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落幕後,澳大利亞以「衛道士」姿態出現,警告中國必須接受仲裁結果,遵守所謂的國際海洋法規,然而才過了一個多月,就開始啪啪打臉。
對於東帝汶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議成立的調解委員會,澳大利亞29日表示委員會對此案「沒有管轄權」,此外針對本案的任何裁決對澳大利亞來說都「沒有約束力」。前一秒還道貌岸然地偽裝成正義的化身,等事兒落到自己身上就立馬改變口徑,這雙重標準未免也太過明顯了吧?
雙重標準被「打臉」
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29日報道,圍繞油氣資源豐富的帝汶海的爭議,兩國官員在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獨立委員會作陳述,該委員會由5名專家組成。東帝汶代表埃斯波斯托對法庭說,「保衛我們周邊海域主權,以及其中所蘊含、掌握我們轉型發展前景的資源,是國家優先事項。」
就在當天,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和總檢察長布蘭迪斯發表聯合聲明,稱東帝汶針對其與澳大利亞海上劃界糾紛而提議成立的調解委員會不具有舉行海上劃界聽證的法律權力,澳大利亞不會承認其法律效力。
澳大利亞外長朱莉·畢曉普
今年4月,東帝汶根據《公約》有關規定,向聯合國秘書長提起針對澳大利亞的強制調解程序,請求設立調解委員會,就有關海洋邊界爭議進行調解,為雙方進一步談判提出建議。
東帝汶前總統、獨立英雄古斯芒說,東帝汶不是想要尋求支持或者得到特殊對待,只是想要在國際法下爭取自己的權益,「許多人為了捍衛主權而奮鬥一生」。東帝汶方面表示,澳大利亞一直拒絕協商永久海洋邊界。而且,他們還發現在相關條約談判的初期,澳大利亞的情報機構對東帝汶政府從事「間諜行為」。
東帝汶前總統古斯芒
然而就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剛公布時,澳大利亞外長朱莉·畢曉普表示,中國需要尊重海牙仲裁法庭關於南海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最終裁決」,她聲稱如果中國無視對南海爭端的國際仲裁,其國際聲譽和成為領導大國的雄心將受到損害。
甚至在一周前的日澳兩國防長會談中,雙方還要求中國遵守南海仲裁庭裁決結果。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前後態度的巨大轉變真的是啪啪打臉。
海權之爭由來已久
澳大利亞與東帝汶之間的海洋劃界問題早已有之。1972年,澳大利亞與印尼劃定了兩國位於帝汶海的海洋邊界,當時東帝汶還是葡萄牙殖民地,在葡萄牙反對下,澳印尼海洋邊界在東帝汶段未能劃定。東帝汶被併入印尼後,印尼先後於1989年和1997年與澳大利亞就此簽署相關劃界條約,但東帝汶於2002年獨立後明確不承認澳印尼之間的雙邊協議,「梁子」這就結下了。
東帝汶與澳大利亞隔帝汶海相望
東帝汶主張按中間線劃分疆界,澳大利亞則以海產及油氣資源集中在東帝汶近海為由,拒絕劃分永久海界,堅持海域資源共享,收益平分。
帝汶海石油及天然氣儲量單特許權使用費和稅收價值達400億美元,對一個國土面積只有1萬5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僅120萬人的小國東帝汶來說,油氣資源收益占國民收入的95%,如果平分,難以承受。
古斯芒曾在演講中談到,自獨立以來,東帝汶已經損失了50億美元帝汶海特許權使用費和稅收收入,東帝汶人民必須堅定立場,發出聲音,要求澳洲與東帝汝進行談判磋商。
東帝汶民眾在澳大利亞使館前抗議
今年3月,超過1萬名東帝汶民眾包圍了澳使館,對澳洲拒絕劃定永久帝汶海邊界線表示抗議。抗議人群不停地在呼喊口號「別碰東帝汶的石油」「現在出來談判」。抗議組織者迪亞斯表示澳作為區域內大國,不應濫用自己的力量竊取他們的未來,希望澳能真誠地與東帝汶進行談判。抗議人群還回憶起二戰時,東帝汶為幫助澳大利亞所作出的犧牲。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2月曾表示可進行「開誠布公」的討論,但至今沒有答應東帝汶進行正式獨立談判的要求。
在談判協商無果之後,東帝汶主張提交國際海事法庭,按國際海洋法就海底資源歸屬,提出仲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09年,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解決海上劃界爭議時就遵循了「中間線」原則。但到了與東帝汶劃界時,澳政府突然變得好像從來沒有聽說過「中間線」這回事。
《澳大利亞人報》報道稱,澳大利亞不能把國際規則當成飯店裡的菜單,專挑自己喜歡的點,而對不喜歡的置之不理。
帝汶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2013年,東帝汶就《帝汶海特定海上安排條約》的有效性提請仲裁,這是2006年東帝汶與澳大利亞簽署的共享帝汶海石油資源的條約,其中還提到把勘定兩國海上邊界的時間向後推遲50年。
澳大利亞則派出特工闖入東帝汶法律代表在澳辦公室,抄走仲裁案全部文件,並扣押準備為東帝汶作證的澳人護照。在東帝汶將澳大利亞上述行為告上國際法院後,澳大利亞繼續強壓東帝汶迫使其撤案。
新華社曾評論稱,澳大利亞在南海問題上跟著美日搖旗吶喊,大概忘了自己與東帝汶的海洋邊界和權益之爭才是國際「海洋法治」歷史上「以大欺小」「倚強凌弱」的典型案例。
報道的披露,使人看到了「南海衛道士」澳大利亞的虛偽,也再次印證了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