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再次海戰,日本能不能堅持住15分鐘?

@ 2016-08-30

122年前,甲午中日海戰,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不堪一擊,從此日本搖身一變成為了亞洲海軍強國。時至今日,中國已經在軍工規模、軍工體系完整度、導航系統、中段攔截上超越了日本。日本軍工實際上本身就存在被盲目誇大的情況,日本的武器裝備一些單相技術水準可能世界領先,但是在動力系統、雷達、飛彈等項目上大部分依賴於國外,譬如火炮技術來源自德國,而艦艇的動力系統大多來自於美國和英國。譬如,出雲級的動力系統使用的是美國通用的LM-2500燃氣輪機,所以可以說現在日本的軍工完整程度遠遠不如中國。中國在冷戰結束後,在眾多項目上:戰鬥機、航空發動機、運輸機、大型水壓機、驅逐艦建設、燃氣輪機研發製造等都實現了國產化,雖然技術水平可能還不如西方,但是已經達到了一個可觀的水平。實際上在一戰二戰的時候,日本的很多的航母和大型水面艦艇技術都是來自於英國的,譬如加賀號還有出雲號,其中加賀號的動力系統是英國的布朗式蒸氣渦輪機。也就是說,日本的航母建造技術,基本可以說是來自於英國。

時至今日,中國軍事裝備已經從一窮二白變成了豪華級,不但具備了建造大型驅逐艦、航母、兩棲艦的能力,而且在先進驅逐艦數量上超越了日本,在潛艇技術上,雖然在噪音處理,反潛能力上不如日美,但是也具備局部數量優勢,對日本是壓倒性的,而且039B潛艇的水平和蒼龍級比也毫不遜色,有些技術肯定在蒼龍級之上,

除此之外,日本本土完全在中國飛彈射程範圍之內,海軍基地可以說在十分鐘內即可灰飛煙滅。在空軍方面,日本的F2戰鬥機就不用說了,這款仿製F16的戰鬥機是失敗的,尤其是雷達系統的問題。所以在制空權、基地生存能力上,日本落後於中國。因為現代戰爭不可能存在單獨的海戰,體系化作戰下,日本能不能堅持15分鐘都是很大的問題。日本的F15數量也不可能與蘇30和F16相比,更何況中國還具備大規模的殲10和殲11B,戰鬥機型號繁複程度直逼俄羅斯……

實際上就日本和中國的距離來計算,衛士2D火炮的400多公里的射程就可以越過海洋中間線了,面對集群式水面艦艇通過衛星和預警機的引導進行飽和式攻擊也未嘗不可。

所以目前日本的海上力量,和整體作戰實力,已經不是幾十年前面對手無寸鐵小米步槍的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