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經告訴我,我在築造一個夢想。
所以,我們一起努力。
當需要我耕地和扛槍時,我總是沖在最前面。
我們修建的鐵路,現在已經竣工。
呼嘯的火車,為祖國帶去了滾滾財源。
我們曾經的年輕,都給了祖國,
我們曾經的健康,都給了戰爭。
如今,我只是乞求:
我們曾經是戰友,我不是老流氓,
兄弟,你能施捨我10美分嗎?
(根據1932年,胡佛、麥克阿瑟、巴頓鎮壓退伍兵遊行時期的歌謠,由我本人結合當時的一些事情改編而成。本詩底本及本文主要參考圖書《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一書。)
這場鎮壓,胡佛下命令、麥克阿瑟負責、巴頓主體執行。除了巴頓這個莽夫之外,胡佛和麥克阿瑟出於自身利益都在極力撇清自身的責任。甚至,麥克阿瑟比胡佛更加無情,他是否有意識地想擴大鎮壓效果?我認為是有的。胡佛曾下令晚間禁止進攻退伍兵總部,但麥克阿瑟拒絕執行命令。因為他知道:如果鎮壓失敗,那麼,他將輸得一塌糊塗。
胡佛為了面子兒而鎮壓退伍兵遊行,麥克阿瑟為了自己的前途,巴頓為了所謂的軍令共同導演了這場對退伍兵的鎮壓行動。
1.退伍老兵們的要求
巴頓指揮著手下如狼似虎的年輕軍士們,他們絲毫不用擔心什麼退役呀、沒有養老金、補償金啥呀、打仗傷殘補助呀。士兵們騎著戰馬用戰馬、用槍托捶打著缺胳膊少腿、瘦骨嶙峋的「一戰」老兵。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兵,在戰馬、刺刀的碰撞下,腿部鮮血淋淋。他看到了巴頓,巴頓似乎也看到了他。老兵跑向了他,沒跑幾步便被身旁年輕的士兵一腳踹翻,隨後,幾名健壯的士兵上前一陣猛打。之後,老兵被拖曳著離開了巴頓的視線。
在這場鎮壓之外,華盛頓市民們漠然地看著。警察無動於衷地維持著秩序。然而,有一位陸軍准將卻滿眼淚痕。他的心中不斷地重複著:我們曾經是戰友。
在1918年9月26日的阿拉貢森林戰役中,負傷的巴頓被一位年輕的士兵救下。巴頓豪邁地堅守在戰場上,在新聞媒體的鼓譟神話下,巴頓被塑造成「世襲軍官」的榜樣。而那位救了他的士兵也被授予了「傑出服務十字勳章」。然而,「一戰」結束後,這名老兵照樣被人迅速遺忘。
老兵們為了美國崛起所做出的「貢獻」,在經濟危機面前一文不值。因為,經濟危機——大蕭條(胡佛為了避免人們多想攥了這個詞)的影響,兩萬五千多「一戰」退伍老兵,要求得到補償金(經過一戰老兵特別是傷殘老兵的爭取,1924年《服役證明修正法》規定,將在1945年每人給與500美金,總統胡佛1897年的年薪就高達5000美元,可見補償並不多。當時,美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年薪是1萬400美元)。因為,三年的經濟危機,退伍老兵們都已經快活不下去了,因此,非常堅決地要求立即給與。
我們快要死了,等不到1945年呀!
