會不會直接找你總裁去跟客戶解釋?要明白,整個自然界都是分工合作的關係,連動物都會,在醫院也是一樣,別總覺得醫院要跪舔患者(這句話只針對少部分人,絕大多數人還是講素質講文明的)。
母子平安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現在開放二胎,生孩的人何其多,許多醫院產科都是爆棚。人都有一個共性,在嘈雜環境不那麼容易冷靜和講素質,這個理論是經研究證實的。在此,希望大家可以給醫護人員多一份理解,我們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個人起碼的尊重。只需要把我們當人看待就好,我們不是畜生,也不是神。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魔。
文章寫在9月1號,紀念下剛過去的魔鬼8月。每年8月是產科最忙的時候,為什麼都擠在8月來醫院生孩子,我不說大家知道。如果覺得我寫的不好,看看評論區都是如何吐槽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