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中國首架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以下簡稱ARJ)終於實現了全國人民翹首期盼已久的商業運營。運營單位是總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航空,航線是成都=上海。
從首次運營開始,ARJ就在成都=上海之間每周運行3個班次(周二、三、四)。到8月上旬,運營已持續1月有餘。而航線上的ARJ機體(試驗機除外)仍然只有一架(大概)。一般來說新型客機由於種種技術原因和故障問題常有被停飛的情況。
但從FlightRadar上看來,(ARJ)還沒有出現過什麼大問題,仍然保持著穩定的運營。也就是說,現在已經可以去試試看了?
嬰兒鼻塞怎麼辦
菸斗
拳擊
如何正確跑步
我國國產ARJ21客機
其實從ARJ運營之初,我就想去坐坐看,當時就有預感(這飛機)應該沒問題。然而我又想起了從前的一次經歷。那是在乘坐越南航空A350客機到河內的時候,當時那種飛機(越航)還只引進了一架,結果在馬上就要起飛的節骨眼上突然說要換飛機,弄得我一臉懵逼。
所以這次我也決定要慎重,要等到(成都航空)裝備2~3架ARJ,運營也穩定下來的時候再去坐。畢竟萬一興沖沖地跑去坐ARJ,到地方卻告訴你坐不成了。那趕腳也不好受。不過,這ARJ似乎是個例外,雖然是新機型,但僅靠這一架飛機獨飛,竟然已經是萬事無慮的狀態了——至少在我看來是的。
韓國整容價格表
上海獵頭公司
獵頭公司
學什麼好就業
ARJ的正式名稱叫ARJ21-700,是中國商飛研製的噴氣式支線客機
ARJ是什麼樣的飛機?
ARJ是什麼?這個得先跟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後面會說,這裡先簡單地給大家來一張。ARJ就是它。
ARJ的正式名稱叫ARJ21-700,是中國商飛(COMAC,CommercialAircraftCorporationofChina)研製的噴氣式支線客機(其實在中國商飛成立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發了)。
令人意外的是,它是中國首架國產噴氣式客機。中國雖早已能自主研製戰鬥機,但研製客機,這還是第一次。以前也曾有過基於波音707研發Y-10(譯註:運10)客機的計劃,但最終還是流產了。因而ARJ的出現算是實現了中國人的一個夙願。
ARJ從外觀上一眼就能看出是小型客機,有兩種布局,全經濟艙型ARJ為90座,而頭等艙+經濟艙型ARJ為78座。所謂ARJ21,就是AdvancedRegionalJetforthe21stCentury(譯註:21世紀先進噴氣式支線客機),後面的700,據說是兩種艙型70座的意思。
我到達了ARJ的起點——上海虹橋機場,準備開始我的ARJ初體驗。我是從中部國際空港(譯註: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國際機場)乘坐當日7:15的春秋航空,8:30到的浦東機場,然後乘公交去虹橋,到地方已經11點了。
公交在途中遭遇堵車,令我為「機場之間移動時間不足」而擔驚受怕,不過好歹還是趕上了。我的航班號是EU6680,起飛時間13:10。成都航空在B區辦理登機手續,使用的是中國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的櫃檯。
浦東機場航站樓
離起飛還有兩個小時,這麼長時間本來想到候機廳歇一歇,但成都航空沒有加入任何航空聯盟(譯註: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寰宇一家。比如國航就是星空成員,東航是天合成員,全經濟艙的ARJ又沒有頭等艙休息室,所以我進不了候機室,只好在機場內四處閒逛。
初見ARJ21-700
到了差不多要登機的時間,我下到擺渡車候車室,終、終、終於發現了它,即使在遠處,也一眼就認出來了。啊啊啊啊————驚現ARJ哎~!機場地面熱氣蒸騰,遠處那塗著註冊編號B-3321的真·ARJ映入眼帘。在真正看到實物之前,其實我內心還有一絲懷疑,ARJ會不會其實根部不存在?
