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碗糕【圖文詳解】

@ 2016-08-29

碗糕,是閩南地區的一發特色美食,是把發酵好的甜米漿盛入特製的小碗中蒸製而成的一種食物,因其出鍋後外形是一個碗狀而得名,它沒有包子的肉香,也沒有油條的酥脆,有的只是樸實的外表和憨厚的「微笑」,還有那大米的清香和絲絲的甜味。

碗糕是祭拜時常備的一種食物,也是過年時必備的糕點,在閩南人心中深深占據著一席之地。

隨著現在各種各樣的麵包、蛋糕、甜點等品種越來越豐富,漸漸的,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每家都會做碗糕,就是一般的菜市場也不一定買得到。

問了幾次外婆,也只是大致的了解到最早的做法,原來的碗糕是需要浸米磨漿的,而且都是全人工,製作工序較為繁瑣。因為沒有確切的做法可以參考,而且既找不到石磨,也找不到那種專門蒸碗糕的小碗,於是我多次用簡便的方法來實踐,倒也做到了蓬鬆而喧軟。

其實,要是有碰到賣碗糕的人,我一般都會買上幾個,要是有幸遇上看起來比較和藹的老人家,我也會打聽一二。所以最近,我打聽到一個貌似更靠譜的做法,還在嘗試中,如果更好的話,會繼續分享。

食材明細

粘米粉200克 酵母3克 無鋁泡打粉3克 開水180克 白糖30克

甜味口味 工藝 數小時耗時 未知難度

大米碗糕的做法步驟

1

用開水化開白糖,冷卻後倒入粘米粉中,攪拌均勻。

2

攪拌好的米漿用筷子提起能成線條往下落。

3

加入酵母粉。

4

攪拌均勻,蓋上保鮮膜,室溫發酵三小時左右或是冷藏發酵一夜。

5

發酵好的米漿,表面能明顯的看到很多小氣泡。

6

加入泡打粉,攪拌均勻。

7

分裝在預備好的容器里,約五六分滿,蓋上蓋子二發約半小時,至七分滿。

8

大火蒸約十分鐘,燜兩分鐘即可出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