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也就是歐盟主導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中國的北斗。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就關閉了GPS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讓歐洲、中國和俄羅斯都感到了嚴重的威脅。
軍事專家谷火平指出,一開始歐洲和中國想聯合開發全球定位系統,以對抗美國的GPS。2003年,中國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先期匯出2.7億美元,作為參加歐洲主導伽利略導航系統的資金。但是4年後,也就是2007年,歐洲幾個強國突然決定將中國排除出伽利略導航系統的核心成員國,降為一般成員國,理由是因為中國存在智慧財產權問題。
結果就變成了歐洲研發成功後,中國再購買,連核心都無法觸及,如果哪天伽利略系統也關閉中國區服務,豈不是和美國的GPS一個結果。
所以,在2007年後中國就退出了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全力投入打造屬於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按照國際慣例,軌道上的資源是先到先得,就是說如果你有能力,就先占用最優軌道和最優資源。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發射衛星的速度的數量上已經大大超過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這一來歐洲人就傻眼了。
軍事專家谷火平指出,這時候歐盟就派出官員到中國來「求」中國出讓PRS頻段,結果連想都不用想,國際慣例是先到先得。美國GPS和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把最好的頻段已經拿走了,剩下就是這個,誰先用就屬於誰。無奈之下,伽利略導航系統只能退而求更次,撿別人剩下的頻段。
可以這麼說,現如今北斗系統已經成了唯一可以與GPS一較高下的衛星定位系統,伽利略導航系統早就被遠遠拋在了後面,估計現在歐洲那幾個強國腸子都悔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