因為無法從中國以外的消息來源中得到ARJ的資訊,所以在親眼看到之前,我也不能完全相信(ARJ的存在)。然而當我從鏡頭中遠眺ARJ的那一刻,所有懷疑都煙消雲散了。且不說之後坐不坐,但ARJ是真實存在的。
成都航空在B區辦理登機手續,使用的是中國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的櫃檯
是實實在在可以從上海起飛運營的,至少這一點,我是確信無疑了。終於要開始登機了。要搭乘擺渡車。像這種具有紀念意義的場面,結果還要搭擺渡車登機,略寒磣,不喜。
下車後要是在外面拍照片,那我就當不了登機第一名了;而如果第一個登機,又拍不了飛機外觀……在擺渡車裡,這兩種念頭一直在我的腦中天人交戰,取捨不下。
然而非要分個輕重的話,拍攝飛機外觀果然還是更重要一些。所以我決定先在外面拍照拍個夠,上飛機遲點就遲點吧。這張照片是在擺渡車裡拍攝的。馬上就要到飛機邊上了。這是我第一次搭乘這種機型,心中頗有點小激動。
下了擺渡車,我一個箭步衝到了可以拍到飛機全身的位置。我又不敢走得太遠,因為這是停機坪,行為不能太囂張。否則會被地勤人員叫去喝茶,所以這個度要把握好還要點技術。我找到個勉強不會被叫去喝茶的位置,終於趁著人少的時候拍到了這張照片。
本來照我意思,我還想走得更遠一點,拍幾張側面照的……ARJ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後部和尾翼,活用了後部引擎。我疾沖幾步登上登機梯。總希望在乘客比較少的時候多拍照片。
找到個勉強不會被叫去喝茶的位置,終於趁著人少的時候拍到了這張照片
那麼問題來了。覺不覺得ARJ的T形尾翼和後部引擎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那就是MD-80、90系列客機——從DC-9傳承而來的外形設計。並且ARJ就連前臉,也跟MD-90幾乎一模一樣。
艙內座椅分配是左二右三坐上飛機,艙內非常乾淨,閃閃發亮,一看就知道開始運營還沒倆月。機體外部塗裝主色調是艷麗的紅色和金色,內部卻排列著沉靜的藍色座椅,給人一種非常清爽的印象。
機艙左側是兩列座椅。我的座位本來是15A,但我在飛行途中坐到了16A上。上圖就是16A。最靠後的兩排(17排和18排)靠近緊急出口的後方。下面來看看不為外人所知的座椅布局圖吧。(出自後述的ARJ介紹專刊)。
ARJ是2-3的座椅擺布,所以跟別的支線客機比,機艙顯得要寬闊一些
每排都是左二右三的5座排列,前後共有18排。這座椅布局也同MD系列一樣,只是排數少一些。合計共有5×18=90座。
這就是全經濟艙型的布局,照片上方的那幅圖就是。下面的圖是在機艙前方設有頭等艙的78座版ARJ。不過眼下,2016年8月,還只有成都航空一家,所以你是看不到78座版的。
引擎採用了通用的CF-34,從17A號座椅向外看,引擎長這個樣。ARJ雖說是中國國產飛機,但引擎還是採用通用CF-34,並非國產。同級別的支線客機。龐巴迪的CRJ,巴西航空工業的安博威170、190,也是使用同型引擎(子型號不同)。
引擎旁邊的座椅,那噪音也是非同一般,我是不想坐的。雖然我的座位16A也離引擎近,但17、18排與引擎那是親密接觸,距離不到1米,那噪音真不是蓋的。實際上第17、18排也沒有安排乘客,而是供機組人員使用的。機上不知為何搭乘著2名看起來像是維修技術員的人,他們坐在17排。
難道在上海進行飛機維護還需要維護人員搭乘飛機?我開口想問問他們,結果他們不會說英語,只好作罷。在飛行途中機組人員也在17、18排座椅上休息。中國的航空公司看來比較輕鬆隨意。
飛機起飛晚點了25分鐘。中國國內航班晚點那是家常便飯,聞名遐邇。ARJ的性能給我的感覺,加速性能非常好,這點印象深刻。(加速的時候)身體仿佛被緊緊按在座椅上。
(空姐)就會擺好姿勢讓你拍,這點讓我很高興