時任第31任總統的胡佛拒絕接見退伍老兵們。退伍老兵們便圍著當時的美國權力中心——國會進行遊行,要求國會審議通過新的法律給他們幫助。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到1964年4月5日)時任,美國陸軍參謀長。
3.用武力驅趕遊行者、用法律制裁遊行者是常態
胡佛每天習慣中午吃飯的時候幹完一天的工作,當他看到竟然有人給那些可恨的退伍兵捐贈麵包、餡餅,甚至華盛頓警察以每天6美分的價格收取他們麵包、咖啡、燉菜提供食品的行為。
胡佛認為:自己也貧窮過,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有了今天,這些人不努力才有今天不值得同情。
胡佛還認為:現在的媒體以及政敵們故意誇大經濟波動的幅度,其實,經濟危機早就好了,至少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他們都是為了大選,想把我趕下去。
胡佛更認為:是蘇聯在搗鬼,他們在藉助美國的經濟危機想在中國搞赤化。事態越來越明顯了。他們不值得幫助和同情。只會給美國的形象受到污染,給人的上進心帶去陰影。
胡佛要求,司法部、軍隊、警方擔當起自己肩上的責任,必須要對退伍兵們進行打擊。
6月17日夜,退伍老兵們占領了賓夕法尼亞大道上的一排紅磚建築。胡佛要求必須把他們驅趕走,這對美國形象的影響非常不好。該地區警察局局長是一位退伍陸軍准將,看到之前的戰友們成了這副模樣,心中難過,拖延不辦。胡佛下嚴令必須照辦,格拉斯福德這位退伍陸軍准將沒有辦法,但他決定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護曾經的戰友。
副總統柯蒂斯命令兩個連的海軍陸戰隊強行驅趕退伍兵,格拉斯福德則命令士兵立刻回去,副總統沒有權力命令軍隊。副總統柯蒂斯非常憤怒,用武力驅趕遊行者、用法律制裁遊行者已經是常用辦法了。這個退伍陸軍准將竟敢如此無禮,為此,美國政界、軍方都達成了一種共識,格拉斯福德該提前退休了。
這項工作就需要參謀長麥克阿瑟出面,麥克阿瑟平靜地接受了這項決定。10月份,准將提前退休。
軍隊、政界、新聞界當中也並非僅有格拉斯福德一人同情退伍兵。胡佛發現,民間同情退伍兵的人越來越多,退伍兵們的一次義演竟然獲得了2500美元捐款、退伍兵協會也出來同情他們捐了500美元。再加上,經濟危機以來,同情普通民眾的那些激進媒體、人物的鼓譟,胡佛決定必須開始反擊,這些退伍兵是不懂感恩的,他們中許多人都是共產黨分子、蘇聯間諜。
在新聞媒體塑造輿論的同時,美國各州開始禁止流民進入其他州。防止全國性退伍兵遊行,甚至引發高達200萬常年流民,更要命的是,其中有25萬人的年齡在16到21歲,正處在躁動年齡。
胡佛決定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必須要把華盛頓的退伍兵趕走。這項任務由麥克阿瑟和赫爾利負責。因為,格拉斯福德准將指揮的警察部隊太溫柔了,兩個小時沒有任何進展。現在只能由軍隊出面了。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
麥克阿瑟聽後,脫下了軍裝,口中念叨著:這就是政治,革命即將來臨(必須消滅!)
侍從官艾森豪也認為脫下軍裝是合適的。但是,當麥克阿瑟和艾森豪走出會議室的時候,胡佛讓勤務兵將兩套軍服給了二人。
狠!麥克阿瑟想把鎮壓退伍兵的行為,向世人公示:我只是奉命而為。
胡佛送去了軍裝,則向世人公示:這是總統和軍隊的一致行動。
麥克阿瑟步出總統的橢圓形辦公室後,冷漠地對艾森豪說:調集坦克,把巴頓的第三騎兵團調來,由他干最合適。第12步兵團、第13工兵團、第34步兵團來。向阿伯丁試驗場、埃奇伍德兵工廠徵用3000枚催淚彈。橋樑、通往國會和總統府的重要地點布置好防禦鎮定架設重刑機槍。
槍聲、呼喊聲、咒罵聲、鮮血、退伍兵的屍體以及嬰兒的屍體在硝煙的籠罩下出現。
面對事後的新聞記者的採訪,麥克阿瑟大聲地誇讚著總統的果敢。他及時的將英明、偉大、果斷等詞彙奉獻給了總統。而他自己則僅僅是一個卑怯地執行者。
戰爭部長赫爾利奇怪地看著他,只是對新聞媒體說了句:誰是真正的「英雄」,未來會告訴你們。
美國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1874年8月10日到1964年10月20日;1929年到1933年為美國第31任總統)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