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工的年輕人都懷揣著當老闆的夢想,夢想在一個規範的企業里鍛鍊心智,學習公司運作的知識,了解市場動態,積累資金和人脈,有朝一日自立山頭,圓當老闆之願。
我看到過不少這樣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分兩種,一種是踏踏實實、以老闆之心做事的人;另一種是有老闆之范,但做事踏不下心來的人,不入商海不知創業的艱難,只想享有老闆耀眼的光環,不想去擔當做老闆的風險和辛苦。我欣賞第一種以老闆之心做事的人,我常說做不好別人的事自己的事也做不好,做不好公家的事個人創業也不會出成績。以老闆之心做事的人,把什麼事情都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這樣以身作則的人結局一般會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到某種程度,真得能獨立離開團隊創業了;另一種是他在一個團隊里,因為優秀成績突出,被團隊重用,在團隊里有了很高的位置,成為公司的股東,也就是成為團隊創業中的老闆之一了。
我喜歡用「老闆員工」,我不喜歡「打工仔員工」
有些年輕人在團隊里之所以成長不起來,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定位,一定位就把自己定位成「打工仔」,打工仔員工是什麼心態?沒把自己當主人。雖然服從雖然執行,但處處很被動、很機械、很受限。老闆員工是把自己當主人,把他分在一個崗位上,他就會在他的一畝三分地里耕耘出精彩,他從容他主動他全局,他執行也會趨向完美。
所以我喜歡用「老闆員工」不喜歡用「打子仔員工」,也許有人會講,想當老闆的員工容易流失,我說哪怕我用「老闆員工」三年五年,甚至用他一年,他的工作效率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會影響我這個團隊的正向風氣。況且有些「老闆員工」在我們公司,因為願景夢想的一致,感受到集體創業比個體創業更容易達到其人生目標,最終留在公司成為股東之一,使個體和公司達成了雙贏。為此我們更願意花大精力培養「老闆員工」,留住「老闆員工」關鍵的是,為「老闆員工」營造集體創業的機制和氛圍,讓員工在公司里從思想上解放自己,做自己工作上的主人,當自己經營體的老闆,這個團隊才會活力無窮。
黃鳴,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原文精彩評論:
網友 [ r_bai ]:
每個人都會當有當老闆的意識,但也許不是為現在的企業如此奉獻,只是為自己的事情操心和統籌規劃了。老闆型員工會有一部分,但踏實本分做好自己分內事情的員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企業一定要有不同類型的人才,企業才能正常發展,人人都是老闆型員工,不知道企業會怎樣。而大家的態度如何,取決於企業文化,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願做老闆型員工,做老闆的自己應該去反思。看人下菜碟兒是很不好的一種行為,企業里各個角色都有用,都要愛惜,偏頗於某類人才無異於吃慢性毒藥。另外:老闆型員工,如果是拼的是其個人能力的崗位,沒問題。但如果讓他帶團隊,是否能讓其他人也激發起熱心來做事情?這類員工也許是老闆喜歡,同事們厭惡,很容易成為老闆的智囊或者助理,難成為帶領團隊的管理者。
網友 [誠信為本 我行我素 ] :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這是一種理想,是態度,也是一種源動力。但不是人人都有當元帥的能力和潛質的,反過來人人都當了元帥,誰來打仗呢?所以還要有定位,手下將軍和士兵的定位也就要看元帥的引導和自我的能力和修養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機緣。
網友 [ 模範刁民 ]:
這是雙方的問題,員工在某種程度上算弱者,弱者是沒有話語權的,只有服從。本文中沒有認真地涉及到老闆一方的問題。做不做事是員工的問題,有沒有條件做好就是老闆的問題了,別一味地對員工指責教育。老闆很喜歡這種文章,但是對於大多數出來找工作的人來說,如果不認同的話才是問題的開始。這點有人想到沒?注意,我們的問題要最對「大多數人群」。一家公司的發展僅僅靠幾個「偉大的員工」,能走多遠?
網友 [ 大漠長歌 ] :
我一直把打工的公司當成自己公司一樣來做,可是我卻受到排擠,因為有些人只想獲取公司利益,出賣公司利益,在他們眼中我就是異類,但是我不後悔,因為我現在創業,我只是把別人的公司換成自己的公司來做了!
網友 [ rexjian ]:
我喜歡老闆員工,有了這樣的員工團隊就會變得活力,更加自主,大家可以一起成長,不管是做員工還是把自己當作主人我都喜歡這種感覺!
網友 [onzheway] :
我認為什麼樣的員工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把他放在哪個位置。
網友 [ nmgaxx] :
用什麼樣的員工,與他想不想當老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和一個健全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