只經過很短的滑行距離,前輪就已經緩緩抬起,開始爬升了。爬升性能感覺也是相當出眾。MD系列客機也是爬升性能超群的,看來ARJ就連爬升性能,也是秉承了MD系列機的血脈。
只是,可能由於座位靠後,引擎聲音簡直不要太吵;再加上空調「咻」的音量也不小,這後排座退一萬步也絕對說不上安靜。那噪音。那振動,簡直讓人懷疑自己坐的是不是螺旋槳飛機。跟安博威170和CRJ等同級客機比較起來,ARJ的噪音等級感覺要高一層。
冷盤貌似是聖女果+雞肉+魔芋絲構成的
不過也說不定只是後排座才這樣,如果我坐在前排,可能印象又不一樣,誰知道呢。機翼上塗著成都航空四個大字。可以,這很中國。右側機翼上塗著飛機的註冊編號B-3321。直至我坐這趟飛機的時候,ARJ的量產機型還只有B-3321這一架(應該吧)。
安全帶提示燈熄滅了,速度開始拍攝內景吧。ARJ是2-3的座椅擺布,所以跟別的支線客機比,機艙顯得要寬闊一些。畢竟是傳承MD系列嘛,自然要比別的飛機寬廣一點。
以同級的其他飛機來說,加拿大的龐巴迪C系列的CS-100也是2-3排布。支線客機主流一般是2-2排布,ARJ是2-3排布,機體直徑比一般的支線客機要多一個座椅的寬度。
關於機內服務
雖說這與ARJ這款飛機本身沒什麼關係,不過還是介紹一下上海=成都ARJ航班上的機內服務吧。先來看飲料服務。只要問一句「請問可以拍照嗎」,(空姐)就會擺好姿勢讓你拍,這點讓我很高興。其中這位姐姐尤其親切。
我也不知道中國國內航線是不是都是這樣,但至少這趟航班,是有飛行餐供應的。一個大大的箱子,還有一個加熱餐盤。這大箱子很輕,也不知裝的是什麼。箱子裡裝的原來是水果和冷盤。冷盤貌似是聖女果+雞肉+魔芋絲構成的。味道還可以。不,應該說,味道很可以。雖說有一點點奇怪的味道。
中途還配發了麵包。可憐我上飛機前剛吃了倆甜甜圈,現在已經撐得肚圓了。吃完飛行餐,又配發了礦泉水。因為全程要飛三個小時,所以這到位的服務很是貼心。還有就是這飛機艙內竟然有4名服務人員。
運動手環
美國生孩子
頭髮為什麼會掉
俄羅斯8日游
桌板是可以推拉的
作為90座的小客機,感覺算是比較多的(一般只有2名)。服務人員都很親切友好,雖說其中也有不懂英語的。但溝通上沒有遇到什麼不便。把鏡頭對準服務人員,她們也不怯場,甚至會要求你把她們「拍得漂亮一點」。
我告訴她們我是專門從日本過來搭乘ARJ的,她們都吃了一驚,表示恍然大悟:「難怪一直拿相機拍個不停。」關於ARJ的內裝作為中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噴氣式客機,機內的配備並無明顯的特點。舷窗的尺寸很普通,不比別的大,也不比別的小。
頭頂的閱讀燈和呼叫按鈕也沒什麼特別的。廁所也是標準版。看銘牌果然是Jamco產的(日本造)。飛機內裝總體來說都很普通,同世界標準相比較既無超越也無落後,但也正因為如此,ARJ將會是一款極易接受的客機。
四個月嬰兒護理
拼音輔導班
運動手環
鼻子大怎麼辦
從日本過來搭乘ARJ的,她們都吃了一驚
直說的話,一般中國國產的可疑感覺一概沒有,要是不專門說明,誰也不會知道這是國產。然而,越是這樣越可怕。正因為一切都很標準,那麼有一天當ARJ取得進軍國際市場的資質,就很有可能會大賣。
座椅後背袋子裡裝著期刊雜誌。不,不對,這不是雜誌,這是ARJ的專刊!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幾乎滿滿的全是ARJ!這是一本讓人感覺只要用這一本書ARJ就可以大賣的專刊。可惜它是全中文的,我這中文水平只能一臉懵逼。
看了倒是可以知道個大概,但要詳細理解的話,恐怕就需要相當高的中文水準了。其實中途我還請求過機組人員「到達之後可不可以讓我嘍一眼駕駛艙」,結果被拒絕了。巧的是正好這專刊上就有駕駛艙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